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03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240篇
地质学   402篇
海洋学   85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王莽岭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太行山南段,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具有重要的美学及科学价值。本文以王莽岭地质公园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并依据地质遗迹的成因、形态及规模、自然属性及分布特征,将地质遗迹资源划分为地貌景观、沉积构造、构造形迹、古生物化石四类,系统地研究了峡谷、岩溶、夷平面、河流阶地、瀑布等地貌的成因,为太行山的形成演化研究提供了资料,对提升研究区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The stable isotope nitrogen-15 (15N) is a robust indicator of nitrogen (N) source, and the joint use of δ15N and δ18O–NO3 ? values can provide more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nitrate source discrimination and N cycle process. The δ15N and δ18O–NO3 ? values, as well as major ion tracers, from Taihu Lake in east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to identify the primary nitrate sources and assess nitrate biogeochemical proces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itrate concentration in West Taihu Lake (WTL) was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ose in East Taihu Lake (ETL) and its upstream inflow rivers. The NO3 ?/Cl? value combined with mapping of δ15N–NO3 ? and NO3 ? concentration suggest that the mixing process should play a major effect in WTL, and denitrification was the dominant N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n WTL. A linear relationship of close to ~1: 2 was observed between δ15N–NO3 ? and δ18O–NO3 ? values in WTL, confirming the occurrence of denitrification in WTL. The δ15N–NO3 ? data imply that sewage and manure were the principal nitrate sources in WTL and its feeder rivers, while the nitrate in ETL might derive from soil organic nitrogen and atmospheric deposition. The δ18O–NO3 ? data indicate most of nitrate from microbial nitrification of organic nitrogen matter possibly mak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lake.  相似文献   
93.
94.
张晋瑞  初航  魏春景  王康 《岩石学报》2014,30(7):1935-1947
内蒙古中部构造混杂带中的变质基性岩可分为南、北两带:南带位于乌兰沟-图林凯地区,被划分至温都尔庙群下部的桑达来因组,主要为一套变质玄武岩和辉长岩、辉绿岩,局部含有超基性岩和碳酸岩透镜体,其中变质基性火山岩以绿片岩相变质为主,局部保留枕状构造或发育蓝片岩,已有的锆石U-Pb年代学数据表明南带变质基性火山岩形成于晚古生代到早中生代;北带位于芒和特-二道井-红格尔一线,主要呈岩块状保存在由绢云绿泥石英片岩、硅质岩、含铁石英岩和少量的大理岩组成的基质中,岩石类型包括蓝片岩、冻蓝闪石片岩、阳起片岩、绿帘角闪片岩等。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南、北两带的变质基性岩相对低Al(Al2O3=10.66%~14.97%)、低Ti(TiO2=1.27%~1.96%)、高Na(Na2O=1.02%~4.20%)、贫K(K2O=0.02%~0.71%),具有拉斑玄武岩到碱性玄武岩系列的过渡特征,高的Na2O/K2O比值(6.89~454)暗示这些基性岩在变质作用前发生了细碧角斑岩化。不活动元素Zr与其他高场强元素(HSFE;Th、Nb、Hf、Ti)和稀土元素(REE)显示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在变质过程中,高场强元素和稀土元素基本保持稳定,可以反映原岩的性质。根据稀土、微量元素配分型式和相关比值可以将内蒙中部构造混杂带中的变质基性岩分为两类:一类稀土含量相对较低(∑REE=46.00×10-6~78.08×10-6)、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La/Yb)N=0.50~1.04),无明显Eu负异常,Hf/Ta=6.82~15.18,具有正常的大洋中脊玄武岩(NMORB)特征;另一类稀土含量相对较高(∑REE=58.66×10-6~151.3×10-6)、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N=2.28~4.68),无明显Eu负异常,Hf/Ta=2.06~4.70,与富集型洋中脊玄武岩(E-MORB)相似。部分变质基性岩样品轻微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和Ba,可能暗示原岩在就位过程中遭受了微弱的陆壳混染。以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些变质基性岩的原岩可能形成于一个扩张规模有限的陆内洋盆环境。已有的古生物地理学研究表明古亚洲洋闭合后,到晚古生代早期,内蒙古中部地区成为佳-蒙地块的一部分。石炭纪期间整个内蒙古中部发育稳定的浅海相沉积,局部为造山后隆起环境,发育加里东I型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起,内蒙中部开始处于伸展环境:二连浩特到东乌珠穆沁旗一带发育大量的碱性岩;华北克拉通北缘发育很多高钾钙碱性-碱性的花岗岩;内蒙中部地区广泛发育二叠纪大石寨组双峰式火山岩。到中二叠世开始裂解形成若干近东西向分布的海盆,发育哲斯组、林西组浅海相、泻湖相沉积。持续的伸展形成了有限洋盆,发育以温都尔庙群为代表的含铁硅质岩以及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基性岩。由于早中三叠世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全面碰撞和陆内造山过程的影响,有限洋盆最终在早中生代之后发生被动闭合,形成南、北构造混杂带,并导致该基性岩乃至整个内蒙中部的晚古生代沉积发生广泛绿片岩相变质作用,而局部蓝片岩的形成可能与有限洋盆的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5.
