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7篇
  免费   1231篇
  国内免费   1659篇
测绘学   640篇
大气科学   668篇
地球物理   868篇
地质学   2937篇
海洋学   909篇
天文学   52篇
综合类   406篇
自然地理   54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360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372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386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n seafloor of the northern slop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re suitable for gas hydrate formation, but bottom simulation reflector (BSR), an indication of gas hydrate occurrence, only occurred in limited areas of the slope. Drillings in the BSR-distributed area (the District S)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ggested that gas hydrate only occurred at Sites SH2, SH3, and SH7 with high saturation (up to 20%-40%), and there is no hydrate at Sites SH1 and SH5 although the distance between SH1 to SH3 is only 500m.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d seafloor gradient, fault developmen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n the District S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to understand the possible factors con- trolling BSR distribution and gas hydrate occurrence. The District S is a structurally fractured continental slope zone and its seafloor gradient varied greatly. The BSR-occurred areas have an average gradient of 19.89×10 2 whereas the BSR-free zone has the average gradient of 10.57×10 2 . The calculated relative structural intensities from fault densities and displacements show that the BSR-distributed areas tend to occur in the areas with a moderately high structural intensity, where faults frequently developed close to the seafloor that are possibly favored for lateral migration of gases. On the basis of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at drilling sites, hydrate-occurred Sites SH2, SH3, and SH7 are located within the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area for methane hydrate, and hydrate-absent Sites SH1 and SH5 are out of the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area for methane hydrate formation, suggesting that both BSR and the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are necessary for hydrate occurrence in the subsurface.  相似文献   
982.
利用沈阳台测算震级与国家台网速报标准震级进行比较,寻找存在震级差的原因,分析得出,台站测算震级存在误差的原因主要有震中距,方位角,地震震级等。  相似文献   
983.
为了进一步查清城市土地的权属、位置、面积、用途等基本情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城市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为建立科学的城市国土资源管理与评价体系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需要开展3维地籍数据库更新与维护,以保证地籍数据库的真实性、现势性,满足城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84.
道路网络特征分析是进行交通网络分析的基础,本文基于SuperMap GIS分析了道路网络特征,其中包括网络统计特征、网络中心性等网络特征,并以北京市道路网络数据为例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SuperMapGIS是研究道路网络特征分析的重要计算平台。  相似文献   
985.
工程控制网是一切施工测量的基准,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施工测量和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对控制网进周期性复测,以便分析控制网的稳定性。文章利用误差理论方法对复测成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986.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应力状态与强震危险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龙门山断裂带可分为南段、中段和北段,2008年汶川M8.0级地震发生在该断裂带中-北段.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是否存在发生强震的危险性倍受关注. 利用1977-2012年四川区域地震台网资料,获得了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图像以及汶川地震前、后b值的差值Δb图像. 同时,根据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资料,计算了2007年以来南段及附近区域ML≥3.8级地震的视应力. 结果表明,2008年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天全-芦山、泸定和宝兴北部等区域应力增强,而靠近汶川余震区南端的大邑地区应力水平降低. 天全至宝兴段应力水平相对较高,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条件. 鲜水河断裂带康定以南段应力水平低,短期内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987.
准确界定亚暴起始时刻是理解亚暴相关问题的关键.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从极光图像中人工挑选亚暴事件进行案例分析或统计分析来研究亚暴发生机制及亚暴期间的地磁环境;二是基于一些空间物理参数,如AE指数、SME(SuperMAG electrojet)指数、Pi2、正弯扰等,采用人眼判断或是模式识别的方法从中找出亚暴起始时刻.本文尝试采用模式识别的方法从紫外极光图像中自动地检测出亚暴膨胀期起始时刻.首先,将紫外极光图像通过网格化处理转换到磁地方时-地磁纬度(MLT-MLAT)直角坐标下,然后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提取亮斑,再考察亮斑强度是否增强、面积是否极向膨胀来判断是不是亚暴事件.本文方法在1996年12月-1997年2月这三个月的Polar卫星紫外极光图像上进行了实验验证.我们将检测到的亚暴起始时刻与Liou(J. Geophys. Res., 2010, 115: A12219)的人工标记进行了对比,并详细分析了与标记不一致的多检和漏检事件.本文提出的自动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地从海量紫外极光图像中完成亚暴事件的初步筛选,方便研究人员进一步深入研究极光亚暴.  相似文献   
988.
优化开发区域是区域发展的较高级阶段,其内部企业迁移的规律比较复杂。选择制造业发达地区——广东东莞市为案例区,采取半结构式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探讨优化开发区域制造业企业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影响。研究表明,现阶段东莞市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出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迁入并存,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出是要素成本、环境管制、区域依赖性和地方政府博弈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产业基础、区域创新要素、产业政策和区域软环境等因素促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迁入;企业迁移可以促进区域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区域生产空间质量和优化区域国土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989.
测绘工程专业“四维渗透式”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绘工程专业“四维渗透式”实践教学改革是在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以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为导向,以测绘专业建设为出发点,以测绘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核心指导思想,打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改革.以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测绘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为例,首先介绍传统测绘实践教学弊端,构建以创新能力为本位的“四维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及特色.结果表明,它是一种新型的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990.
针对UDDI、CSW、Clearinghouse等空间信息服务注册与查找方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空间信息服务管理机制,集成实现空间信息服务的搜索、描述、分类、组织、存储、发布、发现为一体的空间信息服务管理架构。基于此,实现了空间信息服务描述与注册、服务发现与调用等服务活动过程,为空间信息服务共享与增值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