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9篇
  免费   2184篇
  国内免费   3255篇
测绘学   1555篇
大气科学   1165篇
地球物理   1465篇
地质学   5702篇
海洋学   1801篇
天文学   105篇
综合类   729篇
自然地理   1036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487篇
  2021年   673篇
  2020年   571篇
  2019年   538篇
  2018年   542篇
  2017年   482篇
  2016年   528篇
  2015年   640篇
  2014年   582篇
  2013年   748篇
  2012年   779篇
  2011年   769篇
  2010年   778篇
  2009年   754篇
  2008年   723篇
  2007年   636篇
  2006年   655篇
  2005年   566篇
  2004年   454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7 毫秒
991.
相对辐射定标是获得各类光学遥感卫星传感器的高精度观测产品的必备条件,由于受发射震动、在轨空间环境变化等因素以及传感器自身衰减的影响,传感器在轨响应状态会随时间发生衰减和漂移,单一相对辐射定标方法无法保障卫星传感器在特定时间的探元响应一致性。本文以光学卫星传感器全生命周期影像辐射质量保障为目标,主要研究了光学卫星传感器在轨生命周期内高频率、高定标精度的常态化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并总结了当前常用的相对辐射定标精度评估方法,评估了各定标方法的指标以及应用场景。利用珞珈一号01星(LJ1-01)夜光传感器获取的影像进行在轨暗电流、和在轨均匀场地定标实验和验证,珠海一号02组高光谱卫星影像被用来实施和验证统计定标和偏航辐射定标方法,并耦合多种定标方法实现常态化辐射定标。实验结果表明:各种定标方法处理后影像的条纹系数小于0.25%,图像相对标准差均优于3.00%;多种定标方法相互结合的常态化辐射定标方法实现了多种定标方法的优势最大化,完成常见传感器的高精度在轨标定。  相似文献   
992.
在世界航海过程中 ,人们创造了众多语言词汇 ,丰富了人类语言。英语中也有许多与航海有关的词语 ,它们语义的产生有其特定的背景 ,在使用过程中被赋予新的含义 ,至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993.
宏观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是基于环境遥感监测应用技术的软件实现.本文重点介绍了宏观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业务流程设计和核心功能设计,以及模型转换与实现技术、实时投影转换技术与以文件和数据库相结合的数据管理技术、基于XML的数据实时交换技术、产品自动化生产技术等关键技术,并给出了系统的应用实例.系统应用结果表...  相似文献   
994.
在海底输油管道运行过程中,管道渗漏、穿孔及破碎都会导致原油泄漏。对溢油运动的轨迹及其扩散范围作出预报可为溢油事故的处理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指导应急处理的正确实施。基于工程实际需求,采用有限体积法,结合k-ε紊流模型,建立了海流作用下海底输油管道溢油扩散数值模型。采用VOF方法(volume of fluid method)追踪多相流界面。首先,将数值模拟结果与Fan的实验值及Zheng和Yapa的数值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其次,研究了不同原油溢出速度与环境水深对不同时刻溢油轨迹、到达海面时间、横向漂移距离与海面扩散范围的影响。研究表明:随原油溢出速度增大,溢油到达海面时间逐渐减小,溢油横向漂移距离与海面扩散范围则逐渐增大;随环境水深增大,溢油到达海面时间逐渐增大,且其变化接近线性分布。  相似文献   
995.
根据地球物理、声学探测、海底取样及实验室测试等实测资料详细分析,发现琼州海峡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以及复杂的工程地质特征。海底地形地貌非常复杂,存在沙波、沙堤沙丘、冲刷槽、冲刷脊和丘状突起、陡坡、滑坡、珊瑚礁、浅埋岩石、软弱地层等潜在的地质灾害因素,尤其在琼州海峡中央深槽区,坡度很大,分布着多种潜在的地质灾害,是海底光缆的危险区,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96.
Jiang, S., Liu, X., Sun, J., Yuan, L., Sun, L. & Wang, Y. 2011: A multi‐proxy sediment record of late Holocene and recent climate change from a lake near Ny‐Ålesund, Svalbard. Boreas, Vol. 40, pp. 468–480. 10.1111/j.1502‐3885.2010.00198.x. ISSN 0300‐9483 The Arctic constitutes a unique and important environment with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ynam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earth system. Arctic lake sediments, which accumulate slowly over time, contain abund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biological communities that lived within the water body, as well as in the surrounding catchment. In this study, we collected a sediment core from Ny‐Ålesund, Svalbard, performed multi‐proxy analyses on sediment pigments, mineral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various sediment quality (i. 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CaCO3 content,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 and diatom composition, and reconstructed the history of ecosystem responses to environmental variations, especially regarding aquatic productivity and lake catchment surface processes. Ny‐Ålesund has undergone distinct ecological and climatic changes. During the Little Ice Age, the cold climate was unfavourable for the growth of lake algae, and therefore the lake primary productivity declined. After about AD 1890 and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the warming climate and reduced ice cover led to rapid lithological change and growth of lake algae, enhanced lake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increased input of nutrients derived from increased chemical weathering into the lake. The lake ecosystem on Ny‐Ålesund has had rapid responses to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Arctic.  相似文献   
997.
对秦岭造山带区域成矿背景、矿床的时空分布、典型矿床矿田赋存部位、区域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多重岩片控矿理论,构造成矿体系、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类型、矿床区域成矿模式进行了讨论,在对大量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认识。最后指出秦巴地区进一步寻找大型矿床的地区。  相似文献   
998.
分析了目前泥石流临界雨量确定常用方法存在的问题 ,以及泥石流临界雨量实验研究中实验降雨量确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提出以兰利 ( Langlie)法为指导进行实验 ,使实验降雨量的确定有了理论依据 ,减少了取得可靠实验结果所需实验次数 ,从而使泥石流临界雨量实验研究更趋完善和可行  相似文献   
999.
冰岛北部陆架MD99-2271孔沉积硅藻组合呈现暖水硅藻数量增加、冷水硅藻数量减少和这两类硅藻数量周期性此消彼长的特点,反映了气候在趋暖的背景下,冷暖交替的过程。通过该区温度指数Rw/wc值(暖水硅藻种含量与海冰种及暖水种含量总和的比值)的变化,重建了冰岛北部陆架古海洋环境:Blling-Allerd暖期时,暖水硅藻T.nitzschioides含量较高,表明印明格暖流对研究区的影响较强;随着暖水硅藻含量减少,海冰硅藻F.cylindrus和T.bulbosa的显著增加,此时暖流强度减弱,东格陵兰寒流明显增强,冰岛北部海域进入末次冰消期以来最冷的时期——Younger Dryas冷期。11cal.kaBP左右暖水硅藻T.nitzschioides和T.oestrupii数量急剧升高,表明该海域海洋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并逐步向全新世大暖期过渡,此时冰岛北部陆架海域现代海洋格局基本形成。全新世大暖期时,硅藻群落表现为暖水种的显著增多,海冰、极地及冷水硅藻较之前明显减少,说明冰岛北部海域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分支——印明格暖流的影响,海洋环境较温暖;6cal.kaBP之后东格陵兰寒流逐渐增强,冰岛北部海洋环境转冷,全新世大暖期结束。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2009年《海洋测绘》刊载的论文,从海洋测绘学科发展角度,对海洋测绘学科各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简要分析评述。旨在为广大测绘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