MONITORING POLYNUCLEAR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EDIMENT POREWATER BY SPM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new mimic biological Semi-permeable Membrane Device (SPMD) introduced for sampling organic pollutants yielded satisfactory results when it was frrst used as a passive sampler to concentrate and determine 16 kinds of polynuclear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by means of capillary GC on an HP 5890 GC-FID in coastal sediment perewater. The concentration of PAHs in sediment porewater for naphthalene(N), acenaphthlene(AL), acenaphthene (AE), fluorene (F), phenaphthene(P), anthracene(A), fluoranthene(FA), pyrene(Py), benzo[a]anthracene(B[a]A), chrysene(Chr), benzo[b] fluor- anthene(B[b]F), benzo[k]fluoranthene(B[k]F), benzo[a]pyrene(B[a]P),indeno[1,2,3,-cd]-Pyrene(I[123]P), dibenz[a,h]anthracene(D[ab]A) and benzo[g,h,i] perylene(B[ghi]P) were:50.36, under detection limits(UD), 18.19, 8.41, 8.40, 1.44, UD, 8.01, 524.15, 168.47, 50.13,123.66, 63.48, 27.40, 82.04 and 58,81 ng/L,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6.
黄河口裸置管线对海床土影响范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裸置管线在波浪和潮流等作用下,对海床土强度和整体固结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产生影响的范围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2005年8月和2006年9月,分别对黄河口地区106钻井平台附近的一条裸置管线以及该地区海床土强度进行了现场微贯测量,结果发现,在该地区水动力作用下,水平方向,管线使得其两侧2m以内海床土强度降低,均匀性变差,尤其是降低了0~40cm深度海床土的强度,并使得其非均匀化程度加剧,使海床土出现成层现象。该研究成果为波浪-管线-土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典型实例,并对工程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7.
简要地回顾了Be/X射线双星20多年来在红外、可见光、紫外和X射线波段所取得的观测结果,着重介绍了多波段联合观测对探讨双星间的相互作用如中子星的吸积方式和X射线产生的原因等方面的意义,对这些观测结果的分析研究,将是人们了解Be/X射线双星的轨道参数和双星的物理参数、建立理论模型的基础。  相似文献   
98.
裴强  郭航  丁彧 《地震研究》2022,45(1):26-35
结构的连续性倒塌一直是土木工程领域关注的焦点,现阶段各个国家关于连续倒塌的规范在设计方法以及具体规定上均有所差异。回顾了抗连续倒塌研究的发展历史,梳理了国内外抗连续倒塌设计规范中的不同规定,对国内外抗连续倒塌规范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比较了各国规范安全等级划分方式以及验算时荷载组合的异同,并对破坏发生范围的界定做了详细对比,为将来形成统一的规范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9.
薛杭  赵烽帆  荣华 《中国地震》2022,38(3):425-431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 MS6.8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信息公开效率的影响甚至决定了事件处置的舆情发展。本研究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为舆情引导主体,对四川泸定 MS6.8地震舆情进行分析研究,总结舆情引导经验,探讨突发地震舆情引导对地震部门有效开展震后应急的促进作用,以期为今后的防震减灾新闻宣传工作带来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0.
广东莲花山岩体位于莲花山断裂带北部, 由规模巨大的侏罗—白垩纪花岗岩组成。本文对莲花山岩体中部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和Lu-Hf同位素研究, 获得片麻状花岗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中粒黑云母花岗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别为(142.5±1.5) Ma(MWSD=3.5, N=30)、(138.9±0.6) Ma(MWSD=1.4, N=30)和(145.5±0.7) Ma(MWSD=1.2, N=28), 表明岩体为晚侏罗至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体为偏铝质-弱过铝质(A/CNK=0.97~1.1)、富碱(K2O+Na2O=6.1 wt%~ 8.1 wt%)、富钾(K2O/Na2O=1.4~1.8), 富集Rb、Th、U、K、Pb, 亏损Ba、Ta、Nb、Sr、P、Ti, 与壳源岩浆特征类似。岩体SiO2含量差异较大(69.5 wt%~80.1 wt%), 高硅样品明显经历一定程度的结晶分异, 属于分异的I型花岗岩。所有样品锆石εHf(t)值均为负值(–4.5 ~ –2.0), 在年龄-εHf(t)图中, 均落入球粒陨石演化线和华夏基底演化线之间, 暗示源岩主要为古老壳源基底物质。在此基础上, 结合区域构造-岩浆记录, 本文认为莲花山花岗岩体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片俯冲后撤(roll back)诱发的弧后扩张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