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8篇
  免费   663篇
  国内免费   913篇
测绘学   398篇
大气科学   543篇
地球物理   670篇
地质学   1813篇
海洋学   491篇
天文学   84篇
综合类   215篇
自然地理   38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红壤丘陵区农业开发中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江西余江县为例。通过实验研究,历史资料对比分析及邻近参照等方法。研究红壤区农业开发中的生态环境效应。农业开发引起的微观环境效应在于改变土壤水分及其运动状况,加速土壤物质迁移及降低土壤肥力质量;区域性效应是植被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水土流失扩大及气候异常;全球性影响除区域集聚效应外,则是农业活动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等,采取的调控对策主要是:保持合理开发,适当减轻土地压力,优化农业开发模式,更新农业耕作技术。强化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82.
The lacustrine facies from two sections (Candasnos and Fraga) ofthe Oligocene-Miocene Torrente de Cinca lithostratigraphic Unit in thecentral part of the Ebro Basin (Spain) have been analysed to determine theinfluence of orbital parameters in lacustrine sedimentation. The unit ispredominantly composed of limestones and marls, and represents a shallowlacustrine freshwater system. The sediment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faciesstudied demonstrate th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Candasnos section representsoffshore lacustrine subenvironments whereas the upper part, and the whole ofthe Fraga section, characterise marginal lacustrine areas. Series of stratalthickness variations of limestone, marl, and limestone/marl couplets fromboth sections have been analysed using spectral analysis. This shows that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periodic cycles only appears in the offshorefacies, that is to say, in the lower part of Candasnos section, and disappearsin the marginal facies where non-periodic cycles exist. Furthermore, thespectral analysis of the offshore facies highlights the existence of a peak inthe power spectrum with a period of around 7 (6.8 to 7.8) that can berecognised in the field as shallowing-upward lacustrine sequences.Magnetostratigraphic data from the Candasnos section allow us to establish atime span of 2,808 years for the limestone/marl couplet from the lower partof this section, and between 19,000 and 22,000 years for the periodic cycleidentified, thus representing the climatic precession cycle. Shallowingsequences from marginal areas do not correspond with any periodiccycle.  相似文献   
83.
藏北羌塘盆地双湖地区油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藏北双湖地区油气显示有中侏罗统布曲组的隆鄂尼碳酸盐岩古油藏、充填于夏里组石膏孔洞里的沥青和夏里组砂岩夹层中的油页岩。布曲组及索瓦组中的生油岩有机碳含量普遍较高,生油能力大。油页岩的氯仿沥青“A”高达25255×10-6,有机碳含量28.8%,但总烃含量在40%~50%左右,OEP值分别为0.7和0.8,显示有机质演化处于低成熟阶段。有机质中既有Ⅰ型酐酪根,也有Ⅲ型酐酪根。有机质形成环境既有浅海陆棚相开阔型水体环境,也有半封闭型泻湖相等沉积环境。该地区可划分出4套生、储、盖组合,以第一套组合(由曲色组和布曲组组成)为最好。  相似文献   
84.
文章以金川和红原两组泥炭纤维素Δδ13C时间序列值的反向变化来指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变化.结果表明,在过去5000年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可分为4个阶段,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在2800~2200B.C.期间持续偏北,2200~600B.C.期间持续偏南,600B.C.~1200A.D.期间在北进与南移之间频繁波动,以及1200~1900A.D.期间再次持续偏北,它们导致降雨量在中国大陆上不同的分布.从约1900A.D.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似乎又开始一个新的偏南阶段,值得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85.
