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6篇
  免费   495篇
  国内免费   624篇
测绘学   209篇
大气科学   323篇
地球物理   413篇
地质学   1308篇
海洋学   325篇
天文学   55篇
综合类   153篇
自然地理   19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为美国大西洋沿岸的本地种,在环太平洋沿岸被认为是入侵物种。互花米草作为本地种,被誉为“生态系统工程师”;作为外来物种,其入侵特性亦引起相关领域的高度关注。为加深对互花米草相关研究的认知,探索未来研究重点方向,文章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发表于1972—2020年的互花米草英文文献为基础数据,使用VOSviewer软件定量分析互花米草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972—2020年互花米草领域的发文数量与被引频次均不断上升,2004年后呈快速发展态势;研究领域涉及的学科有生态学、环境科学以及海洋与淡水生物等;美洲、亚洲、欧洲与大洋洲等区域发表论文较多,其中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最强,中国其次;互花米草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于其对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及生理生态和种间相互作用等,未来的研究趋势则集中于其对蓝碳的贡献以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与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2.
随着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及极端气象的频发,全球海滩总体呈现出一定的退化现象,海滩保护成为海岸带生态修复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华南地区岬湾型海滩分布广泛,以深圳市大鹏湾官湖海滩为代表,基于2020—2021年实测海滩剖面高程数据,分析岬湾型海滩季节性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官湖海滩剖面坡度夏秋缓冬春陡,夏秋侵蚀冬春淤积;海滩沉积物粒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海滩剖面形态受风浪、平均潮位的季节性变化控制,以夏秋季为例,平均潮位逐渐升高,南向波浪强度较大,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海滩后滨侵蚀明显,泥沙离岸输运,并在前滨淤积。补沙方案宜在夏秋季进行,且重点区域为官湖海滩东侧与观海湾海滩,防御方案应主要削弱南向波浪。  相似文献   
143.
1999年与2006年间夏季长江冲淡水变化动力因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径流量,1999年和2006年夏季的长江分别处于显著洪季和旱季.此期间的月平均风向也有显著区别.根据同期的海洋现场观测:相对1999年8月,2006年同期的长江口以东、以南毗邻水域表层盐度显著较高,而在长江口东北部海域则相对偏低;长江口附近海域的底层盐度有所偏高,但在浙江中南部沿海底层盐度则相对偏低.利用Regional Ocean Modelling Systems数值模式,对1999年和2006年实际的径流量、风场和黑潮及其分支变化等3个因素对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模拟试验和对比.对比试验表明:相对1999年8月,2006年夏季长江流量大幅度减小是长江口毗邻海域表层盐度升高的主要原因;风场是导致长江冲淡水相对偏北,并使长江口北部出现表层盐度负异常的主要因素;黑潮及其分支在东海北部入侵相对增强、在东海南部入侵相对减弱,使长江口南部表层盐度正异常海域扩大,并促使长江淡水向江口北部扩散增强、而向东部扩散减弱.长江口毗邻海域环流和水团的变化可能对夏季低氧区位置变化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4.
参照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序列,根据PCR引物设计的原则,设计巢式PCR引物,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如何快速检测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的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RT-PCR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巢式RT-PCR扩增获得279bp的特异性片断,阴性对照无扩增条带.巢式RT-PCR扩增出的特异性片段经测序分析,结果证实与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出0.1pg的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RNA.初步建立了VHSV的巢式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灵敏、特异,可为VHSV的检测提供一个快速、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5.
146.
3种植物激素对螺旋藻生长和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6一苄基氨基嘌呤(6-BA)、萘乙酸(NAA)和赤霉素(GA)3种植物激素对螺旋藻生长和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NAA(0.4 mg/L)和GA(1.0 mg/L)分别使钝顶螺旋藻(Speruli-na pzatensis)和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um)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相比提高了49.1%和65.2%,比生长速率增加了66.7%和28.6%.同样,激素可以显著地影响螺旋藻的代谢产物含量.对于钝顶螺旋藻,GA(0.1 mg/L)使胞外总糖含量增加5倍;GA(0.3 mg/L)使胞内总糖含量提高5倍;6-BA(0.2 mg/L)使胞内蛋白含量提高27.8%;NAA(0.2 111g/L)使SOD酶比活力提高3.47倍.对于极大螺旋藻,GA(0.3 nlg/L)使胞外总糖含量增加1.32倍,使胞内总糖含量提高2倍;NAA(1.6mg/L)使胞内蛋白含量提高66.7%,6-BA(1.6 mg/L)使SOD酶比活力提高3.47倍.因此植物激素对螺旋藻生长和代谢产物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该结果为高密度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7.
以野外现场调查、数值模拟和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虎门的地貌动力学特征。因峡口上、下游水域开阔,涨落潮过程中发育着强大的双向不对称射流系统;由于峡口区流速最大,发育着冲刷深槽,而峡口的上、下游因流速降低,泥沙有规律地沉积,形成了涨潮三角洲与落潮三角洲堆积体,出现纵向上“马鞍”形断面特征和横向上“槽-脊-滩”的地貌特征,与其动力特征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8.
李培  柳乃林  范磊 《海洋预报》2006,23(4):47-50
本文利用天气学对风场、物理量诊断、卫星云图等方法并结合0418号台风“艾利”路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850hPa正涡度、700hPa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台湾岛地形及双台风藤原效应对台风路径的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9.
南麂岛附近海域潮汐和潮流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2008年冬季在浙江近海南麂岛附近投放的4个底锚系观测的水位和流速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潮汐和潮流特征。水位谱分析结果显示半日分潮最显著,全日分潮其次;近岸的浅水分潮比离岸大。水位调和分析结果表明:潮汐类型均为正规半日潮,近岸处的平均潮差大于3m,最大可能潮差大于6m,潮汐呈现出显著的低潮日不等和回归潮特征。流速谱分析结果显示半日分潮流最强,全日分潮流其次,且比半日分潮流小得多;近岸浅水分潮流比远离岸显著。流速调和分析结果表明:潮流类型均为正规半日潮流,靠近岸的两个站浅水分潮流较显著;最显著的半日分潮流是M2分潮流,其最大流速介于0.32~0.48m/s之间,全日分潮流均很弱,最大流速小于0.06m/s。M2分潮流均为逆时针旋转,椭圆率越靠近海底越大;最大分潮流流速分布为中上层最大、表层略小、底层最小;最大分潮流流速方向的垂向变化很小,底层比表层略为偏左;最大分潮流流速到达时间随深度的加深而提前,底层比中上层约提前30min。潮流椭圆的垂向分布显示这里的半日分潮流以正压潮流为主;日分潮流则表现出很强的斜压性。  相似文献   
150.
长江口、杭州湾水域沉积物中磷的化学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其最终的归宿行为与赋存状态是当今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沉积物中磷形态的研究对了解磷在污水排放过程中的动态循环以及磷酸盐在水体-沉积物界面的迁移转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目前在长江口、杭州湾水域已建成“上海市合流污水一期工程”、“星火开发区污水排海工程”、“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等污水集中外排工程.针对该水域的竹园、白龙港和星火污水排放口附近沉积物中磷的化学形态和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