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的气温分布及其垂直梯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资料比较稀少的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进行气象观测对于研究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对冰川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不同海拔(5 207,5 550,5 792和5 955 m)的4个自动气象站和高空探测资料,分析了珠穆朗玛峰北坡近地面和自由大气的温度分布状况及其梯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日变化气温5 207 m站的升温速率最快,5 550 m站次之,5 792m和5 955m站最小,4个站月平均最高(低)气温分别为5.7℃(-9.3℃)、4℃(-6.5℃)、1.4℃(-14.8℃)和1.3℃(-15.4℃);气温递减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最大(小)值出现在1月(3月),其值约为1.07℃·(100 m)-1(0.12℃·(100m)-1),年(春、夏、秋季)平均日变化幅度白天大、夜晚较小,冬季全天比较平缓,夏季在00:00-09:00(北京时)出现正值,其他季节全天皆为负值;自由大气的温度递减率值大部分都在0~1℃·(100 m)-1之间,海拔5 200~6 000m之间的平均温度递减率值为0.78℃·(100m)-1.  相似文献   
52.
阐述了21世纪第一个十年生物地球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和未来可能的重点发展方向。在近代陆-海系统碳循环的库和通量上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发现了一些参与氮、硫循环新的微生物功能群。阐述了显生宙生物大灭绝期间碳循环异常的特点及其可能的原因,但对氮、硫循环的了解比较薄弱。地球早期的碳、硫循环与生命起源、大气和海洋水化学条件的关系已经取得重要认识。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可以通过生态毒理,以及大气成分和海洋水化学条件的改变影响生命系统。微生物地球化学功能的微区、原位、痕量示踪等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未来将加强地质历史时期碳、氮、硫循环的定量分析以及空间变化的研究,各种元素循环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界面过程、极端环境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将进一步受到重视。生命科学领域重要技术的引入将提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53.
陈俊桦  张家生  李新平 《岩土力学》2016,37(5):1441-1450
工程中预裂爆破参数确定方法通常为经验类比法。该方法以经验公式为基础,存在理论依据较为缺乏等缺点。为此,引入岩石爆破损伤、应力波和爆生气体共同作用等理论,在考虑岩石初始损伤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预裂爆破参数计算式。基于提出的理论方法,在现场开展了预裂爆破试验。针对爆破试验,比较了采用经验类公式和提出的理论计算式得到的线装药密度,并对爆破效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预裂爆破效果良好。考虑爆破损伤效应的爆破参数确定方法比经验类比法合理。最后,在提出的理论计算方法基础上,给出了实际工程中确定预裂爆破参数的建议。  相似文献   
54.
梁荣柱  夏唐代  胡军华  罗岚 《岩土力学》2016,37(Z1):391-399
新建隧道近距离上穿施工会改变地层既有平衡应力场,引起地层应力释放,导致既有下卧隧道产生纵向隆起变形。提出了在新建隧道卸荷作用下估算既有隧道纵向变形的解析解答,既有隧道简化为搁置于Pasternak地基上的Euler-Bernoulli 梁,采用两阶段分析法分析求解。首先,通过Mindlin弹性力学经典解估算新建隧道开挖卸荷引起在既有隧道位置处的竖向附加分布荷载;其次,建立在竖向附加荷载作用下的隧道纵向变形平衡微分方程,并基于有限差分原理,获得隧道变形数值解答。经与已报道的两个工程实测结果对比发现,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较为吻合,基本可以反映在新建隧道近距离上穿施工过程中既有隧道的纵向变形规律,从而验证其解析解答正确性。  相似文献   
55.
黑河中游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碳储量及其空间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黑河中游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碳密度、碳储量的研究表明: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AOC)、非活性有机碳(NOC)碳密度、碳储量从小到大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NOC与TOC碳密度从大到小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而AOC与NOC、TOC的分布存在差异,说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三类有机碳的影响不同。经计算得到,1m深度TOC、AOC、DOC碳库总量分别为94.72、45.12、49.60Tg,DOC碳库占TOC碳库的比例略高于AOC占TOC碳库的比例。分析发现,引入AOC和NOC指标,更能真实反映出有机碳与影响因素间关系。  相似文献   
56.
综述了第一届世界风险大会关于灾害与风险科学研究的进展,分析了其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对策。灾害与风险研究的目标正在趋向一致,都集中在为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灾害研究的区域安全建设正在向基于风险研究的区域风险管理体系转变,由此认为可持续发展模式就是接受一定风险水平条件下的区域发展模式,一定风险水平依赖于由区域经济水平与社会文化体系相关联的区域安全建设水平;加强我国灾害与风险科学研究的学科建设、国家实验室建设、重大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已势在必行;重点开展灾害脆弱性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型、风险评价体系与风险评价模型、典型区域灾害与风险管理范式、灾害与风险应急控制预案(情景分析)、灾害与风险区划等方面的研究。为此把灾害科学和风险科学,与全球变化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科学统一纳入到地球系统科学体系之中,以加强与完善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综合多学科交叉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57.
红土中种类丰富的分子化石为红土古生态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 但较低含量的分子化石限制了传统索氏抽提方法的推广应用.本次研究尝试性地运用碱式水解法提取安徽宣城更新世红土中的分子化石, 在25g样品中检测到了含量明显、种类丰富的有机物, 且该方法可以显著地降低空白污染, 这说明碱式水解法在分子化石含量低的地质体(如红土) 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本次研究检测出除了传统索式抽提得到的正构烷烃、脂肪酸、脂肪醇等以外, 还提取到了二元羧酸这一重要化合物, 它的存在为网纹红土可能形成于多水环境提供了新的证据.测试样品中各类分子化石组合信息显示出红土有机物以微生物为主的来源特征, 表明网纹红土形成过程受到了微生物活动的影响, 同时伴有大量低等菌、藻来源有机质的输入, 初步结果为红土形成环境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58.
提速条件下粉土铁路路基动态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路基的动态响应及稳定直接决定了提速列车运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通过室内循环三轴试验,模拟了路基在湿度变化与提速列车动荷载作用下的动态特性。根据试验结果,结合既有线提速路基的动应力变化规律发现:在最优含水率附近,当压实系数为0.90,提速情况下路基可保持稳定状态;若压实系数为0.85,在动应力不超过70 kPa时,路基稳定性较好,但随着动应力水平增加和加载频率增大,路基的累积变形加剧并产生动强度破坏。列车提速使路基的弹性变形增大,但对路基的回弹模量影响较小。路基湿度增加导致临界动应力、回弹模量显著降低,而回弹应变、循环累积应变迅速增加,有可能导致路基产生动强度破坏,因此,雨季时应限速行车。  相似文献   
59.
速度分析是地震资料处理的重要环节,制作准确的速度谱,可为动校正提供可靠的速度资料,并最终决定叠加资料的质量.本文在对速度分析的基本估算方法和应用要素做系统的概括总结后,对面元细分与速度分析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资料的检验.理论模型数据和胜利油田永新工区高密度实际资料处理表明,面元细分对速度谱的主要影响是覆盖次数,覆盖次数较低时,要准确获知速度较难;覆盖次数增大,速度谱变好,但其精度并不按覆盖次数线性增大.要实现高密度资料分辨率品质的提高,必须提高检波器接收精度.  相似文献   
60.
本文首先概括了中国与伊朗建交以后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以及两国间商品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政治、文化宗教等领域的关系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中伊关系对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大国话语权、能源安全战略、经贸和投资战略、对伊斯兰世界影响力和中美关系博弈的重要影响,最后从特殊重要性国家、石油贸易伙伴关系国等方面对中伊关系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战略定位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