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9篇
  免费   2138篇
  国内免费   3047篇
测绘学   1523篇
大气科学   1322篇
地球物理   1467篇
地质学   5561篇
海洋学   1418篇
天文学   82篇
综合类   686篇
自然地理   1425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553篇
  2021年   636篇
  2020年   535篇
  2019年   659篇
  2018年   552篇
  2017年   522篇
  2016年   483篇
  2015年   584篇
  2014年   572篇
  2013年   689篇
  2012年   768篇
  2011年   790篇
  2010年   750篇
  2009年   719篇
  2008年   739篇
  2007年   704篇
  2006年   706篇
  2005年   514篇
  2004年   426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309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青藏高原大地形对华南持续性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钰  李国平 《大气科学》2013,37(4):933-944
利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3.2及NCEP/NCAR 逐日4次1°×1°的FNL再分析资料,通过有、无青藏高原以及将高原高度降低到临界高度的数值试验,研究了青藏高原大地形对我国华南地区2010 年5 月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原大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显著,随着高原高度的升高,降水增多,高原以东地区的雨带也由北向南移动;高原地形的机械阻挡作用使迎风坡一侧的近地面层附近为强上升运动,背风坡为下沉运动,并分别对应降水的峰值和谷值区;高原对西风气流的爬流、绕流作用明显,高原升高后爬坡作用减弱,以绕流作用为主;高原的加热作用使气流过高原时南支减弱,北支加强,并加强了高原及其东部地区低层的正涡度和高层的负涡度,使高原上空为强烈的上升运动;高原的热力作用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偏西并稳定维持;高原大地形对形成稳定的高原季风环流圈有重要作用;高原地形高度的作用有利于定常波的形成,波动中心对应强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大值区,稳定维持的定常波使得降水持续集中在同一地区,造成持续性暴雨。  相似文献   
992.
利用临沧市气象局1961-2010年霜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临沧市近50年霜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得出:近50年临沧平均初霜日为12月10日,终霜日为2月17日,无霜期为295 d,霜日34 d;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临沧初霜日正常,终霜日稍推后,无霜期略缩短,进入21世纪初,初霜日推后,终霜日提前,无霜期延长明显;近50年临沧初霜日推后6d,终霜日提前11d,无霜期延长15 d;最短无霜期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最长无霜期发生在21世纪初.临沧市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无霜期的一个突变点,从1995年开始无霜期从一个相对偏短期跃变为一个相对偏长期.  相似文献   
993.
一种双向测距与时间同步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双向单程伪距测量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双向测距与时间同步(DRTS)终端系统总体构架,阐述了在系统中使用的技术,并搭建了基于DSP+FPGA的双向测距与时间同步系统软硬件平台。实验结果表明,此系统的码速率为5MHz、中心频率为15MI-Iz时,测距和时间同步的分辨率可达0.15cm和5ps(@1S),采用不同频率源时测距和时间同步的精度分别为1.038m和3.46ns,采用相同频率源时分别为0.28cm和9.43ps(参考频率稳定度1×10^-10/d量级)。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测量精度优势,但考虑通用性,此系统的硬件仍需进一步优化,软件上需要做到码速率可调。  相似文献   
994.
PKI安全认证模型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放式网络环境中,实现诸多安全服务,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要解决网络中各实体之间的安全认证问题.安全认证模型作为网络安全技术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正日益成为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的焦点.在对传统PKI认证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PKI安全认证模型,着重研究了PKI安全认证模型的体系结构,提出了适合于国家级的PKI安全认证模型.这为构建国家级PKI安全认证模型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5.
在对NCRE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定义模糊事物数据库,将模糊集与经典关联规则算法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模糊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算法,将其应用于NCRE数据分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6.
泥鳅未受精卵先在合成卵巢液、郝氏液中分别浸泡15、20、30min,然后再受精孵化,统计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合成卵巢液可有效延缓未受精卵遇水后被激活的时间,郝氏液对延缓未受精卵被激活也有一定作用,但效果比合成卵巢液差。用合成卵巢液配制不同浓度胰酶处理受体卵进行细胞电融合实验,胰酶质量浓度为5 mg/mL时,融合卵发育至囊胚期的比例比对照组(郝氏液)高2%,统计分析表明该差异是显著的(P<0.05);但发育至原肠期及孵出期的比例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胰酶质量浓度为2和1 mg/mL时,融合卵发育到各阶段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分析表明两者的差异是显著的(P<0.05)。研究表明,溶液种类、胰酶浓度等对电融合卵的发育有明显的影响,但延缓受体卵的激活时间并不能提高电融合卵的出苗率。用郝氏液配制的2 mg/mL的胰酶溶液处理受体卵,可获得较高比例的融合鱼。  相似文献   
997.
采集中国东部玄武岩中橄榄岩包体27件,测定了其主量元素氧化钙、贵金属金以及其中21件橄榄岩包体的铂族元素。橄榄岩包体中金与氧化钙质量分数的相关性表明,金在地幔演化初期可能主要赋存于单斜辉石中,反映地幔包体中金可能与地幔演化及熔融程度有关。饱满型或弱亏损型橄榄岩包体具有相似平坦的铂族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其都对应有高的金质量分数;而强亏损型橄榄岩包体的铂族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呈下降趋势,且对应橄榄岩包体的金质量分数均较低。  相似文献   
998.
本文用广义相对论讨论了黑洞吸积盘内边缘半径r(ms)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吸积盘的中心黑洞在由Schwarzschild型向极端Kerr型演化的过程中,黑洞的角动量变化对r(ms)的影响始终比黑洞的质量变化对r(ms)的影响大。在此过程中r(ms)始终是连续、单调减小的。本文得出r(ms)对时间变化率的取值范围,并对其物理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9.
和政军  牛宝贵 《地质论评》2004,50(5):464-470
外来岩片不但在构造变形上应具有显著的特征标志,而且在其卷入的各类地质体中也应该表现出与原地系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近年来,承德地区两条断裂之间所夹地质体,被部分学者认为是晚侏罗世时期从该地区南部向北推覆而来的"逆掩片",水平位移量超过40km.本文对比研究了"逆掩片"内部和"根带区"中元古代长城系原始沉积特征和相带展布以及其他证据,发现承德地区长城系各相带原始展布和格局与周边同期沉积并无显著差别,这表明晚侏罗世期间发生自南向北大规模水平位移(>40km)的可能性很小,研究结果不支持"外来岩片"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00.
A 3-D chemical transport model (OSLO CTM2)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he increase of NOx emission over China. The model is capable to reproduce basically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surface NOx and ozone over eastern China. NOx emission data and observations reveal that NOx over eastern China increases quite quickly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Model results indicate that NOx concentration over eastern China increasingly ri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NOx emission over China, and accelerates to increase in winter. When the NOx emission increases from 1995 to its double, the ratio of NO2/NOx abruptly drops in winter over northern China. Ozone at the surface decreases in winter with the continual enhancement of the NOx level over eastern China, but increases over southern China in summertime. It is noticeable that peak ozone over northern China increases in summer although mean ozone changes little. In summer, ozone increases in the free troposphere dominantly below 500 hPa.Moreover, the increases of total ozone over eastern China are proportional to the increases of NOx emission.In a word, the mode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x and ozone at the surface would change with NOx incr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