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263篇
测绘学   298篇
大气科学   124篇
地球物理   254篇
地质学   604篇
海洋学   221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93篇
自然地理   22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毗邻烃源岩的细粒储层,由于其岩石结构、组分及沉积环境的特殊性,成岩作用表现出一定差异。本文以张家垛油田阜三段细粒碎屑岩储层为例,通过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相关分析,研究其成岩作用的特殊性。研究结果表明:(1)细粒储层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高,常被泥岩包裹,在压实作用中若存在欠压实,粒间孔可以被很好地保留下来;(2)细粒储层形成时水动力较弱,杂基含量高导致微孔较多;(3)大量的粘土矿物使孔隙比表面增加,抑制了后期硅质和碳酸盐胶结物的析出;(4)比表面的增加减缓了孔隙流体的对流速率和扩散速率,不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粒度越细,次生孔隙越不发育。细粒碎屑岩储层有别于常规储层,对其特殊的成岩作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2.
基于Hurst指数的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季降水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黑龙江省78个气象站1971—2016年逐日降水资料,综合采用墨西哥帽小波分析、Hurst指数分析等方法,对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季(5—9月)降水量变化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及预测。结果表明:1971—2016年,黑龙江省生长季、5月、6月降水量存在7 a、14 a、7 a左右的主周期,7月、8月、9月降水量存在2 a、3 a、7 a左右的第1主周期及6 a、11 a、21 a左右的第2主周期,各月均存在最近几年降水偏多的趋势;作物生长季降水量年际间为波动式振荡变化,7月、8月振荡幅度相对较大。年代际变化总体存在增加—减少—增加趋势,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降水量普遍偏多,2010年以来出现急转升高变化;单站各月Hurst指数均在0.5以上,降水存在比较明显的赫斯特现象;降水主要出现在夏季且以7月最为集中,最近几年降水偏多、7月异常降水集中以及主要流域未来7月降水的持续增加趋势在农业防灾减灾上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3.
针对河南省内乡县马山口镇青山河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的泥石流灾害现状、治理工程设计依据、工程设计标准、治理措施、工程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该项工程的竣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效益,成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典型地质灾害勘查与治理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14.
DLG制图数据是1∶10 000基础测绘3D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DLG制图数据的生产时常采用Auto-CAD的DWG格式。而AutoCAD在生产DLG制图数据时不能有效处理拓扑问题,同时在AutoCAD中的面色填充,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简便而快速的方法。本文在总结实际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利用Python编程语言实现了Auto-CAD面状地物的自动填充,在实际生产中提高了效率,保证了DLG制图数据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5.
吕海滨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170-171,16
《海洋数值模拟》是淮海工学院面向海洋技术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以培养海洋科学专业学生的数值模拟技能为目标,以研究海洋环境动力机制为导向,研究了《海洋数值模拟》课程的教学案例,提出了关于该课程建设上的思考,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明显提高,学习兴趣普遍增强。  相似文献   
116.
资源型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排放问题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问题,更是困扰资源型区域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以山西省为例,采用LMDI分解方法,将碳排放分解为5种影响因素,对山西省碳排放趋势和变化、影响因素做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山西省未来碳排放增速减缓,排放量将持续增加,生态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2)能源结构效应为负向影响,虽效应值较小,但潜力巨大。而人口规模正向效应值缓慢变大需要关注;3)在产业结构效应方面,工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部门产业效应为正效应,且有逐年增大的趋势。表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优化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7.
鄂陵湖湖滨地区夏季近地层微气象特征与碳通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10年夏季鄂陵湖湖滨地区试验观测资料,从中选取资料较好的5个连续晴天,分析了该地区高寒草甸夏季局地气候、辐射与能量平衡特征以及碳通量的日变化。结果表明:①夏季晴天湖滨地区近地层气象要素受到湖陆风的较大影响,风向昼夜交替变化,垂直风速和摩擦速度明显大于玛曲草原,全天盛行上升气流,昼夜温差较小;②湖滨地区日均太阳总辐射与净辐射高于玛曲草原和金塔绿洲,地表能量不平衡现象较显著,湍流输送以潜热为主,夜间近地层存在明显的逆温和逆湿现象;③夏季湖滨草甸碳吸收的日最大值出现在上午11时前后,碳吸收显著大于碳排放,其水分利用效率与海北草甸生态系统接近,总体偏低。  相似文献   
118.
近年来人们对"气候变暖"及其机制的争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可能是因为气候变化不再是单纯研究大气变化规律的科学,而变成一门与"减排方案"和"征收碳税"有关的政治与经济问题相联系,与国家经济利益有关的崭新课题."气候变暖"既与利益有关,就会难免偏离公正,偏离纯理论科学.本研究对国内外"气候变暖"最新动态进行回顾分析,得出以下认识和结论.1)过去百年城市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器测温度数据,如果没有对"热岛效应"进行矫正,无疑高估了过去百年全球升温的幅度;2)过去百年全球有所变暖是事实,但不同学者增温估算不一致.不仅升温幅度不确定,而且人类和自然因素对升温贡献各占多少也不确定;如果考虑到城市发展对增温估算的影响,过去百年增温应当比0.4℃更低,远没有达到历史上次级波动的变化范围.3)尽管过去百年地球有所变暖,但在万年轨道尺度上,现在地球处于变冷的大趋势过程中.对现在气候变暖更合理解释,是属于变冷大趋势中的次级变暖波动;4)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大气CO2浓度变化总是落后于温度变化,即总是温度驱动着CO2变化,而不是CO2浓度驱动地球增温.  相似文献   
119.
近年来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尤为关注,因为,如今气候变化不仅仅是科学问题、环境问题,还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事关社会的长远发展.本研究以沙尘暴为切入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沙尘暴及沙尘天气发生频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地域性差异,并进一步讨论了沙尘暴发生频率变化趋势与温度变化的响应机制,认为沙尘暴发生频率变化与气温变化呈负相关关系.近年来中国沙尘暴发生频率呈整体下降趋势,表明近年来中国气温有整体升高的趋势,这可能是全球变冷大趋势中的次级波动.  相似文献   
120.
河南省建设用地扩张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6—2008年河南省建设用地扩张及驱动力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河南省建设用地扩张十分迅速,尤其是随着中原崛起、中原城市群战略的提出及逐步实施,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更快,并且城镇用地、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的增加是其重要原因;2)建设用地结构的信息熵指数逐渐增大,土地职能类型逐渐多样化,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均衡,并且建设用地的效益也在不断提高;3)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工业化、人口增长、城镇化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基建需求具有很强的相关性;4)与全国和其他区域相比,驱动河南省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力量具有特殊性,快速城镇化进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引发的基础设施需求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而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及工业化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一般驱动力;5)经济发展水平高和城镇化进程快的中原城市群地区,特别是郑州、洛阳、新乡、焦作等地市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