云南省土地石漠化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云南全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2%。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面积占区域国土面积的4.1%,占岩溶面积的7.92%。近25年来石漠化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约147.5km^2/a。分布特点是:(1)与碳酸盐岩地层的分布相一致,是强岩溶化地区或剧烈水土流失区;(2)岩溶区相对集中连片分布;(3)与区域性新构造运动、地貌演化密切相关;(4)在微地貌及景观方面有地区性特征。主要危害是:(1)植被及土壤同时丧失,土地产出率下降,环境容量减小,最后导致人类及一切生物的生存环境劣变;(2)环境对降雨的调蓄能力差,水资源环境恶化,可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减少;(3)旱、涝灾、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等自然灾害频繁,直接危害人类生命及财产。防治对策是: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和调蓄表层岩溶水资源;整治土地,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培植当地名特优物种,发展生态农业;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展生态恢复性建设示范工程;组织系统的调查、实验及工程防治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6.
鞍山市铁矿矿山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矿山地质灾害较其它地质灾害相比有其独特性。在鞍山铁矿区,排土场沉降不仅与采矿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有直接的联系,还与松散细粒土层、活动断裂有关;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水源条件及构造有一定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采矿活动产生的废石废渣为其提供了大量的物源;尾矿库灾害主要表现为:洪水漫顶、尾矿砂液化破坏、尾矿坝渗漏及管涌溃堤、尾矿坝滑塌破坏等。本文简要分析了鞍山市铁矿山主要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排土场地面沉降、滑坡、泥石流及尾矿库地质灾害)和形成条件并提出了防治地质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7.
碱熔沉淀-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多元素   总被引:14,自引:17,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过氧化钠焙融或偏硼酸锂熔融分解样品,将提取液碱性沉淀,通过过滤分离掉大量熔剂,再将沉淀用酸复溶后用等离子体质谱测定26个元素。通过对比,偏硼酸锂熔融—酸提取—碱性沉淀的方案,空白低,易操作,成本低,大多数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10%,相对标准偏差<5%(n=10),与标准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88.
建立了HF—HN03密封酸溶以及Na2O2熔融处理样品,乙醇增强灵敏度,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直接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和超痕量碲的方法。样品溶液中加入乙醇(φ=4%),在0.85L/min的载气流速下,碲信号可增强2.5倍以上。碲的方法检出限(100,DF=1000)为0.02μg/g。用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标准物质的绝大多数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分析了大洋多金属结核样品及深海沉积物样品中的微量碲,结果与其他方法相符,精密度试验RSD(n=3)<10%。  相似文献   
89.
根据库仑静应力变化的概念,对青藏块体中部地区1997年11月8日玛尼7.9级地震及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应力触发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不同震源机制解计算结果表明,玛尼地震造成了昆仑地震断层面上10^-3MPa量级的库仑应力增量,该变化仅使得昆仑地震的发生提前了最长10年左右,表明当前地壳应变能水平可能并不很低。对照20世纪初以来全球7级以上强震频度和强度演化特征与地球自转变化的关系,认为地球自转幅度衰减、变化频率升高是近期强震活动的重要控制因素。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发生,可能是地球自转持续加速阶段后期,青藏块体内部区域应力场逐渐强化,及玛尼地震应力触发的结果。  相似文献   
90.
GPS技术应用于中国地壳运动研究的方法及初步结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中主要就中国利用GPS等空间测地资料研究地壳运动、构造变形 ,以及用于地震预测探索方面 ,从方法技术和近年来取得的一些初步结果进行了概要性论述。介绍了利用GPS技术资料研究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水平应变场、建立地壳运动模型等方法研究的进展。由GPS观测给出的地壳水平运动初步结果表明 :中国大陆现时水平运动在全球参考系中为整体向东 ,并兼有顺时针扭转运动。西部地区构造形变强烈 ,整个青藏块体及其边界带 ,以及新疆西部是应变值最高的区域 ,水平应变场主压应变优势分布方向为近NE向 ,空间差异显著 ,反映了印度板块碰撞推挤和青藏块体强烈构造运动的影响。中国大陆东部水平运动的差异性不显著。强震分布于地壳运动的大小、方向显著变化的区域 ,大地震通常发生在水平剪应变高值区或其边缘 ,尤其是与区域主干断裂的构造活动背景相一致的剪应变率高值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