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339篇
测绘学   176篇
大气科学   122篇
地球物理   145篇
地质学   608篇
海洋学   170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73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江西省早古生代晚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芳荣  沈渭洲  舒良树  向磊 《岩石学报》2010,26(12):3456-3468
上犹、陡水、龙回和乐安岩体是江西省早古生代晚期花岗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较高的S iO2含量(平均73.80%)、K2O/Na2O比值(平均为1.33)和ACNK值(平均为1.05);大离子元素明显富集,Ba、Sr、P、Ti负异常明显;轻稀土元素富集(LREE/HREE比值平均为6.78),Eu亏损相对明显(δEu值平均为0.39)。同时,它们具有稍高的εNd(t)值(平均为-5.7)和相对年轻的Nd模式年龄(平均为1617M a)。它们在ACF和(La/Yb)N-δEu图解中,投影于S型或壳源型花岗岩范围内;在εNd(t)-t图解中,位于华南元古代地壳演化域内;在Rb/Sr-Rb/Ba和A/MF-C/MF图解中,它们的源区物质是泥质岩和砂质岩而不是幔源基性岩;此外,在研究区域内,迄今未发现早古生代幔源岩浆活动。这些特征表明,研究区内早古生代晚期花岗岩应归属于S型或壳源型花岗岩。其形成机制与早古生代晚期的板内作用有关,即早先受区域挤压应力场影响,武夷、南岭、赣中等块体彼此拼贴,进而增生到扬子地块之上;稍后,由于应力场的转化,进入后碰撞伸展环境。并在减压、导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位于中、上地壳层位的低成熟度泥砂质碎屑岩发生部分熔融,形成S型或壳源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952.
维宝矿区属塔里木-华北板块柴达木微板块之祁漫塔格古生代复合沟弧带,成矿区带属于秦祁昆成矿域-昆仑成矿省-东昆仑F e-Pb-Zn-Cu-Co-A u-W-Sn-石棉-盐类成矿带-祁漫塔格W-Sn-Pb-Zn-F e-Cu-多金属矿带。容矿地层为蓟县系狼牙山组(Jx l),含矿岩性为条带状绿帘石、透辉石矽卡岩、少量为矽卡岩化大理岩。矿体主要受地层控制,形态多呈层状、透镜状和脉状。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矽卡岩化、绿泥石化、大理岩化和纤闪石化等。矿石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黄铜、黄铁矿为主,其次为褐铁矿、孔雀石、铜蓝等。矿石主要为半自形—他形粒状变晶结构,浸染状构造为主,局部见块状构造。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岩浆气液叠加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953.
为深入研究高度非均质岩溶含水系统的补给、运动机理,以贵州后寨岩溶典型小流域为例,运用管道流程序(conduit flow process),基于后寨岩溶典型小流域实际的降雨流量资料,建立降雨泉流量响应理想模型,对不同落水洞补给位置、不同渗透系数和给水度组合情况下的降雨泉流量互相关系数曲线陡缓程度和峰值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含水介质参数的改变远没有补给位置不同对互相关系数曲线的改变程度高;在不同渗透系数和给水度组合情况下,短距离排水互相关系数峰值可接近1,而远距离排水互相关系数峰值最高仅为0.4.野外实际研究区分析也表明,短径流路径下降雨流量互相关系数峰值高达0.7,而长径流路径下降雨流量互相关系数最大为0.4.辅以必要的水文地质调查,降雨泉流量互相关曲线可用来分析管道径流路径等岩溶含水系统水动力特征.  相似文献   
954.
本文利用黑龙江省1959~2008年的雷暴日资料、2006~2009年的地闪监测资料及1999~2008年的雷电灾害资料,对黑龙江省年平均雷暴日数与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对雷电灾害分类统计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55.
