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5篇
  免费   605篇
  国内免费   1023篇
测绘学   282篇
大气科学   627篇
地球物理   1404篇
地质学   2204篇
海洋学   615篇
天文学   128篇
综合类   193篇
自然地理   45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126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90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5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6篇
  196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Impact of Aircraft NOx Emission on NOx and Ozone over Chin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A three-dimensional global chemistry transport model (OSLO CTM2)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subsonic aircraft NOx emission on NOz and ozone over China in terms of a year 2000 scenario of subsonic aircraft NOx emis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ubsonic aircraft NOx emission significantly affects northern China, which makes NOx at 250 hPa increase by about 50 pptv with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60% in January, and leading to an ozone increase of 8 ppbv with 5% relative change in April. The NOx increase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transport process, but ozone increase is produced by the chemical process. The NOx increases by less than 10 pptv by virtue of subsonic aircraft NOx emission over China,and ozone changes less than 0.4 ppbv. When subsonic aircraft NOx emission over China is doubled, its influence is still relatively small.  相似文献   
142.
论数字化地籍图的表示内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3.
本文旨在根据我们在生产实践和科研工作中的体会,对应用GPS建立城市和工程控制网,GPS快速定位技术的应用,GPS网平差计算软件的应用,GPS实时差分技术(RTK或RTG-PS)的应用以及GPS定位中的坐标转换问题,笔者简要地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4.
介绍数值预报产品应用的一些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5.
146.
147.
1991年1月6日法国报纸“Le Monde”和1991年1月8日-10日希脂报纸及电台,都发布了VAN地震预报。根据Varotsos教授寄给希腊公共工作部部长的一封信,并考虑了VAN以前的出版物以及预报地区最近的地震数据,我们评价了此次预报。  相似文献   
148.
中国东部1974年和1979年溧阳地震是两次中强地震,但属破坏性地震。第一次地震(M_s=5.5)于1974年4月22日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地区。第二次地震(M_s=5.7)于1979年7月9日几乎在同一地区发生。两次地震震中位于两断层的交汇附近,在晚中生代到晚第三纪的沉积拉张盆地内。本文利用2°和90°之间的长周期P波、SH波及短周期远震PD波波形,确定两次地震具有逆冲分量的走滑震源机制。这一机制与较早用P波初动解得到的结果有明显不同。后者得到两次地震的走滑分量和正滑分量。本次研究的结果是,1974年地震机制是走向126°,倾角71°,滑动角33°。震源深度、地震矩和应力降分别为12km,8.4×10~(23)dyne-cm(1dyne=10~(-5)N)和41bar。1979年地震机制是走向41°,倾角64°,滑动角147°。震源深度、地震矩和应力降分别为7.5km,1.6×10~(24)dyne-cm和152bar。地震学资料与实地调查表明,1974年地震是WNW走向断层破裂所致。1979年地震的断层面很难求解。溧阳地震的逆冲断裂,在中国东部的较大地震中是很少见的。这可能表明在现代的E-W到ENE-WSW向压应力场作用下,构造盆地下方断层重新被激活,而且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149.
帕米尔地区地震活动及震源机制解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国基  戈澍漠 《内陆地震》1997,11(4):302-308
帕米尔地区存在一个明显的NE-SW向中,深源地震带,中,深源地震震源机制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兴都库什地区震源断错以倾滑逆断层为主,T轴仰角几乎垂直,帕米尔弧形构造东侧分布的地震以走滑性质为主,P轴仰角接近水平,当深度为100~200km时在弧形构造南侧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北东向的正断层分布。中,深源地震主压应力方向随深度增加由NW向逐渐变为NE向,主压应力P轴仰角平缓。  相似文献   
150.
地壳磁化强度模型和居里等温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卫星观测的长波磁异常,用等效偶极源方法推导了中国地区的视磁化强度分布.因卫星的高度远大于磁性地壳的厚度,将视磁化强度转换成磁化强度的垂直积分,它代表地壳内磁性物质的区域变化,利用视磁化强度与地表热流相应关系,计算了中国的新疆和东部一些地区居里等温面的深度.新疆地区的居里面深度为35-50km,其分布形态与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地貌比较相似;中国东部一些地区居里面深度在20-40km之间,与一些作者用航磁等数据得到的居里深度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