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01.
当前海底管道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检测方法、管道三维模拟和系统建设方面,对检测数据分析与方法讨论较少.本文介绍了海底管道检测数据来源及其内容,讨论了海底管道节点平面偏差分析原理,对不同测次管道平面偏差比较的采样点选取展开研究,并分析了海底管道状态成果数据编制与历次管道状态比较内容,对管道状态区间跨度计算存在的情况进行详细讨论,同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本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杭州湾海底管道检测数据分析,为其他海底管道检测数据分析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02.
303.
针对水文井孔井管发生裂缝、孔洞、脱焊、破损等故障导致的涌砂、漏水、出水浑浊、淤塞等不良现象,研制出一种新型水文井孔井管堵漏装置。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能有效地封堵井管破损漏水位置。   相似文献   
304.
冻融作用对地气系统能量交换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李述训  南卓铜  赵林 《冰川冻土》2002,24(5):506-511
通过对温度波在地层内传播过程问题的分析研究, 讨论土在冻结和融化过程对地气系统能量交换的影响, 并以亚粘土为例应用近似方法计算了在冻结和融化过程地气系统能量交换和地温变化特征, 同时将相同条件下发生冻融作用与不发生冻融作用情况地气系统热交换量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冻融作用使地气系统热交换加强, 同时吸热和放热的过程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305.
Two branches of Tangjiagou rock avalanche were triggered by Lushan earthquake i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on April 20th, 2013. The rock avalanche has transported about 1 500 000 m3 of sandstone from the source area. Based on discrete element modeling, this study simulates the deformation, failure and movement process of the rock avalanche. Under seismic loading, the mechanism and process of deformation, failure, and runout of the two branches are similar. In detail,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occur firstly o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ridge, and accordingly, the tensile deformation appears. With the increase of seismic loading, the strain concentration zone extends in the forward and backward directions along the slipping surface, forming a locking segment. As a result, the slipping surface penetrates and the slide mass begin to slide down with high speed. Finally, the avalanche accumulates in the downstream and forms a small barrier lake. Modeling shows that a number of rocks on the surface exhibit patterns of horizontal throwing and vertical jumping under strong ground shaking. We suggest that the movement of the rock avalanche is a complicated process with multiple stages, including formation of the two branches, high-speed sliding, transformation into debris flows, further movement and collision, accumulation, and the final steady state. Topographic amplification effects are also revealed based on acceleration and velocity of special monitoring points.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runout distances of the surface materials are much greater than those of the internal materials. Besides, the sliding duration is also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internal rock mass.  相似文献   
306.
远震接收函数中包含了大量台站下方速度间断面所产生的Ps转换波及其多次反射波的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反演精细的地壳及上地幔速度结构.但当地壳结构复杂如存在沉积层或高速层时,转换波和多次波震相的到时和振幅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接收函数反演存在强非唯一性.深度学习作为一种高效的特征提取方法,能够建立接收函数与横波速度在空间上的映射关...  相似文献   
307.
胡兵  南新元  高丙朋 《水文》2017,37(5):54-59
流速仪检定环境阴冷潮湿,不适合检定人员长期工作。提出基于工业无线通信的流速仪检定车控制方案,该方案在详细介绍系统检定原理及无线通信硬件组成的基础上,构建分布式网络通信结构,即管理层、监控层和控制层三层网络结构,重点介绍了控制层与监控层之间的无线通信及参数配置。运行结果表明,系统无线网络信号质量良好,稳定可靠,系统监控层WINCC组态能够实时监控流速仪检定车的运行,且运行速度稳定,达到了国家一级检定水平。系统的应用改善了检定人员的工作环境,提升了工作效率,为工作环境恶劣的应用场合的系统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08.
以镇巴县幅为例,通过现场地质灾害调查、无人机航拍、室内遥感解译的方法,统计斜坡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貌、坡度、坡向、斜坡结构类型、水系与公路的相关性,得出以下结论:1)斜坡灾害发育与地貌紧密相关,低山区与中山区斜坡地质灾害占灾害总数的96.97%.2)斜坡灾害主要分布在20~40°坡度区间内,灾害数目占总斜坡灾害数目的75.76%.3)41%的斜坡灾害分布在东、西两个方向斜坡上.4)顺向坡最易发育地质灾害,顺向坡地质灾害数量占总数的33%.5)河流对地质灾害有很强的控制作用,45.45%的地质灾害发生在距河流200 m范围内.6)研究区内斜坡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特别是修建公路有很强的相关性,公路两侧50 m范围内发育斜坡灾害数量占总数的55.56%.结合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遥感影像特征,总结出一套适用于陕南秦巴山区的斜坡灾害识别方法,可为防灾减灾及灾害识别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09.
准确预测底板采动破坏深度是承压水上采煤底板水害防治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于防治水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根据山西保德煤矿的地质特征与工作面布置特点,采用高精度井-孔联合微震监测技术,对81307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开展实时监测。利用锤击方法,标定了定位参数,验证了定位精度,确保微震监测系统的定位精度能够满足防治水要求,监测期间工作面回采600 m。监测结果表明:底板破坏深度为30 m,其中在81308二号回风巷下方破坏较深,81307一号回风巷下方破坏只有15 m,工作面超前破坏距离为25 m,监测结果与相邻81306工作面利用压水试验测量的底板破坏深度基本一致。研究表明,井-孔联合微震监测技术可以获得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更好地为煤矿防治水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