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1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614篇
测绘学   220篇
大气科学   164篇
地球物理   238篇
地质学   907篇
海洋学   379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34篇
自然地理   19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71.
正Thanks to the efforts on prospecting and exploiting of salt lakes,new cities and towns have grown up in Qaidam Basin,which used to be untraversed deserts and saline and alkaline lands.And these progress have made great  相似文献   
972.
考虑剪切变形对转动惯量的影响,对经典Timoshenko梁理论进行修正,并基于回传射线矩阵法,将横截面线性变化的圆台均匀分为多段分段等截面等效梁,推导并求解三种经典边界(两端简支、两端固支、一端固支一端自由)条件下变截面修正Timoshenko梁的自振频率,进一步分析分段数目和梁长度的变化对变截面修正Timoshenko梁自振频率的影响;将计算结果与相同边界条件下经典Timoshenko梁的相应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回传射线矩阵法用于分析变截面梁的自振频率时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收敛性;相同边界条件下修正Timoshenko梁的自振频率小于经典Timoshenko梁,且梁越短粗,修正造成的影响(剪切变形对转动惯量的影响)就越大。  相似文献   
973.
地球表面物体反射特性是遥感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于地物自身的反射特性,从野外光谱反射率测量和卫星遥感数据行星反射率计算两方面,提出星地一体的地物反射特性联合教学模式,为开展遥感类实践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地物和行星反射率的基本概念,而且能够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974.
地铁隧道变形监测基准网点确定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正禄  沈飞飞  孔宁  卢凌燕 《测绘科学》2011,36(4):98-99,204
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基准网里,基准点一般布设在隧道两端较为稳定的区域,如何判断并确定稳定的基准点,是计算变形监测点和进行变形分析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稳定基准点的“组合后验方差检验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x2检验法找出显著的“动点”并将其排除在“基准点”之外;通过实例分析和模拟计算检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计算简单,...  相似文献   
975.
换能器和电罗经的安装误差以及GPS的导航延迟等因素往往造成多波束测深系统存在系统内部误差,参数校正是消除内部误差的有效方法.本文详细分析了各项校正参数的海试方案和计算模型,结合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给出了各项校正参数的可视化交互求解思路和模型,实现了校正参数的快速、直观求解.  相似文献   
976.
在曹妃甸近海水体实测光谱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与同步采集的水体悬浮泥沙浓度进行相关分析,选用合适的TM数据的遥感变量参数,根据2008年实测的四个剖面29个站点的海洋水色数据建立了水体悬浮泥沙浓度与TM数据对应的遥感定量反演模型,并用18个独立样本点进行了精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曹妃甸近海水体光谱曲线基本呈现单峰现象,敏感...  相似文献   
977.
基于中尺度气象模式MM5得到的三维气象场数据,建立了渤海湾地区的湿折射率场。采用切比雪夫多项式和微积分等数学方法计算了GNSS卫星信号传播方向上的水汽延时。通过与Bernese软件处理的GNSS结果比较分析来看,二者天顶总延时相差最大不超过2cm,在1cm附近波动。得到的湿延偏差在7mm左右,最大相差10mm.MM5模式积分计算的水汽延时结果可信,具有较理想的精度。  相似文献   
978.
天气关键区大气低频波延伸期预报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上海地区强降水过程预报,根据大气低频振荡特性和使用Micaps 700 hPa位势高度场资料,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报方法——“天气关键区大气低频波延伸期预报方法”,确定了天气关键区的范围和分析了天气关键区的低频变化特征。该方法的重点内容是天气关键区的低频波特征、各关键区低频气流辐合及其与降水过程的联系。2010年该方法在上海春季业务预报中取得了比较好的预报结果,尤其是对重大事件的预报服务。  相似文献   
979.
根据实时MICAPS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和滤波方法,统计分析了欧亚大陆上空700 hPa水汽输送通量流函数和势函数主要低频分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存在流函数和势函数低频环流系统变化的关键区。根据关键区环流系统演变,确定了与上海地区未来10—30 d强降水过程相对应的预报指标。以上海地区2010年7月降水过程预报为例,概述了整个预报流程,并从物理机制上证明了低层(110°E,30°N)附近的辐合以及自低空至高空向东倾斜的上升运动是造成该次降水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980.
采用合成分析和动力诊断分析及统计方法,利用NCEP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造成2009年9月6-20日河南省北中部地区15d连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hPa高空急流的出现并且维持,南亚高压的偏东偏北,副热带高压的偏西略偏北,以及边界层的东北风(或偏东风),是造成此次长连阴雨天气的主要影响因素;200hPa东亚西风急流的正异常与对流层中上层(300hPa)的暖异常在动力关系上相互匹配;湿层浅薄,水汽条件不充沛,冷空气影响的层次偏低是造成连阴雨天气累计降水量偏小的可能原因;温度距平随高度递增使得高云量增加,是形成日照偏少、气温明显偏低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