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1篇
  免费   1355篇
  国内免费   2059篇
测绘学   810篇
大气科学   1637篇
地球物理   1616篇
地质学   3663篇
海洋学   1434篇
天文学   397篇
综合类   734篇
自然地理   1014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359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387篇
  2019年   399篇
  2018年   418篇
  2017年   372篇
  2016年   435篇
  2015年   425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538篇
  2012年   542篇
  2011年   564篇
  2010年   479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219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8篇
  1973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962.
963.
The estuary of the Danshuei River, a hypoxic subtropical estuary, receives a high rate of untreated sewage effluent. The Ecopath with Ecosim software system was used to construct a mass-balanced trophic model for the estuary, and network analysis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tructure and matter flow in the food web. The estuary model was comprised of 16 compartments, and the trophic levels varied from 1.0 for primary producers and detritus to 3.0 for carnivorous and piscivorous fishes. The large organic nutrient loading from the upper reaches has resulted in detritivory being more important than herbivory in the food web. The food-chain length of the estuary was relatively short when compared with other tropical/subtropical coastal systems. The shortness of food-chain length in the estuary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low biomass of the top predators. Consequently, the trophic efficiencies declined sharply for higher trophic levels due to low fractions of flows to the top predators and then high fractions to detritus. The low biomass of the top predators in the estuary was likely subject to over-exploitation and/or hypoxic water. Summation of individual rate measurements for primary production and respiration yielded an estimate of −1791 g WW m−2 year−1, or −95 g C m−2 year−1, suggesting a heterotrophic ecosystem, which implies that more organic matter was consumed than was produced in the estuary.  相似文献   
964.
鄂尔多斯盆地直罗组—安定组沉积期原始边界恢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有关中生代鄂尔多斯盆地各时期原始沉积面貌的探讨,长期以来深受关注但认识和研究程度不一,其中对于直罗组—安定组沉积期的研究尤为薄弱。本文针对鄂尔多斯克拉通内大型坳陷型盆地的属性及其演化-改造特点,从今盆地及邻区残存沉积建造、现今构造格局两方面出发,在大量野外露头观测、钻井与测井资料分析及实验测试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相分析、物源综合分析和对周邻构造单元形成演化史的分析,认为直罗组—安定组沉积期盆地的原始沉积边界大致为:东在今太行山脉以西;北在今河套盆地一带;西北部边界在狼山—巴彦浩特盆地—科学山一带;西南部边界在今六盘山西缘;南部边界在今渭河盆地一带。自盆地周缘向湖盆中心有大致7个方向的物源供给,沉积中心位于原始盆地中心偏南。该期盆地的演化记录了华北克拉通西部由印支期的南北分异向燕山期东西分异的转变过程与时限。该研究对于构建完整的中生代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时空坐标和铀矿、石油等能源矿产勘探评价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65.
内容提要:有关中生代鄂尔多斯盆地各时期原始沉积面貌的探讨,长期以来深受关注但认识和研究程度不一,其中对于直罗-安定组沉积期的研究尤为薄弱。本文针对鄂尔多斯克拉通内大型坳陷型盆地的属性及其演化-改造特点,从今盆地及邻区残存沉积建造、现今构造格局两方面实际出发,在大量野外露头观测、钻井与测井资料分析及实验测试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相分析、物源综合分析和对周邻构造单元形成演化史的分析,认为直罗-安定组沉积期盆地的原始沉积边界大致为:东在今太行山脉以西;北在今河套盆地一带;西北部边界在狼山-巴彦浩特盆地-科学山一带;西南部边界在今六盘山西缘;南部边界在今渭河盆地一带。自盆地周缘向湖盆中心有大致7个方向的物源供给,沉积中心位于原始盆地中心偏南。该期盆地的演化记录了华北克拉通西部由印支期的南北分异向燕山期东西分异的转变过程与时限。该研究对于构建完整的中生代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时空坐标和铀矿、石油等能源矿产勘探评价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66.
添加剂对KAlSi_3O_8-CaSO_4-CaCO_3体系反应表观活化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测定了KAlSi3O8-CaSO4-CaCO3体系在不同焙烧条件下钾长石转化成可溶性氧化钾的转化率,进而通过模拟计算表明:KAlSi3O8-CaSO4-CaCO3体系的固相扩散动力学过程符合金斯特林格动力学方程,反应表观活化能Ea为128.92kJ/mol。并着重考察了4种添加剂Na2SO4、Na2SO3、NaCl和NaF对KAlSi3O8-CaSO4-CaCO3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向体系中分别加入占反应物总质量3%的Na2SO4、Na2SO3、NaCl和1%的NaF后,体系的反应表观活化能Ea从原来的128.92kJ/mol依次下降至87.15、98.71、117.38和126.14kJ/mol,这表明4种添加剂中Na2SO4的效果最好,它能较大程度上降低反应表观活化能,从而降低反应温度和提高固相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967.
针对取自于长江口的海洋原状饱和软黏土,利用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在控制不同初始固结参数的三向非均等固结状态和不排水条件下,分别进行了轴向和扭转双向耦合循环剪切以及循环扭剪等多种复杂循环剪切试验。分别研究了初始大主应力方向角、初始偏应力比、初始中主应力系数以及循环剪切应力模式等因素对门槛循环应力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三向非均等固结条件下,初始大主应力方向角、初始偏应力比对门槛循环应力比影响显著,门槛循环应力比随着初始大主应力方向角与初始偏应力比的增大而明显减小;而初始中主应力系数对门槛循环应力比基本没有影响。循环剪切应力模式对门槛循环应力比具有显著影响,在相同的初始固结应力条件下,循环耦合剪切试验确定的门槛循环应力比明显小于循环扭剪试验所确定的门槛循环应力比。  相似文献   
968.
林仟同 《福建地质》2010,29(4):308-314
根据闽西北混合花岗岩产出的大地构造位置、成岩物质来源及其与周围地质体的关系等研究,认为闽西北地区混合花岗岩总体上可分为区域型混合花岗岩和边缘型混合花岗岩2种类型。通过2类混合花岗岩的空间展布和特征对比,并对其形成机理及其与金成矿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69.
林健 《福建地质》2010,29(4):359-363
通过宁德国际会展中心桩基工程的低应变法检测事例,提出了反射波形上出现与入射波反相反射波并不一定仅是土层反应,断桩也可能导致低应变波形出现明显的反相反射波,进而对该桩基质量进行全面分析、评价,对桩基检测结果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970.
山东金青顶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深部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青顶金矿床位于山东牟平-乳山金矿带将军石-曲河庄断裂的南端,矿床围岩为昆嵛山花岗岩,属含金石英脉型金矿。本文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围岩蚀变以及控矿构造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认为与成矿有关的构造活动至少划分为4期,基本控制着矿体的定位与分布。深部地球化学原生晕研究表明,矿体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地球化学分带性,且在已知矿体下方出现近矿晕、前缘晕及尾晕特征指示元素构造叠加晕强度升高趋势。结合矿体在断裂中分布的规律以及原生晕特点,对金青顶矿床深部第二富集段进行了预测,推断在-1100m下有第二金富集段存在,且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