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4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267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231篇
地球物理   265篇
地质学   486篇
海洋学   115篇
天文学   74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1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以广东省揭阳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了表层土壤(0~20 cm)样1 330个和深层土壤(>150 cm)样331个,测定了土壤Pb含量。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半变异函数拟合和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土壤Pb含量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 揭阳市不存在明显的土壤Pb污染,表层土壤Pb含量平均值39.26 mg/kg,低于揭阳市土壤Pb背景值(43.71 mg/kg),略高于广东省土壤Pb背景值(36.00 mg/kg);富集因子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Pb富集程度主要为无富集和轻微富集,分别占52.11%和42.63%,Pb富集不明显;研究区表层土壤Pb空间分布呈中等自相关性;表层土壤Pb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的东部和南部地区。按土地利用、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及其理化性质的分类统计表明,林地及未利用地表层土壤Pb含量最高;页岩风化形成的土壤Pb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成土母质区土壤;黄壤Pb含量相对较高;有机碳和pH值均与土壤P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2.
FY-3D极轨气象卫星作为最新一代的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其图像数据包含了丰富的植被、河流、山区等地表信息,对陆地资源调查、地表类型变化监测等具有重要作用。但几乎每轨遥感图像大约有2/3区域都被云雾覆盖,无法直接获取云层下的地表信息用于产品应用。本文研究晴空数据合成技术,首次提出反射率最小合成法、植被指数最大合成法和西格玛合成法的3个标准联合运用的晴空合成技术,利用先进的多时次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合成技术,自动生成FY-3D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II)250m分辨率晴空遥感数据,较好地实现了云和云阴影的去除,生成的晴空效果良好,具备了后续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3.
利用河南省历史气象资料,结合先进的防雹理论与技术,系统分析和总结了河南省冰雹过程的天气尺度与中尺度概念模型,并根据三维冰雹云数值模式及雷达探测、闪电定位、卫星、自动站数据,研发出河南省人工防雹作业指挥系统。该系统包括天气形势分析子系统和作业决策指挥子系统。天气形势分析子系统可根据大尺度形势背景、中尺度系统特征及三维冰雹云数值模式和卫星、闪电、自动站资料,对可能降雹区进行预测。作业决策指挥子系统通过对雷达数据产品的二次开发,完成雷达资料处理、产品生成及风暴自动识别、分类、预警,并根据参数的变化和雹云的移动方向,对下游作业区进行预警及输出作业方案。整个系统基于VS2005开发平台,使用c++开发语言,利用图层分层管理将地理信息、雷达实时观测资料、雷达二次产品、高空资料、火箭和高炮作业点等信息分层显示。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为河南省冰雹天气预报预警提供了可参考的技术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4.
This paper describes a constitutive approach to model the behavior of rate‐dependent anisotropic structured clay. Rate‐sensitivity is modeled using overstress viscoplasticity. Clay structure is treated as a viscous phenomenon whereby the viscosity of the undisturbed structured clay is initially very high and the viscosity degrades or decreases with plastic straining until the intrinsic or residual viscosity is reached. A microstructure tensor approach is used to make the structured viscosity anisotropic; whereas, the intrinsic viscosity is assumed to be isotropic. The behavior of the constitutive model is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d response of two clays (Gloucester and St. Vallier clay) from Eastern Canada during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on specimens trimmed at different orientations to the vertical. The comparisons show that the constitutive framework is able to describe the anisotropic and rate‐sensitive response of both clays. The response of the model is also examined for the more general case of anisotropic consolidated triaxial compression and extension.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5.
北半球平流层月平均环流的若干基本事实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本文用北半球平流层20年月平均的高度资料分析了北半球平流层30、50和100hPa各层平均高度的时、空分布、年变程、月变程以及平均环流的演变特征。分析指出北半球平流层大气环流由冬到夏表现为:由极地涡旋完全转变为极地高压,高层(30 hPa在4月中完成)比低层(100hPa在6月完成)早一个月以上;由夏到冬反之,由极地高压完全转变成极地涡旋,高层(50hPa在8月中完成)比低层(100hPa在10月完成)也提前一个月以上。把这些基本事实与对流层的环流年变相结合,将有助于长期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56.
在大连新港油罐区的建设中,发现了一种具有高孔隙性、高含水量、高塑性、中低压缩性的特殊土。作者对这种土及其母岩的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物理化学和工程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该区红粘土及其工程特性的形成机理,该区红粘土乃是蒙脱石化的粗玄岩,在中温带气候区红土花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7.
The front of the Zoulang Nanshan Caledonian volcanic island arc zone in the northern Qilian Mountains is a forearc accretionary terrane, composed of multiple accretionary volcanic island arcs, flysch accretionary wedges,high-pressure metamorphosed detachment zones and remnants of ophiolites. It resulted from the northea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Early Palaeozoic Qilan oceanic crust beneath the Alxa block. High-pressure metamorphism, which occurred during the subduction, progressed through three stages: the initial stage of medium T-high P,the main stage of temperature decrease and pressure increase, and the lag stage of pressure decrease and temperature increase. Finally the paper presents a retrotrench subduction dynamic model indicative of northward subduction of the central Qilian block and southward accretion of the Alxa block during the period of 450-500 Ma.  相似文献   
58.
ItisataskofNationaScienceandTechnologyProjectNo.75-62-03-05and06forthe7thFive-YearPlanperiod.InvestigationsinGansuandShanxiwereundertakenbyInstituteofGeography,CAS,whiiethatinShaanxiwascarriedoutbyNortllwestInstitllteofWaterandSoilConservation,CAS.**OthermembersintheGroupofEndemicDiseaseandEnvironment,InstituteofGeograpl1y,CASare:YangLinsheng,ZhaoYuanwei,ZhaoNaiqin,LiDezhu,WangLizhenandTanJianan.I.IntrodIlcti01llthasbeenreported[21thattwoendemics,KeshanandKaschin-Beck,arecl…  相似文献   
59.
曲绍厚  安磊明 《大气科学》1993,17(4):415-423
本文根据海洋科考船“实验三号”1986—1989年在西太平洋热带海域、使用系留气艇探测系统观测的140多次温度、湿度和风等廓线资料,利用Monin-Obukhov相似理论的半经验通量-廓线关系,计算给出该海域的动量通量M(特别是曳力系数C_D)、感热通量H_S和潜热通量H_L以及海表温度T_S和Richardson数Ri.结果表明:它们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感热通量H_S和潜热通量H_L与海表温度T_S呈明显正相关;曳力系数C_D与风速和Richardson数Ri也有明显相关关系,当风速一定时,C_D值随着Ri值的减少(Ri<0时的不稳定情况)而增加,而当Ri值不变时,C_D值随着风速值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0.
1991—1992年ENSO事件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气候分析中心(CAC)和中国气象局气候监测公报所提供的海-气资料,综合分析了1991-1992年ENSO事件的形成、发展过程。这次ENSO事件的主要特点是:①在ENSO事件爆发前一年内热带太平洋海气特性频频呈现异常,暖水堆积在赤道中太平洋(5°N-5°S,160°E-160°W)约12个月,然后自西向东传输,爆发1991-1992年ENSO事件。②对ENSO事件作出响应的西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