彭贵芬  段旭  舒康宁 《气象》2010,36(10):72-77
用1959—2006年和2008年云南东部48站的资料,对2008年1月14日至2月28日出现在云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冰冻灾害进行气温、降水等致灾因子的评估,并以冰冻天数为主,过程平均最低气温为辅构建了冰冻评估综合指数,基于模糊信息分配理论和右侧概率极值再现期技术方法对这次冰冻灾害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2008年云南东部平均最高气温比多年同期偏低4.7℃,打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纪录,平均气温比多年同期偏低2.5℃,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次小值;阴天日数比多年同期偏多10.3 d,偏多90%,打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多纪录;降水日数比多年同期偏多8.7 d,偏多74%,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次多值;2008年1月14日至2月28日云南省出现的冰冻灾害强度指数值打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大纪录,是同期100年一遇的特大冰冻灾害;冰冻灾害强度指数值是云南冬季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次大值,是冬季50年一遇的特大冰冻灾害。  相似文献   
956.
研究了时空变异函数和协方差函数的积和模型并将其推导成能够实现的形式,提出了时空权重系数的计算矩阵、基于该矩阵实现了积和模型的时空插值,并用时空交叉验证来验证了插值数据的有效性。实验表明,本方法能为时空随机领域以一定的精度提供较多的信息,从而达到时空插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957.
 利用DMT公司生产的连续流单过饱和度云凝结核计数器2007年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进行观测,并利用机载PMS观测资料,探讨贺兰山两侧云凝结核(CCN)在近地面和高空的垂直变化。分析表明,CCN主要来源于下垫面,污染地区的浓度明显高于沙漠地区,城市污染对CCN浓度的影响很大。CCN浓度的日变化非常明显。不同过饱和度下粒子谱谱型不同,主要表现为单峰型。过饱和度越大,活化的CCN数目越多,产生的粒子半径越大。高空观测表明,CCN、气溶胶数浓度在近地面较高,随高度的上升逐渐降低,遇到逆温层会出现浓度的跃升,其活化液滴谱型表现为双峰型,与地面相比,粒子谱向大粒子端移动,峰值半径在4 μm和6 μm左右。气溶胶粒子浓度主要集中在粒径0.3 μm以下;根据公式N=CSK对地面的CCN活化谱进行拟合,接近大陆型核谱。不同地区及同一地区不同时间范围,CCN浓度、活化谱及活化后的液滴谱存在差异,需要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对CCN谱型演变特征进行长期连续观测,从而认识CCN浓度及谱型的变化对云雾降水过程及气候变化的作用。不同地区可充当CCN气溶胶的谱分布及表面化学成分不同,其对CCN数浓度及谱分布的影响也不同,在观测中需要增加化学成分的观测,深入了解CCN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58.
Based on the barotropic equations including large-scale topography, friction and heat factor, a barotropic quasi-geostrophic model with large-scale topography, friction and heating is obtained by means of scale analysis and small parameter method. It is shown that this equation is a basic one, which is us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on the large-scale flow in the atmosphere. If the friction and heating effect of large-scale topography are neglected, this model will degenerate to the general barotropic quasi-geostrophic one.  相似文献   
959.
促进老矿区内预测性找矿发现的知识创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老矿区强烈的干扰背景及未发现矿床的大埋深等特殊困难制约了这些地区的预测性找矿发现,促进其预测性找矿发现的关键战略是知识创新,包括:成矿理论和勘查模型的创新、勘查技术的创新和信息的综合集成的处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960.
大别山的构造变形期次和超高压岩石折返的动力学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从构造关系上看,大别山可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构造系统,大别山南部构造系统为一套(原地)构造堆叠系统(相对的),从上到下依次为:(1)未变质的震旦纪一早三叠世沉积盖层,它被造山后的侏罗-白垩纪砂-砾岩不整合覆盖;(2)弱变质的新元古代板岩;(3)高压变质岩系(宿松群),这些变质岩系大多退变质为绿片岩相;(4)含柯石英榴辉岩超高压变质单元的异地系统;(5)未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原地(相对的)片麻岩系。北西-南东向的拉伸线理在各个地质单元均有表现。从动力学上看,上盘指向NW的剪切运动被后期的褶皱所改变,大别山中部为(混合岩)热穿窿改造系统,系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地体叠加了混合岩化作用的产物,它与超高压变质地体的界限为一拆离断层,而正是这个拆离断层使超高压变质地体向地表折返并经历了角闪岩相的退变质作用。大别山北部为构造堆叠系统,早期的面理和南北向的挤压线理被轴面北倾的褶皱所改造,这种褶皱对应于大别山中部同折返期的韧性变形的隆升构造。同时建立了地球运力学模型并讨论了逆冲作用和正断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