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374篇
测绘学   283篇
大气科学   235篇
地球物理   185篇
地质学   575篇
海洋学   241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19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叶碲铋矿研究中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碲铋矿最初定名为wehrlite,结构式为Bi2 xTe3-x,后于1982年改名为pilsenite,结构式相应改为Bi4Te3。楚碲铋矿(BiTe)的成分介于原叶碲铋矿的成分范围之内。有些研究者仍用原成分确定叶碲铋矿或把楚碲铋矿当作叶碲铋矿,本文旨在提醒研究者注意,避免误用。  相似文献   
32.
通过研究分析盐渍土及改变盐渍含量对分散性试验的影响,认为土块试验、针孔试验对受高钠离子影响的盐渍土分散性评价是较为有效的方法。新疆土料石膏发育,环境水中Ca2+离子丰富,分散性评价最好在工程实际情况下进行。  相似文献   
33.
首先利用旱涝Z指数对全国9大气候区的旱涝进行了评定,并给出我国9大气候区旱涝Z指数的分布图。分析结果表明,1950年代我国除新疆地区处于偏早期外,其它几个区都处于多雨量期,1960年代由多雨向少雨转变的时期,1970年代——1980年代中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雨量偏少期;1990年之后我国各个区的雨量都有所增加。此外,还应用Morlet小波变化对我国9大气候区降水的旱涝周期变化、旱涝分型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6年、32年层次变化上,各气候区在不同时间段上,8年层次上降水的变化出现了一定的规律:东北、华北在1980年之后存在1年位相差;而长江中下游、江南及华南三者之间在1951~1970年时段上依次有着2年的位相差;长江中下游、内蒙及新疆之间依次存在着3年位相差。  相似文献   
34.
应用神经网络建立加速度峰值衰减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建文  温瑞智 《地震研究》1997,20(3):278-285
在假定了加速度峰值衰减规律的形式后,本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拟合实际加速度峰值观测资料来求取方程中的待定系数。为加速神经网络的训练,本设计了基于BP学习算法的目标分段网络训练法。  相似文献   
35.
地下采矿是地面塌陷失决条件,自然重力及其他外界触发因素是其发展动因,地面塌陷受覆岩时代及岩性,采空区尺寸大小,煤层倾角,煤层厚度及开采深度,重复采动,水文条件变化,地形地势和松散盖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新疆北部中二叠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首次对新疆北部准噶尔、吐哈及伊犁盆地中二叠统碳酸盐岩类、泥岩类烃源岩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有机地球化学丰度进行了系统分析 ,其主要特征是微量元素含量与同类岩石的克拉克值相比 ,有的较高 ,有的偏低 ;轻稀土富集程度较高 ,重稀土相对较低 ,Ce/ Ce*具有较明显的正异常 ,反映出烃源岩沉积环境总体为还原环境。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证实 ,烃源岩中微量元素含量对沉积水体中生物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部分微量元素丰度与有机质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还原程度强的沉积相带是原始有机质沉积的良好场所 ,沉积有机质能及时沉积、保存 ,烃源岩大多有机质丰度高 ;反之 ,则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37.
冀北是我国重要的金矿成矿区,冀北金矿有不同的类型,但大多与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有关。本文的研究表明,冀北与金矿有关的中酸性侵入岩大体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为高Sr低Y型岩体,具有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可能是加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其残留相为榴辉岩或角闪榴辉岩;另一类为低Sr低Y型岩体,以较低的Sr、Al和具明显的负铕异常而区别于埃达克质岩,又因其低Y和HREE而类似于埃达克质岩,推测源岩残留相中有斜长石存在,相当于高压麻粒岩相的环境,可能也形成于加厚下地壳底部。冀北金矿的S、Ph、H、O和C同位素大多显示深源的特点,且在时空分布上与上述两类中酸性侵入岩存在密切的关系,表明冀北金矿床的成矿物质和流体可能是幔源的,与中生代高Sr低Y和低Sr低Y型岩浆的成因有关。这一认识对于理解冀北金矿的成因和找矿可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8.
内蒙古赤峰地区安家营子金矿成矿流体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该金矿床产于晚燕山期安家营子二长花岗岩岩体内,受NNE向断裂带控制。矿化类型属蚀变岩型。矿物包裹体研冤表明,成矿流体为CO2-H2O-NaCl-KCl体系,来自安家营子花岗岩浆期后热液,其氢氧同位素组成分别为δD=-80.0~-96.5‰,δ18OH2O=4.5~5.7‰。主成矿期四个成矿阶段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分别为Ⅰ=340~360℃:Ⅱ=315~330℃,3.80~6.20 wt%/NaCl,CO2密度0.2~0.3 g/cm3;Ⅲ=245~285℃,3.5~4.5 wt%NaCl:Ⅳ=150~170℃,<2.0wt%NaCl。成矿流体盐度和CO2密度均较低。包裹体气相成分中(CH4 CO)/CO2<0.1,成矿环境为弱还原条件;液相成分中K Na 总量较高,K >Na 有利于碱质交代成矿作用。根据CO2包裹体获得资料计算,成矿压力为500~750×105Pa,成矿深度为2.0~2.5 km。流体控矿因素有水-岩反应、CO2与H2O-NaCl溶液不混溶和硫浓度降低等。其中以水-岩反应为主,它贯穿成矿全过程,控制原始成矿流体由碱性向弱碱性-弱酸性变化,使流体发生交代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39.
苏州城市规划区Ⅱ承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预防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孔隙承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上存在2种观点。水、土应力平衡理论认为:只要开采承压水,就会引发应力失衡并导致地面沉降;而水、土动态平衡理论则认为:除非开采水压力至水、土应力平衡面以下,否则不会引发地面沉降。苏州城市规划区第Ⅱ承压水开采水位与地面沉降动态观测表明,在-33m处存在一个天然动态水、土应力平衡面。第Ⅱ承压含水层形成后,经上覆堆积物自重压力长期压缩作用,其水压力具较高的压强.这种天然状态下产生的弹性释放储存量可开采利用多少,取决于开采状态下水、土应力平衡时可消耗压力水柱高度中的水头值。因而地面沉降的根本原因是开采水位超过了-33m,突破了天然状态水、土应力平衡面水位。Ⅱ承压含水层在天然状态受上覆堆积物重力产生的高压强弹性释放储存量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确立该地区孔隙Ⅱ承压水开采不产生地面沉降的临界水位(水、土应力平衡面)。这一点对承压水开采条件、可开采资源性质具有重大实际意义。同样可以应用于饱受地面沉降困扰的无锡、常州及周边地区,为地下水开发利用政策由单一的封井停采转为目标水位控制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此政策在承压水动力学机制上找到了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40.
介绍网络加密技术和DES(对称密钥体制)加密算法,分析了选用DES数据加密标准对网络数据流加密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研究了JAVA安全结构和在B/S模式下APPLET与SERVLET之间的通信机制,最后基于该模式给出了一个在四川省图书馆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