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6篇
  免费   1843篇
  国内免费   2811篇
测绘学   1274篇
大气科学   1060篇
地球物理   1403篇
地质学   5103篇
海洋学   1393篇
天文学   117篇
综合类   673篇
自然地理   1317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463篇
  2021年   530篇
  2020年   380篇
  2019年   489篇
  2018年   442篇
  2017年   409篇
  2016年   399篇
  2015年   503篇
  2014年   500篇
  2013年   615篇
  2012年   660篇
  2011年   764篇
  2010年   771篇
  2009年   756篇
  2008年   751篇
  2007年   705篇
  2006年   644篇
  2005年   559篇
  2004年   426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309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6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3篇
  1940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包气带中温度变化对水分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高180cm、宽50cm的砂槽中,做了温度对水分运移影响的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包气带一定深度以下,孔隙相对封闭,孔隙内液态水与气态水处于动态平衡,相对湿度接近或达到饱和状态。在此条件下,砂柱内温度场的任何微小变化都会导致孔隙系统内的水分发生蒸发或凝结。当包气带内温度场发生变化时,气态水在温度梯度作用下,向最低温度界面运移,蒸发或是凝结取决于最低温度界面的性质。在不发生聚集的开放性界面上出现蒸散,消耗包气带内水分。在聚集性封闭界面上则出现凝结,使包气带内水分增加。在温度场控制下,包气带中气态水凝结或蒸发是水分运移的另一重要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水分的分布状态,尤其在温差巨大的地区,这种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42.
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温度、成矿时代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本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地慢岩浆水,并有海水混入。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壳和地慢,通过同生断裂喷气—喷流作用,在有利的地层和物理化学条件下沉淀成矿。矿床成因属于同生断裂喷流热液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243.
喻望  卢书强 《矿产与地质》2004,18(3):282-286
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数据与统计工作结果,采用了多种岩体质量分级评价方案,对澜沧江某水电站左岸地下式厂房岩体质量进行了精细的评价,最后将各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一个合理、科学的综合岩体质量综合评价分级。并根据评价结果,作出了研究区坝址左岸地下式厂房岩体在不同高程的岩体质量分区图,为下一步的参数选取工作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44.
胜利油区孤南洼陷古、新近系充填层序与沉积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孤南洼陷是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的一个新生代次级洼陷。边界断层的活动差异性造成洼陷形态为典型的南超北断的箕状洼陷;多次的构造运动形成了湖盆的多次抬升剥蚀和沉降。充填序列可以划分为4个构造层序;沉积体系可划分出河流、扇三角洲、三角洲及湖泊体系等4种;洼陷的沉积受同沉积构造活动及物源补给状况的控制。  相似文献   
245.
安徽张八岭地区西冷岩组早期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徽张八岭地区西冷岩组早期构造变形复杂,主要表现为褶皱以及与褶皱变形密切相关的韧性剪切变形。野外调查表明,该地层中至少发育3期褶皱变形,其中F1为北西向韧性剪切褶皱;F2为向南南西倾伏的纵弯褶皱;F3为近东西向的宽缓褶皱。F1与F:联合制约了西冷岩组岩层展布的总体格局。显微构造,特别是岩石的磁性组构特征证明了区内曾发生过多期构造变形,且有两期最为显著,即早期的水平剪切和随后发生的侧向挤压。本文重点阐述上述褶皱变形的几何学特征,并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246.
试论我国岩石力学的研究状况及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吕爱钟 《岩土力学》2004,25(Z1):1-9
从岩石(岩体)基本性质的试验研究;岩石塑性力学研究及岩石塑性应变梯度理论;岩石流变力学研究;岩石损伤、断裂力学研究;岩石块体力学研究;分形-岩石力学研究;岩石渗流(耦合)力学及环境岩土工程;岩石力学计算方法及位移反分析;智能科学方法在岩石力学问题中的应用;非线性科学方法(混沌)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10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岩石力学的研究状况及其进展,并回顾了岩石力学专家们一些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247.
汪会帮  陆锡铭  吕庆  许建聪 《岩土力学》2004,25(Z2):479-481
对金丽温高速公路K81高边坡进行接触大变形有限元动态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路堑边坡开挖,导致滑面的法向应力减小、抗滑力下降,是引起古滑坡复活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也说明了接触大变形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分析潜在滑面的力学作用,是研究滑坡的滑动机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48.
碎屑流沿坡面运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晓兵  王义华  王淑云  崔鹏 《岩土力学》2004,25(Z2):598-600
本文分析了碎屑流沿坡面下滑过程中的运动特性,重点考察了床面摩擦系数、土体内摩擦角和坡角对碎屑流堆积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9.
卢予北 《探矿工程》2004,31(2):43-47
针对目前地热井施工技术现状及地热井使用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就今后发展方向和建议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50.
四川某矿山边坡失稳机理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四川某矿山开采边坡迄今已有30余年,随采区规模的逐渐扩大,在矿区南坡构成一典型的顺层开挖边坡,因矿层中夹有不同数量的软弱夹层,在边坡前缘破坏坡角、并加上降雨及爆破振动影响,时常发生颁层滑坡,不仅给矿山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而且也严重制约矿山的正常发展。通过对典型开挖边坡所在部位的工程地质条件凋查,在确定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控制因素和边界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四种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为矿山下一步施工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开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