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The Shuping landslide was reactivated by the initial impoundment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Reservoir, China in June 2003. For purposes of landslide disaster mitigation in the reservoir area and identification of landslid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caused by reservoir level changes, a monitoring system mainly consisting of drum-style extensometers was install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Shuping landslide. Systematic monitoring was started in August 2004 with installation of 13 extensometers above the waterline after the initial impoundment. In August 2006, 11 more drum-style extensometers were installed above the high waterline (175 m) and five flexible extensometers were installed along a longitudinal section in the elongation to low waterline. In this paper, the monitoring results from August 2004 to July 2007 are presented and the deforming of the Shuping landslide caused by both reservoir level changes and rainfall is examined.  相似文献   
132.
中国耕地价值重建方法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93,自引:3,他引:90  
蔡运龙  霍雅勤 《地理学报》2006,61(10):1084-1092
耕地不断流失的根本原因在于耕地农业利用的比较收益低下,所以建立耕地保护机制的主要途径在于:一方面提高耕地利用的比较收益,另一方面通过提高耕地征用的价值补偿来抑制乱占耕地行为。这两条途径归结于重建耕地资源的价值。本文提出耕地资源具有经济产出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保障价值,并尝试用市场价格分别加以评估。耕地资源的经济产出价值为耕地年收益与贴现率之商,生态服务价值为耕地生态服务年价值与贴现率之商,社会保障价值是耕地提供的养老保险和就业保障价值之和。分别选择广东省潮安县、河南省淮阳县和甘肃省会宁县三个县作为案例的评价,以显示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耕地资源价值量在各地区之间呈现东高西低的差异;在耕地资源价值构成中,社会保障价值在三个案例区都占60%以上,但所占比重从东到西渐增,说明农民对耕地资源的依赖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反相关。耕地资源的经济产出价值在总价值中所占比重则从东到西递减,主要源于自然和经济生产率的差异。生态服务价值所占比重也表现出东低西高的特点,反映出生态系统从复杂到简单的变化使得农田生态系统对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显得更加重要。农业用地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外部效益,这可成为实行农业补贴的一大理由,也是计算补贴量的一种依据;更可作为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的依据。在我国现阶段,耕地是大多数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甚至不存在的情况下,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3.
Albedo-NDVI特征空间及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数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利用遥感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沙漠化与地表定量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Albedo-NDVI特征空间的概念以及基于Albedo-NDVI特征空间的沙漠化遥感监测模型,即沙漠化遥感监测差值指数模型(DDI)。这个模型充分利用了多维遥感信息,指标反映了沙漠化土地地表覆盖、水热组合及其变化,具有明确的生物物理意义。而且指标简单、易于获取,有利于沙漠化的定量分析与监测。  相似文献   
134.
赵雷  李小军  霍达 《地震学报》2006,28(5):523-528
采用平面应变有限元法,研究了地震断层错动时有软夹层的基岩上覆土层的破裂特征. 结果表明,软夹层使上覆土层破裂分为两个阶段. 软夹层埋置深浅的不同使上覆土层的破裂过程和破裂范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埋置较深的软夹层使地表产生较大的破坏. 软夹层的厚薄对上覆土层的破裂进程和破裂范围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5.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肖塘地区涡动相关系统三维方向风速(u,v,w)、气温、CO2、H2O等观测数据,分析了夏季典型晴天不同大气稳定度条件下湍流功率谱和协谱。结果表明:大部分情况下湍流速度谱分布满足-2/3幂指数率,垂直方向高频段惯性副区符合程度更高,水平方向次之;CO2和H2O浓度则符合程度较低;温度谱与无因次频率总体上都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垂直风速与径向风速u的协谱斜率拟合值大多数情况下更接近-1,而在近中性层结条件下更符合-4/5斜线。稳定层结条件下的协谱峰值比不稳定层结时更大,且约大一个量级;不稳定层结条件下高频段协谱近直线型下降。u谱对应的谱峰波长随稳定度增加而减小,v谱和T谱对应的谱峰波长随稳定度的增加没有规律性增减;u、v、w、T谱谱峰波长约67~827、69~2417、4~54、12~661 m。  相似文献   
136.
针对海底热流探针无法对基岩海底或其他硬质海底进行热流探测的难题,基于傅里叶热力学第一定律提出了非插入式海底热毯原位探测方法,介绍了热毯式热流原位探测系统的设计。通过试验选择了合适的热毯盖层材料、对热毯的形状和设计尺寸等参数进行了设计优化,分析了热毯的工作方式并对布放技术进行了评价。热毯式海底热流探测系统为大洋中脊区域海底的热流探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对于研究板块的热状态及板块的构造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7.
FLAC程序在抚顺西露天矿边坡变形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FLAC程序对抚顺西露天矿北帮西区W200 ̄W600高陡边坡倾倒滑移变形机理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对采取的抗滑桩加固工程和疏干减压工程的治理效果进行评价,为边坡整治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8.
浅层地震反射法探测隐伏土、溶洞的初步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论述了浅层地震反射法探测隐伏土、溶洞的物理前提以及反映这些异常的波形特征。文中的工程勘察实例说明,浅层地震反射法探测隐伏洞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9.
This study aims to realistically simulate the seismic responses of typical highway bridges in California with considerations of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effects. The p‐y modeling approaches are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for embankments and pile foundations of bridges. The p‐y approach models the lateral and vertical foundation flexibility with distributed p‐y springs and associated t‐z and q‐z springs. Building upon the existing p‐y models for pile foundations, the study develops the nonlinear p‐y springs for embankments based on nonlinear 2D and 3D continuum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under passive loading condition along both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directions. Closed‐form expressions are developed for two key parameters, the ultimate resistant force pult and the displacement y50, where 0.5pult is reached, of embankment p‐y models as functions of abutment geometry (wall width and height, embankment fill height, etc.) and soil material properties (wall‐soil friction angle, soil friction angle, and cohesion). In order to account for the kinematic and site responses, depth‐varying ground motions are derived and applied at the free‐end of p‐y springs, which reflects the amplified embankment crest motion. The modeling approach is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seismic responses of the Painter Street Bridge and validated through comparisons with the recorded responses during the 1992 Petrolia earthquake.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flexibility and motion amplification at end abutments are the most crucial modeling aspects. The developed p‐y models and the modeling approach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seismic responses of highway bridges.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0.
本文通过对一幢中高层住宅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进行的弹性计算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抗震能力。结果显示该结构整体抗侧刚度大,抗震性能较好。进入塑性阶段后,塑性铰分布合理,满足了结构延性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