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32篇
  免费   3957篇
  国内免费   5529篇
测绘学   2345篇
大气科学   5995篇
地球物理   9424篇
地质学   21380篇
海洋学   3310篇
天文学   2514篇
综合类   4206篇
自然地理   3644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876篇
  2021年   997篇
  2020年   851篇
  2019年   964篇
  2018年   5530篇
  2017年   4758篇
  2016年   3532篇
  2015年   1157篇
  2014年   1290篇
  2013年   1244篇
  2012年   2078篇
  2011年   3800篇
  2010年   3022篇
  2009年   3337篇
  2008年   2758篇
  2007年   3183篇
  2006年   809篇
  2005年   997篇
  2004年   927篇
  2003年   990篇
  2002年   832篇
  2001年   609篇
  2000年   716篇
  1999年   1015篇
  1998年   831篇
  1997年   880篇
  1996年   811篇
  1995年   681篇
  1994年   563篇
  1993年   508篇
  1992年   394篇
  1991年   286篇
  1990年   228篇
  1989年   175篇
  1988年   175篇
  1987年   126篇
  1986年   104篇
  1985年   70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54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15篇
  1976年   17篇
  1975年   14篇
  1958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41.
滇黔桂微细浸染型金矿铅同位素组成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滇黔桂微细浸染型金矿铅同位素组成及应用*刘显凡刘家军朱赖民(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卢秋霞(成都理工学院,成都610059)关键词微细浸染型金矿铅同位素组成矿质来源上地幔分异混染滇黔桂1矿床地质背景研究区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与华南加...  相似文献   
942.
我国现有锰矿资源状况,不能满足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寻找低磷低铁低硅富锰矿,是解决锰矿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城口锰矿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锰矿层产出稳定,锰含量高,铁含量低,烧失量大。加强城口矿区勘查,扩大矿床规模,可望成为我国锰矿的重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943.
为了使工程地质学在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主张在工程地质力学和系统科学指导下发展工程地质力学综合集成(EGMS)。本文主要论述了EGMS形成的基础、相应的方法和技术以及综合集成中的4个关键问题(包括应变体系、优先监测和加固突破口的设计方法,综合地质信息分析系统、时空综合分析方法等)。另外,还扼要地讨论了如何将EGMS用于五强溪水电站船闸边坡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4.
地气测量在内蒙老羊壕金矿区的某些试验成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内蒙老羊壕金矿区为试验基地 ,引进抽气法地气测量 ,探讨了地气测量在内蒙干旱荒漠区寻找浅覆盖区隐伏金矿床的有效性。并以试验资料为依据 ,初步探讨了抽气法地气测量中的若干问题 ,指出了抽气法地气测量中存在微尘颗粒干扰。对寻找隐伏金矿床的多元素地气测量 ,采用经 0 .2 2 μm微孔滤膜过滤泡沫塑料吸附为好。已有资料显示可能有超微粒 (接近纳米级 )物质自深部矿体迁移上来  相似文献   
945.
中国西天山拉尔敦达坂构造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拉尔敦达坂一带发育的大型复合式韧性剪切带,经解析分为水平拆离、挤压和岩浆侵入隆升、左行走滑韧性剪切三个不同阶段,变形时限分别限定在早古生代晚期至晚古生代早期、晚泥盆世和二叠-三叠纪。剪切带向东至伊连哈比尔山被“天山主干断裂”截断,向西经北本札尔特河谷的阿登布拉克沟在国境附近的阿拉爱格尔山口附近与邻国“尼古拉耶夫线”相接。该剪切带属南侧塔里木与伊犁-伊塞克两陆块碰撞缝合构造同碰撞期的次级构造带。  相似文献   
946.
本文立足于政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从冷战后国际政治基本态势的分析入手,系统阐述了当前世界政治地理研究的基本任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世界政治地理研究应以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变、国家形成与消亡的地理政治背景、国际领土及边界争端和各国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为重点。  相似文献   
947.
Shear-wave splitting is analysed on data recorded by the High Resolution Seismic Network (HRSN) at Parkfield on the San Andreas fault, Central California, during the three-year period 1988-1990. Shear-wave polarizations either side of the fault are generally aligned in directions consistent with the regional horizontal maximum compressive stress, at some 70° to the fault strike, whereas at station MM in the immediate fault zone, shear-wave polarizations are aligned approximately parallel to the fault. Normalized time delays at this station are found to be about twice as large as those in the rock mass either side. This suggests that fluid-filled cracks and fractures within the fault zone are elastically or seismical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surrounding rocks, and that the alignment of fault-parallel shear-wave polariz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some fault-specific phenomenon.
Temporal variations in time delays between the two split shear-waves before and after a ML = 4 earthquake can be identified at two stations with sufficient data: MM within the fault zone and VC outside the immediate fault zone. Time delays between faster and slower split shear waves increase before the ML = 4 earthquake and decrease near the time of the event. The temporal variation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t 68 per cent confidence levels. Earthquake doublets and multiplets also show similar temporal variations, consistent with those predicted by anisotropic poroelasticity theory for stress modifications to the microcrack geometry pervading the rock mass. This study is broadly consistent with the behaviour observed before three other earthquakes, suggesting that the build-up of stress before earthquakes may be monitored and interpreted by the analysis of shear-wave splitting.  相似文献   
948.
949.
云南西南部地区由于地质构造等方面的原因,喀斯特洞穴不象滇东地区那样分布广泛和发育强烈,在以往对云南喀斯特与洞穴的研究与开发中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有关喀斯特与洞穴学的探测和研究工作在滇西地区进行得不多,可以说还是一块“处女地”。1993年至1994年间,笔者等人在滇西保山市、施甸县和景谷县等地的洞穴进行了实地综合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滇西南地区的洞穴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环境,有着丰富的喀  相似文献   
950.
滇西北的怒江、迪庆两州地处云南省高寒高山峡谷区,地形破碎而陡峻,耕地稀缺,陡坡种植业占有很高的比重。由于人口的增长,陡坡耕地仍将作为该地区的主要耕地长期存在。这种传统的耕种方式已对环境产生了深刻的负效应。本文根据其生存条件和利用现状就通过改良以取得持续利用的方向和途径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