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2篇
  免费   2436篇
  国内免费   3493篇
测绘学   1598篇
大气科学   2192篇
地球物理   2121篇
地质学   5752篇
海洋学   2038篇
天文学   241篇
综合类   1001篇
自然地理   1708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665篇
  2021年   831篇
  2020年   659篇
  2019年   690篇
  2018年   695篇
  2017年   673篇
  2016年   659篇
  2015年   812篇
  2014年   706篇
  2013年   864篇
  2012年   951篇
  2011年   964篇
  2010年   872篇
  2009年   895篇
  2008年   886篇
  2007年   747篇
  2006年   726篇
  2005年   582篇
  2004年   394篇
  2003年   375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312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8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6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用1978年和1982年36个磁暴期间的太阳风、行星际磁场(IMF)和地磁资料,分析和检验已有的两类太阳风-磁层能量耦合函数.结果表明:Akasofu提出的耦合函数ε能大致地预报亚暴和磁暴的发生。ε开始起重要作用时即出现亚暴;电离层能耗达到饱和值是发生磁暴的标志。ε与磁层体系能耗之间有接近于对数量的线性关系.用1978-1986年的资料,分析环电流和极光区电离层能耗在121个太阳自转周内的分布表明,日面上可能存在相对持久的活动区域  相似文献   
952.
滇西澜沧变质带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赵靖  钟大赉 《岩石学报》1994,10(1):27-40
滇西澜沧变质带经历了两期变质变形事件,其时代分别为519Ma和280~190Ma。早期变质变形事件(M1D1)可由销长石和石榴石变斑晶的包裹体痕迹确定,形成近E-W向的变形构造格局。晚期变质变形作用(M2D2)以形成蓝片岩相矿物组合,如以蓝门石(青铝门石)+多硅白云母+绿泥石+石英等为特征,并形成近N-S向的变形构造格局.钠质问石以青铝闪石和蓝闪石为主,白云母多为3T+2M;型多硅白云母,其bo均值在9.040A以上;蓝片岩相变质作用的P、T条件估计分别为0.6~0.7GPa和300℃。晚期变质变形事件经历了二个主要阶段(M2aD2a和M2bD2b),分别伴随透入性面理(S2)和褶劈理(S3)的形成,蓝门石的40Ar-39Ar定年分别为279Ma和214Ma;M2cD2c期局部受到热的扰动,以及出现大量的膝折带或宽缓褶皱。上述变质变形演化历史代表了澜沧变质带的隆升及剥蚀过程。  相似文献   
953.
硬玉位错滑移系及流变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晶 《岩石学报》1994,10(3):317-322
本文所研究的硬玉采自Sesia-Lanzo带(阿尔卑斯意大利段)。该带经历了高压低温榴辉岩相变质,其变质温压为550℃~600℃,1.5~1.6GPa。应用透射电子镜精细研究硬玉单晶的位错特征尚属首次,研究结果表明经天然变形的硬玉单晶中,发育有大量自由位错、位错壁、亚晶粒。自由位错密度大约为1×108/cm2,以刃型位错为主,也发育有少量螺位错。刃位错的伯氏矢量b为[001]和[110](b=7.16A;1/2(a+b)=6.6A)。  相似文献   
954.
本文讨论20-200MHz频率范围内平行板电容法测量岩石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方法,指出常用的静电场公式的局限性,给出较精确的似稳场动态公式,并讨论20-50MHz频率范围内的岩石介电特性。  相似文献   
955.
张铮  曹静 《气象学报》1985,43(2):173-179
1981年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研制出,在自然云雾中复制固液态粒子的光固印模新技术。作者将此项技术扩展应用到实验室条件下,复制人造冰晶和雾滴。直径几微米至100微米的人造冰晶和雾滴的印模实验指出:光固印模法复制云室冰晶非常理想,印模清晰,失真度小,并能保存,可取代现用糖液检测冰晶的方法;由于光固液膜对小雾滴的捕获效率低,并受取样时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取样风速的影响严重,所以用它复制雾滴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956.
对于断层蠕动的仪器观测历史不长,但已取得不少有价值的资料。图1是1971年7月1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中部卡拉维拉斯断层上记到的一次著名的蠕动事件。图中BRT、BLS、WRT、HLC、HLS和HLD是断层上自西北向东南排列的一组蠕变仪。图中可见17  相似文献   
957.
本文用随时间变化的对流模式,讨论了电导率日夜不均匀性对磁层-电离层耦合过程及大尺度场向电流日变化形态的影响,以Senior-Blanc随时间变化的简单模式为基础,计入电导率日夜变化加以发展,对驱动势随时间变化为阶梯函数的情况进行了讨论。修正模式表明电导率日夜不均匀性对磁层-电离层弛豫过程产生影响,在不同地方时,二区场向电流发展状况不同,达到平衡时间也各异。在某些条件下,中午前后甚至可能达不到平衡。模式计算给出的电位及场向电流图象与观测基本特点相符。这说明S-B模式反映了电场耦合中的主要物理过程,也表明电离层电导率日夜变化的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958.
我们对大冶、马坑、大顶、黄沙坪、鞍山五个矿区的七个铁矿石样品中的磁铁矿作了室温~(57)Fe和~(119)Sn穆斯堡尔谱测定,并根据穆斯堡尔数据和化学分析推算出磁铁矿的非理想配比的分子结构式. 初步研究表明,不同的成矿条件和Zn、Mg等二价阳离子的类质同像替代的多少,明显地影响晶胞参数和穆斯堡尔参数.文中讨论了它们的变化规律性.  相似文献   
959.
从贝丘遗址看绳纹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靖 《地球科学进展》1995,10(4):383-386
介绍了自本世纪70年代末以来,日本学者在绳纹时代的考古研究中开辟的一个新领域,即通过分析贝丘遗址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去认识绳纹的环境变化及绳纹人与环境的关系。同时提出了笔者关于绳纹时代人与环境关系的一个模式。  相似文献   
960.
以试验区实测资料为基础,根据泡桐的树形特征和太阳辐射在树冠中的传播特性,建立了晴、昙、阴不同天气条件下各种密度农桐间作田内太阳辐射的分布模式,较好地体现了间作地辐射日变化趋势。并分析了影响辐射分布的因素,为配置合理的间作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