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466篇
测绘学   177篇
大气科学   241篇
地球物理   247篇
地质学   838篇
海洋学   243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15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Ilvaite, Ca(Fe2+,Fe3+)Fe2+Si2O8(OH) shows two magnetic phase transitions, which have been studied by Mössbauer spectroscopy with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120–4 K. The continued charge localization between Fe2+ and Fe3+ ions in octahedral A-sites causes the Fe2+-Fe3+ interaction to be ferromagnetic, although the overall magnetic order is antiferromagnetic. The 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hyperfine fields at the Fe2+ (A) and Fe3+ (A) sites indicates B hf: 328 and 523 kOe respectively at 0 K and T N1= 116K.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for Fe2+ (B) site are: B hf 186 kOe and T N2=36K. An additional hyperfine field exists at the Fe2+(B) site with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116–36K due to short-range order induced by the spin ordering in A sites. The considerab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agnetic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is due to spin frustration, because the Fe2+ (B) site occurs on a corner common between two triangles with respect to two sets of Fe2+ (A) and Fe3+ (A) sites with opposite spin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72.
华北强震断层面解和震源深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远震P波及SH波和区域地震P_(nl)波波形反演方法,测定了华北9次强震的断层面解、震源深度及地震矩.结合其他作者测定的7次地震的结果,分析了华北16次强震断层面解及华北地震震源深度特征.结果表明,华北多数强震为走滑型地震,也有个别正断层型及逆断层型地震;16次地震多数发生在地壳中部10-25km深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73.
本文讨论了计算全息光学元件作为半导体激光器与单模光纤之间的模式匹配元件的理论和方法。推导了产生计算全息光学元件的数学方程。由计算机控制绘图机刻制了全息图,照相缩制了全息光学元件,并得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4.
本文基于长江三峡东部地区——宣昌王家湾、分乡和黄花场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剖面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沉积岩以及古地磁的进一步研究,联系当前世界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剖面资料,再论了全球奥陶纪晚期到志留纪初期笔石带和有关介壳化石的对比以及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的划分问题,仍然主张将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划在pers-culptus带底部,并明确指出,就选择国际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层型剖面而言,宣昌王家湾剖面较之Dob’s Linn剖面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75.
云南及其周邻大地震与云南天文台时纬残差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阚荣举  胡辉 《中国地震》1995,11(4):299-309
本文侧重于讨论强震的中期异常特征及其预测标志。从方法特点出发,讨论了时纬残差异常用于地震预报的可行性以及用于临震预报的局限性。研究了云南省内6级以上强震、相邻区域7级以上大震的时纬残差异常标志。资料中最后一次强震经过了地震预测与预报全过程的实践检验。初步讨论了异常与构造运动的关系以及有异常无地震的特殊标志。  相似文献   
76.
金坛市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包括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产地与古文化遗址、地质构造形迹、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岩溶洞穴、矿产产地与观赏石景点8大类。对其应遵循原态保护的原则,以茅山风景名胜区为重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有特色的大众地学科普旅游,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7.
北部湾盆地不同凹陷原油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取自北部湾盆地不同凹陷典型原油样品中各类生物标志物的分布与组成特征的系统分析,发现盆地北部的涠西南凹陷和乌石凹陷所产原油具有姥植比低和奥利烷与各类重排构型生物标志物含量低,而C26+长链三环萜烷系列和C304 甲基甾烷含量高的特点,且其三环萜烷系列呈现以C23为主峰的正态分布,指示了该类原油的烃源岩沉积时水体较深,还原性相对较强,且原始生烃母质以藻类为主;而南部福山凹陷和迈陈凹陷所产的原油则具有姥植比高和奥利烷与各类重排构型生物标志物含量高的特征,而C26+长链三环萜烷系列和C304 甲基甾烷含量低,且其三环萜烷系列呈现C19—C26阶梯状依次降低,表明这类原油的烃源岩沉积时水体较浅,还原性相对较弱,且原始生烃母质中被子植物来源的陆源有机质贡献较大。由此表明北部湾盆地南北不同凹陷第三纪的沉积特征和有机质生源构成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8.
基于自适应四叉树分割的遥感图像压缩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倪林 《遥感学报》2002,6(5):343-351
遥感图像具有不同于一般图像的特点,针对遥感图像对压缩算法的特殊要求,提出了自适应四叉树分割算法实现图像的分块,以各像块的均值近似表示该像块的灰度值,从而以尺量少的数值获得对原始图像的最佳逼近,再对辐近误差进行自适应分割和基于像块方差的自适应量化,最后对各分量进行Huffman编码.实验表明,本算法能表现出良好的实用性能,比JPEG算法更适用于遥感图像的压缩.  相似文献   
79.
攀枝花地区不同工业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的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在本文中研究了攀枝花地区不同工业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元素组合。结果表明,煤矿区以Cd,Ni,Cu,Zn污染为主,攀钢工业区以Ni,Cu,Cd, Cr污染为主,其它工业区以Cd,Ni污染为主。不同工业区的重金属元素组合特征基本一致,即分为As-Cd-Cu-Ni-Pb和Cr-Zn两组。  相似文献   
80.
基于分类K—L变换的多波段遥感图像近无损压缩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倪林 《遥感学报》2001,5(3):205-213
去除空间和谱间相关性是多波段遥感图像压缩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得到更好的去相关效果,将矢量量化方法引入多波段遥感图像压缩中,以去除对应同一地物的波段矢量间的相关性,再通过分类K-L变换去除量化误差图像的变间相关性,对K-L变换后的特征图像采用预测树的方法进一步去除谱间结构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压缩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