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8篇
  免费   1985篇
  国内免费   2575篇
测绘学   1298篇
大气科学   1418篇
地球物理   2041篇
地质学   4957篇
海洋学   1685篇
天文学   328篇
综合类   762篇
自然地理   109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455篇
  2021年   492篇
  2020年   413篇
  2019年   471篇
  2018年   495篇
  2017年   511篇
  2016年   529篇
  2015年   573篇
  2014年   547篇
  2013年   703篇
  2012年   765篇
  2011年   763篇
  2010年   768篇
  2009年   706篇
  2008年   762篇
  2007年   633篇
  2006年   582篇
  2005年   521篇
  2004年   381篇
  2003年   339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345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分析了短期和临时验潮站深度基准确定的不统一性。重点研究了以长期验潮站作为控制,将验潮站组网传递确定深度基准面的方法,具体阐述了最小二乘拟合求取潮差比与平差方法求取深度基准值的计算方法与原理。利用仿真实验与实例计算论证了该方法的合理与可靠性。得出的结论是:在海道测量作业海域,基于验潮站组网确定深度基准可以达到理想的精度,且获得含义统一的深度基准面。  相似文献   
902.
The Huksan Mud Belt (HMB) has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with respect to its source and evolution since the 1980s. Studies on sediment budget or accumulation rates suggested two different origins, Korean and combined Korean and Chinese. However, neither of the suggested origins appears reliable because they were based on insufficient or inaccurate datasets on the basic sedimen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MB. Although a major mud transport was inferred to b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either the Korean Coastal Current or the Yellow Sea Warm Current, their physical characters during the Holocene transgression have been rarely hind-casted thus far. The majority of studies on high-resolution seismic stratigraphy along with core log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HMB stratigraphy consists of two units divided by an erosional boundary. The lower unit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subunits by a subtle discontinuity that is laterally correlated with the erosional boundary. In line with the stratigraphy, the studies theorized that the erosion of the HMB had produced a re-deposited distal lobe, the younger lower subunit. In addition, this lobe was inferred to have prograded rapidly during the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of 6,500-5,500 yr B.P. Although the time interval of the erosion coincides with the decelerating rise in sea level, the hydrodynamic cause and effect of the erosion remain inexplicable. Therefore, the source and evolution of the HMB continue to be controversial, due largely to poo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leo-physical oceanography of the Yellow Sea during the Holocene.  相似文献   
903.
冲绳海槽为西太平洋内弧盆体系中一个典型的弧后盆地,其形成和发展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板块活动有关,为海底扩张的结果,具有高的热流值和活火山的岩浆活动。中新世以来的太平洋活化区,沉积物包括海洋的生源物质和陆源碎屑物质,地层中记录了古海洋环境和大陆古气候变化的有关信息,对该区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和计算沉积速率显得尤为重要。在小波变换的基础上建立高分辨率的层序地层格架,以米兰科维奇思想对测井曲线和天文周期进行频谱分析,从而求得地层的沉积速率是沉积时限,另外对测井曲线和天文周期曲线运行调谐,建立起地层的天文年代标尺,从而对地层进行精确的定年。  相似文献   
904.
利用最新测量的高精度深水多波束资料,对冲绳海槽中部热液活动区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后发现,研究区地形情况相当复杂,起伏变化较大,总体上呈沿SW—NE向延伸的裂谷地势,裂谷水深范围约在1 500~1 800m,大量呈SW—NE向的线性海山链和裂谷、洼地地貌交错出现,分析认为其形成可能与冲绳海槽的弧后扩张作用有关。另外,通过ROV(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上获得的影像,结合浅表层沉积物和岩石样品分析发现,2处喷口地形地貌情况明显不同,Iheya North喷口区地形起伏变化大,具有较多烟囱体、丘体,周围沉积物以硫化物砂为主;Iheya Ridge则以裂隙式溢流为主,分布范围广,地形倾斜平整,少见烟囱体、丘体,底质较硬,热液沉积物分布较少。  相似文献   
905.
结合目前数字海图的三维可视化应用需求,对不同类型的数字海图从数据获取、处理、三维表达、可视化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介绍了栅格海图的可视化显示,shp矢量海图图层的自动加载和三维符号化显示,基于海图控件的S-57的SENC海图的动态、多要素海图信息影像化三维表达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海洋测绘成果应用、测绘信息保障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906.
??????e????????????????????????????????e????????е??????????????????????????????????ж????????????????????????С????????????????????????????????????????????????????????????????????y???Ч????  相似文献   
907.
工作区位于东昆仑山脉中段,布尔汗布达山南坡。区域上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岩浆热液以及岩浆期后热液活动强烈,为成矿元素的进一步活化、运移、富集创造了条件。该文对区内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该矿床有着较好的找矿前景。同时也确定地层标志、构造标志、蚀变标志为其找矿标志,以指导后续普查工作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908.
滇西马厂箐铜钼多金属矿床位于三江特提斯成矿域,是一个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侵入有关的多金属矿床。前人研究表明,马厂箐铜钼多金属矿床形成于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但由于缺乏系统矿物学研究,目前对矽卡岩矿化过程和成矿效应仍不清楚,限制了对该矿床成矿过程的全面认识。因此,本文以马厂箐矿床矽卡岩型矿化中的石榴子石为研究对象,利用H-O同位素、电子探针(EPMA)以及LA-ICP-MS原位微区技术开展了同位素及成分分析,限定成矿流体来源以及反演成矿流体演化过程。石榴子石可分为早期自形石榴子石(Grt I)和晚期他形石榴子石(Grt II)。Grt I与辉石共生,并伴有黄铁矿、黄铜矿等金属矿物组合,属于钙铝-钙铁榴石固溶体(And49.37~99.58Gro0~49.79);Grt II更富Fe,属钙铁榴石系列(And67.50~99.85Gro0~31.84)。两期石榴子石均富含Th、U、Nd,亏损Ba、Sr、Hf、Nb,富轻稀土。基于石榴子石矿物化学特征认为,Grt I可能是在弱酸性、氧化、低水岩比(W/R)条...  相似文献   
909.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逐年提升,高年级本科教育目标也随之发生一定变化,遥感专业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本文以矿区资源环境遥感课程为例,以课程综合实验为切入点,结合课程特点提出了半开放式、可拓展的实验架构,探索了面向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需求的实验方案设计及教学实践工作,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思考转变;由知识吸收向研究实践转变。向学生展示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学生顺利进入社会工作岗位或转入更高学习阶段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910.
复杂环境下智能手机RTK+PDR融合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梁  李圳  陶钧  郭靖  赵齐乐 《测绘通报》2021,(12):44-49,98
针对室外复杂环境下智能手机定位精度低、抗干扰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利用手机GNSS观测值和手机内置IMU数据,采用RTK和PDR算法融合定位,对比分析了小米8和华为Mate20X两款手机的GNSS数据质量和融合定位算法性能,以及不同观测条件下融合算法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良好和复杂两种观测条件下,采用RTK算法定位精度分别为1.8 m和4.6 m;采用RTK+PDR融合算法定位精度分别为1.2 m和2.6 m,在两种环境下,RTK+PDR融合算法的精度分别提高了50%和76%,即显著提高了智能手机在室外复杂环境下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