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6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60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153篇
地球物理   527篇
地质学   521篇
海洋学   332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13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3年   3篇
  1956年   3篇
  1940年   4篇
  1937年   3篇
  192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据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太平洋海底环境实验室主任E.Bernard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北部以西近海12月26日M9.0级地震随后的毁灭性海啸“据我们所知是第一次全球性的海啸。”  相似文献   
92.
名为WP-2的新井下地震观测站由ODP Leg191成功地布设在西北太平洋海盆的ODP1179E钻孔。为了研究地球构造,WP-2台站被安置在一个独特的点位。两套宽频带地震仪用水泥固定在玄武岩层内,通过ROV号潜艇来驱动系统并检查系统的工作状态。ROV也用于回收初始数据。WP-2台站的地震噪声水平对地震观测而言是足够低的。  相似文献   
93.
北京市春夏季大气气溶胶的单颗粒分析表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集了北京市2000年春夏季大气气溶胶样品5个,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技术分析大气气溶胶单颗粒约2500个。研究结果表明,沙尘期间,矿物尘是最主要的颗粒物种类,非沙尘期间,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主要检出矿物尘和含硫颗粒物。夏季随着颗粒物污染的加重,含硫颗粒物的数目百分数增加。是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特征。重点讨论了Ca-S颗粒、K-S颗粒和Ca-K-S颗粒三类典型含硫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和粒径分布特征。数目可观的Ca-K-S颗粒以及其他硫酸盐颗粒的生成与相对湿度和云量等气象条件相关,这些颗粒物可能是云中过程的产物。减少SO2排放,减少含硫颗粒物,对于控制北京市的大气颗粒物浓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The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the water vapor continuum and a number of weak bands for H2O, O2, CO2, CO, N2O, CH4, and O3 in the solar spectrum a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Fu-Liou radiation parameterization program by using the correlated k-distribution method (CKD) for the sorting of absorption lines. The overlap absorption of the H2O lines and the H2O continuum (2500-14500 cm-1) are treated by taking the two gases as a single-mixture gas in transmittance calculations. Furthermore,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computation efforts, CO2 and CH4 in the spectral region 2850-5250 cm-1 are taken as a new single-mixture gas as well. For overlap involving other absorption lines in the Fu-Liou spectral bands, the authors adopt the multiplication rule for transmittance computations under which the absorption spectra for two gases are assumed to be uncorrelated. Compared to the line-by-line (LBL) computat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errors in fluxes introduced by these two approaches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CKD method are small and less than 0.48% for the H2O line and continuum in the 2500-14500 cm-1 solar spectral region, -1% for H2O (line) H2O (continuum) CO2 CH4 in the spectral region 2850-5250 cm-1, and -1.5% for H2O (line) H2O (continuum) O2 in the 7700-14500 cm-1 spectral region. Analysis also demonstrates that the multiplication rule over a spectral interval as wide as 6800 cm-1 can produce acceptable errors with a maximum percentage value of about 2% in reference to the LBL calculation. Addition of the preceding gases increases the absorption of solar radiation under all sky conditions. For clear sky, the increase in instantaneous solar absorption is about 9%-13% (~12 W m~2) among which the H2O continuum produces the largest increase, while the contributions from O2 and CO2 rank second and third, respectively. In cloudy sky, the addition of absorption amounts to about 6-9 W m-2. The new, improved program 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preceding gases produces a smaller solar absorption in clouds due to the reduced solar flux reaching the cloud top.  相似文献   
95.
“译编”序     
地震是没有国界的。我们都认识到,地震夺走了数十万人的生命,使发生破坏性地震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遭到极大危害。无论是在深入研究地震过程理论方面,还是在创建地震危险性评定以及地震和地震灾害预测方法科学原理方面的合作,仍然是两国地震学者加强合作的基础。在过去16年期间,中、哈两国地震工作者们实施了大范围的地震科学研究和组织工作,获取的新资料在敬请读者关注的专著中广泛地应用。作者致力于专著工作时,力求找到对下列问题的解答,即破坏性地震何地、何时和为什么发生?当然,一个人不可能对这些问题作出全面…  相似文献   
96.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地震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地震之一。此次地震的震级Mw=9.3(根据Stein和Okal以简正模式振幅修订,http://www.earth.northwestern.edu/people/seth/research/sumatra.html),是自1900年以来记录到的第二最大地震。它发生在苏门答腊岛北部以西100千米的近海处,  相似文献   
97.
在地球表面观测到的磁场并不具备稳态特征,而是具有非常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从毫秒(微脉动)一直到数百万年(地磁场倒转之间的时间间隔)不等。周期为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时间变化与地球的外核起源有关,而当涉及更短一些的时标时,则往往借助于一种外来成因(如太阳活动)。  相似文献   
98.
根据已发表的报告,卫星测高仪在过去只检测到一次波辐相当小的海洋中的海啸波(Okal et al,1999)。2004年12月海啸显著地改变了这种图象。这次事件是自1970年代开始进行卫星测高以来发生的最大的事件。目前在轨道上的仪器可以相当高分辨率(海上5km范围平均几厘米)测量海面高度,不过仅能沿其轨道测量,不能提供事件的全景图象。而且它们也不可能安排在最佳位置在震源附近进行早期监测。  相似文献   
99.
我们的地震学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12月26日的苏门答腊一安达曼毁灭性地震比最初报告结果大2.5倍,其震级仅次于1960年智利地震。该地震沿1200km长的断层滑动缓慢释放其能量,产生的长破裂引发了随后的海啸。既然整个破裂区已经滑动,由印度板块向缅甸小板块下俯冲所积累的应变也被释放,因此在该部分板块边界上暂时没有产生类似海啸的危险,虽然南段大地震的威胁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0.
为了验证大地震发生前或者非均匀脆性介质宏观破坏前加卸载响应比和能量加速释放等前兆现象,本文进行了三轴应力(压缩)条件下大尺度岩石破坏声发射实验。实验采用4组岩石试件,并且分为单调加载和循环加载两种方式。实验结果证明了脆性材料宏观破坏前加卸载响应比升高和能量加速释放这两种前兆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描述岩石试件损伤演化的新的物理量——态矢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