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地区全球化的一种新模式——以广州狮岭镇皮具产业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球化与地区化是两个相对的过程,其相互作用是通过两个重要的过程:全球地区化与地区的全球化,对全球地区化过程已有许多研究成果,但对地区全球化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广州花都狮岭镇皮具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认为在贸易导向型的专业化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形成了产业集群—专业市场—会展经济的"地区结构",这一结构形成了发展中国家自下而上的地区全球化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提出的意义在于对于发展中国家,全球化不仅是生产领域的全球化,也包括流通与市场领域,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全球化需要一种系统的"地区结构",这是地区走向全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2.
地下水有机污染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初探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健康风险评价是定量描述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重要方法,目前国内主要应用于地表水或污水回用的评价。文中针对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考虑中国人饮水习惯及有机污染物的自然衰减作用,对U·S·EPA推荐模型进行了改进,并以北方某市一典型有机污染区的地下水为例,对地下水中污染物通过食入和皮肤接触两种途径进入人体产生的危害进行了风险计算和评价,分析了其主要风险来源。结果表明,典型区各点的非致癌风险均未超标,但有4个点的致癌风险超过U·S·EPA推荐的可接受风险值(1·0×10-4),其中B408点致癌风险高达1·37×10-3,不宜作为饮用水水源;各个点风险的主要贡献因子均是饮水途径摄入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但饮用煮沸的水在很大程度上能降低风险,建议不饮用生水。  相似文献   
103.
不同基质共代谢降解地下水中四氯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敬华  刘菲  李烨  崔学慧 《地学前缘》2006,13(1):145-149
文中以甲醇、乙醇、甲酸盐、乙酸盐、乳酸盐和葡萄糖作为共代谢基质,利用某污水处理厂厌氧池中的污水(泥)作为接种物,对厌氧微生物进行培养和驯化,降解四氯乙烯(PCE)。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污水(泥)和土壤混合环境下培养的微生物,以COD为培养指标,11d可培养成熟。6种基质均能使PCE还原脱氯降解成三氯乙烯(TCE)和1,1-二氯乙烯(1,1-DCE),PCE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反应速率常数大小依次为K乙酸盐>K葡萄糖>K乳酸盐>K乙醇>K甲酸盐>K甲醇,其中乙酸盐是最有效的共代谢基质,其反应速率常数为0·6632d-1。  相似文献   
104.
鉴于地震数据不连续性检测的重要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保持和检测地震图像不连续性(如:岩层,断层,河道等)的方法.通常在图象不连续的地方,象素值会有较大的差异,文中用4×4的方向模板计算目标点周围六个方向上的差值,当最大差值超过某个门限值时,则可认为该点为不连续点,由此来检测地震图像的不连续性.由于包含重要信息的区域受噪声的影响通常比其他地方严重,而且基于差值的不连续性检测算法对噪声较为敏感,所以在不连续性检测之前降低地震图像的噪声是很重要的.普通的平滑去噪方法会造成边缘模糊,不利于不连续性检测.本文采用旋转模板的非线性平滑方法,用四个六边形和一个八边形模板在目标像素周围旋转,用与目标像素标准差最小(最同类)的模板内那些点的均值代替目标像素的值,从而实现对地震图象的保边缘平滑去噪处理.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与Y、Luo等人提出的保边缘平滑方法相比,本文的保边缘平滑处理方法提高了计算效率和峰值信噪比;将文中提出的保边缘平滑方法和基于方向模板的不连续性检测方法结合使用,得到的不连续性检测结果比直接检测更清晰.地震数据解释人员可根据检测到的不连续性来识别断层、岩层、河道等.  相似文献   
105.
恒星作为宇宙的基础组成元素,其形成过程一直是天文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人们已基本了解中小质量恒星(质量小于8M⊙)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受到数量少、嵌埋深、演化快和反馈剧烈等因素的影响,大质量恒星(质量大于8M⊙)的形成过程依然谜团重重。介绍了小质量恒星形成的基本理论,以及吸积盘、竞争吸积、并合三种主流的大质量恒星形成模型;回顾了以往使用红外或射电望远镜对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观测和分析,以及现阶段使用多波段巡天观测手段对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研究成果;着重介绍了目前公认的大质量恒星形成的示踪物——分子外向流的理论和观测现状,以及大质量外向流的优秀候选体——绿色延展天体的发现、理论及观测研究情况。最后,对大质量恒星形成的理论和观测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6.
基于最佳分析尺度的广州市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遥感、GIS技术和指数分析软件确定最佳分析尺度,对广州市景观格局进行量化研究。对14个不同粒度的栅格图分别进行35个相关指数运算,根据15个敏感指数确定最佳分析尺度为120 m;选取空间组成和空间构型两方面的系列指数,在此尺度下对研究区域进行指数运算和格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州是以林地、水田和旱地为主要景观类型的复合景观结构,优势景观明显,3种主体景观类型集中连片、分布广泛;建设用地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偏高;建设用地和水库坑塘斑块密度大,平均斑块面积小,景观破碎度较高。景观格局的量化受尺度效应影响,表现出空间异质性的尺度依赖性,因此在格局分析时需选择最佳分析尺度,突出格局的尺度性。  相似文献   
107.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京华 《四川测绘》2000,23(4):178-181
本文在简明扼要地叙述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的发展特点,系统全面地分析GIS与地图学、地图可视化与GIS可视化的密切关系的基础上,就新时期的地图学教育,在师资人员培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8.
通常,放射性热产量由K、U、Th的含量和岩石密度来确定。在井孔中,K、U、Th的含量可用自然γ能谱仪测量得到,岩石密度由岩性密度仪测量得到。介绍了一种从常规γ测井确定热产量的简单方法,其中测井数据可以从大量的钻孔中获得。这种方法以伽玛射线(GR)与热产量A之间的线性关系为基础。从片麻岩、碳酸盐岩、角闪岩、花岗岩到玄武岩,在这样宽的岩性变化范围内,显示出这种线性关系在0~350API和0.03~7μW/m3范围是有效的,其误差均小于10%。因此,利用标准的自然伽玛测井,可以为温度模拟提供放射性热产量的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09.
重磁异常解释断裂构造的处理方法及图示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重磁异常解释断裂是地质构造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重磁异常解释断裂通常是在等值线图或剖面平面图上进行的,而重磁异常在进行等值线网格化成图时会造成微弱信息丢失,这些原因造成重磁异常解释断裂的多解性.本文对重磁异常数据在化极、曲面延拓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水平梯度法提取延拓曲面上的重磁异常梯度带,之后对断裂带进行窄化处理,通过图示技术将重磁异常数据转换成灰度值,图像的灰度值以变密度显示,形成彩色的变密度图像,这样就提高了数据图像识别断裂的视觉效果.该方法应用在鄂尔多斯盆地不同层次(时间序列)的断裂研究中,提取和识别重磁异常特征所反映的断裂信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0.
介绍了一种数字区调的DEM生成方法,对数据来源、内插方法、工艺流程、精度分析和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并做出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