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5篇
  免费   1892篇
  国内免费   2621篇
测绘学   1198篇
大气科学   1181篇
地球物理   1732篇
地质学   4702篇
海洋学   1313篇
天文学   164篇
综合类   646篇
自然地理   972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578篇
  2021年   724篇
  2020年   526篇
  2019年   645篇
  2018年   576篇
  2017年   563篇
  2016年   523篇
  2015年   576篇
  2014年   514篇
  2013年   584篇
  2012年   663篇
  2011年   623篇
  2010年   620篇
  2009年   547篇
  2008年   511篇
  2007年   454篇
  2006年   439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通过野外调查,在收集统计大量基础地质、经济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农(林)业地质等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在GIS技术指导下,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半定量分析评价方法,对森林浅覆盖区生态地质现状及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在研究和探讨森林浅覆盖区生态地质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浅覆盖区生态地质评价模型,确定了综合参数,划分了生态地质类型。  相似文献   
142.
桩承载力时效对桩土相互作用及沉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郑刚  任彦华 《岩土力学》2003,24(1):65-69
对软土中两根47 m长灌注桩分别在成桩28 d和1 750 d后进行了承载力试验,其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达到30%左右。分析了单桩承载力随时间提高(称为时效)的机理,提出了单桩承载力时效对桩筏基础桩土相互作用影响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3.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原油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原油的饱和烃、芳烃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原油同位素类型和单体烃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 ,发现整个东部凹陷原油及其组分的碳同位素值偏重 ,指示其源岩有机质中藻类和低等水生生物的贡献较少 ;饱和烃—芳烃的碳同位素值关系揭示东部凹陷大部分原油样品与沙河街组沙三段烃源岩的特征相近 ,而南部和北部地区少数样品表现出负的碳同位素异常 ,与该区中生界源岩样品的接近 ,推测原油中可能混入了中生界来源的油气。南部地区各样品的碳同位素类型曲线和单体烃的碳同位素曲线均相似 ,揭示了两者具相同的油气来源。北部地区各原油样品的单体烃的碳同位素类型曲线间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 ,但茨榆坨地区的原油样品的碳同位素值比牛居地区的系统偏轻 ,可能是成熟度相对较低引起的 ,表明茨榆坨地区原油具有早期成藏的特征。原油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是研究油气来源和成藏特征分析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4.
浅议反射法混凝土厚度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隧道衬砌、路道、路面楼板等只有一个检测面,冲击回波法成为新的厚度及缺陷检测方法.由冲击回波法与基桩反射法的共性及特性揭示了这种方法的机理及频域与时域检测2种不同施测方法以及对激振的不同要求.用惠更斯菲涅尔带分析了水平分辨率,最后说明该种方法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45.
岩石受压破裂的ULF和LF电磁前兆信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实验观测到了4类岩性、18块样品在单轴压力下直至破裂发生全过程中的ULF和LF电磁前兆信号。这些不同频率的信号是零散出现的,其形态为一组组脉冲,宽度为4ms~16ms,幅度为0.1mV~1.4mV。实验发现具同一谐振频率的天线收到的信号频次与其相对于裂缝的位置和方位有关。结果还表明,电磁前兆信号的频度与岩样强度有关,抗压强度高的岩样电磁前兆信号多。微破裂可能产生了偶电层,在破裂过程中向外辐射,产生了LF频段的磁信号,ULF磁信号则主要由压磁效应产生。  相似文献   
146.
湖北黄土岭麻粒岩锆石拉曼光谱和等离子体质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湖北黄土岭麻粒岩中锆石同时进行了激光拉曼探针、阴极发光 (CL)观察和U ,Th及Pb Pb年龄ICPMS测定 ,发现麻粒岩中部分锆石发生的不是固态重结晶作用 ,而是部分熔蚀 /沉淀再结晶过程。结合CL图像结构特征和2 0 7Pb/ 2 0 6Pb年龄初步推断 ,麻粒岩相事件发生在 2 0亿年之后。结构、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的测定表明 ,大别地区广泛存在的燕山期热事件使锆石发生不同程度的变质重结晶作用 ,使锆石晶格愈合。  相似文献   
147.
东亚地区现代地壳运动特征与构造变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任金卫  马宗晋 《地学前缘》2003,10(Z1):58-65
根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首次发布的GPS观测结果以及国际地球自转服务中心在 2 0 0 0年发布的ITRF97下的站速度矢量和“东南亚地球动力学项目”GPS网的观测结果 ,讨论了东亚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特征。在ITRF97参考系下 ,中国大陆东部现今地壳运动以向南东方向(12 0 130°)运动为主 ,量值平均为 35mm/a ,西部受印度板块向北东碰撞的影响 ,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呈显北东—近东西向运动 ,但这种影响涉及的范围达到了准噶尔盆地北缘一线 ,说明碰撞型板块边界对板内变形的影响远大于俯冲型板块边界。平均来看 ,75 %以上的印度板块相对于欧亚板块间的南北向缩短是通过地壳增厚变形来吸收的 ,这意味着在调节整个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的过程中 ,逆断和地壳增厚起了主要的作用。东南亚块体总体上与欧亚板块的运动有所差异 ,相对于欧亚大陆有 10mm/a左右向东的运动。菲律宾板块南部向西的运动速度只有 2 4mm/a。包括华南地块在内的东南亚块体的运动不仅仅是与印度板块的碰撞过程有关 ,也应当与沿着东南亚块体东边界的俯冲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48.
冻土路基表面的融化指数与冻结指数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在冻土层之上筑路,由于会改变地-气界面的热物理特性,进而影响冻土层的热力→动力稳定性,故而修筑一定高度的路基成为保护冻土层所采取的一种常规措施.在修筑路基之后,与路基边坡的朝向有关的热效应是冻土路基工程保护措施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数理分析与数值模拟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可根据气温的年最大和最小月平均值计算路基表面的融化指数与冻结指数以及有关热状况参数的方法,并以青藏铁路北麓河段2002年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实例分析表明,即便是没有修筑道路,北麓河地区的冻土也已经处于临界状态;路基相对的两个坡面,由于朝向不同会造成温度分布的强非均匀性,其中南和偏南方向与北和偏北方向的路基坡面热状况差异最大,有必要对路基相对的两个坡面采用不同的防护措施,一方面改善就地取土修筑路基对其下伏冻土层的直接不良影响,同时也尽可能减小路基表面温度分布的非均匀性,以避免纵向裂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9.
西昆仑库地混杂岩带中深海浊积岩的浊积相划分及其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西昆仑库地混杂岩带中发育一套深海浊积岩。本文在系统的沉积相分析基础上,识别并划分出本区浊积岩的7类浊积相及14种亚相,结合其成因分别对各浊积相(亚相)的沉积特征、垂向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与描述。此外,垂向上还识别出3种浊积相组合,文中对其沉积序列特征及其所代表的环境意义进行了阐述。结合其它资料,探讨了这套浊流沉积的沉积环境,认为它形成于位于消减带和海沟之间的弧前盆地环境。  相似文献   
150.
郝爱荣  王同兵  王辉 《地下水》2003,25(1):41-41,43
根据高青县城区的供水实际情况,分析开辟县城第三供水水源,实施水库连网的必要性。依据大芦湖水库的地理位置、水量及水质特点,把大芦湖水库作为高青县城理想的第三供水水源,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从而解决城区供水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