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257篇
测绘学   165篇
大气科学   219篇
地球物理   315篇
地质学   573篇
海洋学   173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e method of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SPH) has recently been applied to computational geomechanics and has been shown to be a powerful alternative to the standard numerical method, that is,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handling large deformation and post‐failure of geomaterials. However, very few studies apply the SPH method to model saturated or submerged soil problems. Our recent studies of this matter revealed that significant errors may be made if the gradient of the pore‐water pressure is handled using the standard SPH formulation.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and to enhance the SPH applications to computational geomechanics,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general SPH formulation, which can be applied straightforwardly to dry and saturated soils. For simplicity, the current work assumes hydrostatic pore‐water pressure.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formulation can remove the numerical error mentioned earlier. Moreover, this formulation automatically satisfies the dynamic boundary conditions at a submerged ground surface, thereby saving computational cost. Discussions on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standard and new SPH formulations are also given through some numerical tests. Furthermore, techniques to obtain the correct SPH solution are also proposed and discussed throughout. As an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effect of the dilatancy angle on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a two‐sided embankment subjected to a high groundwater table is present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other solutions. Finally, the proposed formulation can be considered a basic formulation for further developments of SPH for saturated soils.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2.
张明祥  还爱霞 《气象》1994,20(10):31-35
利用江苏盐城和福建雷达回波资料,探空资料,天气实况,对独立参数降雹条件概率法识别雹云的应用范围,零度层高度对识别准确率的影响以及如何选取区分水平高的参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岩浆岩Nd、Sr同位素特征表明,扬子地块基底有着和华北地块很不相同的早期演变历史。这意味着华北和扬子两地块在历史上曾经是相互独立的,后来才拼合在一起。Nd、Sr同位素研究还表明,华北和扬子两地块的会聚在泥盆纪以前就已经在进行中,它是通过位於两地块之间的古秦岭海洋壳俯冲消亡在华北地块之下实现;华北和扬子两陆块最终相碰撞至少发生在二叠纪以前。  相似文献   
94.
我国的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ERIS)技术,起步较晚,发展迅速,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在基础研究、应用实验以及同遥感技术的结合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和开拓,并具有中国特色。通过“七五”科技攻关,在信息与信息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建立不同层次和应用目标的区域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法,研制和开发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分析模型,以及在理论总结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技术进步,成为一个独立发展的新的前沿领域。90年代,它同航天遥感技术密切结合,共同发展,迎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大资源环境急务和全球变化的挑战。在资源与环境动态监测与趋势预报,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以及灾情评估与减灾对策,城市、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开发与管理,全球环境变化等方面,发挥科学技术的先导作用。同时,继续加强新技术跟踪和空间信息科学的理论研究,在国家规范、标准的制定,业务系统的建立与实用化,信息共享与网络化,模型、专家系统及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同遥感信息工程的结合使其一体化等方面,仍需深入探索,继续攻坚,以期形成完整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5.
为了定量地分析航摄底片的信息容量,本文在影象数字化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信息容量的估算公式,监重点研究用“比特分割”的方法确定其有效的比特数。  相似文献   
96.
本文概述了青海省电磁辐射台网的建设、台网特征、台网管理及映震效能。  相似文献   
97.
发展中的板块边界:天山-贝加尔活动构造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冯锐  马宗晋  方剑  吴宣 《地学前缘》2007,14(4):1-17
亚洲内陆的强地震密集地发生在天山-贝加尔一线,但该处并不存在一条连续的大断裂,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长期相左。文中分析了这条地震带的时空分布、分区特点、应力状态和活动周期,计算了欧亚大陆的布格重力异常场、均衡重力异常场,反演了上地幔的密度分布和剪切波速分布。发现在这个部位的70~250km的深部有一条北东向的密度、速度陡变带,它是新生代的冷地幔和热地幔的交界带,与浅部构造存在立交关系,对亚洲大陆的现今构造运动和应力场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这个带的地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板缘地震和板内地震,是一种因为深浅构造不同而造成的结构性地震,性质上为大陆内缘地震。文中还就深浅构造的空间立交关系、时间镜像关系进行了讨论,指出在南北地震带和伊朗东侧地震带的立交结构也与上地幔构造有关。天山-贝加尔活动构造带是正在发展中的板块边界,是大陆内部的一个典型构造,北侧为稳定的俄罗斯-西伯利亚次板块,南侧为活动的中国-东南亚次板块。  相似文献   
98.
2001年台风暴雨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常规资料、HLAFS格点资料和GMS-5静止卫星红外云图,对2001年我国台风暴雨的天气气候特征、热带低压造成的“8.5”上海特大暴雨及0103号台风“榴莲”的强暴雨形成的物理条件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动力学、热力学和大气层结稳定度等物理因子在这两次强暴雨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分析结果对实时预报业务和科研工作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
基于Internet的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WebGIS的概念和特点,详细论述了实现WebGIS的一些关键技术;提出了解决基于网络的海量数据的数据结构组织的传输方案,以及如何在WebGIS的开发中引入ODBC技术,ASP技术来实现数据的管理,另外,提出了几点建立WebGIS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
王先明  单玄龙 《世界地质》2002,21(3):251-257
针对低渗透油藏储层的特征,以岩心资料和大量的测井,录井数字化资料为基础,应用沉积微相制图软件系统实现了乾安油田高台子油层Ⅶ砂组低渗透储层的沉积微相自动识别,本区储层沉积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远砂坝和水下扇等类型,绘制出VII砂组3个小层的平面沉积微相图,沉积微相的研究对本区主力油层及剩余油分布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