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9篇
  免费   2563篇
  国内免费   3511篇
测绘学   1067篇
大气科学   2961篇
地球物理   3276篇
地质学   6643篇
海洋学   2348篇
天文学   597篇
综合类   1526篇
自然地理   176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634篇
  2021年   701篇
  2020年   676篇
  2019年   632篇
  2018年   745篇
  2017年   693篇
  2016年   822篇
  2015年   696篇
  2014年   823篇
  2013年   880篇
  2012年   867篇
  2011年   906篇
  2010年   864篇
  2009年   821篇
  2008年   724篇
  2007年   721篇
  2006年   618篇
  2005年   539篇
  2004年   447篇
  2003年   399篇
  2002年   406篇
  2001年   420篇
  2000年   436篇
  1999年   576篇
  1998年   512篇
  1997年   486篇
  1996年   436篇
  1995年   418篇
  1994年   380篇
  1993年   318篇
  1992年   285篇
  1991年   213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20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0篇
  1973年   5篇
  195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61.
本矿物为新发现的钇易解石族的端员矿物-钛钇易解石,产于江西省龙南县足洞燕山期中粒白云母花岗岩及其风化壳中。矿物属斜方晶系,常呈板状或短柱状,为天然晶质体,浅黄色,粒度为0.075mm,硬度4.7,比重4.73,二轴正晶,Ng=2.248,Nm=2.212,Np=2.194,Ng-Np=0.054,2V=70°。空间群为D^162h-Pmnb,a0=0.750nm,b0=1.092nm,C0=0.5  相似文献   
962.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成矿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林传仙  郑作平 《地球化学》1994,23(2):189-198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是很重要的一种矿床类型。作用采用水析法提取了梧州市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中的粘土矿物,并进行了钕和镱的吸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实验体系中,吸附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是不同的,2%HC1至少12h,1%HC1至少0.1h。影响粘土吸附稀土的物理化学因素有:溶液浓度,溶液酸碱度(pH值),离子强度,固液比和温度等。在pH值较低的相同实验条件下,轻稀土的吸附效率要明显高于重稀  相似文献   
963.
华北及其邻区块体转动模式和动力来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徐锡伟  程国良 《地球科学》1994,19(2):129-138
块体的转动是地壳中重要的构造运动形式。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和地震活动性等资料,可将华北及其邻区划分为3个亚板块,华北亚板块可进一步细分为多个级块体,这些不同级别的块体或多或少都显示出一定的刚体特性。根据地质构造、地震和古地磁测量等资料,详细地论细地论述了不同级块体的转动问题,即华北及其邻区的黑龙江、华北和华南等3个近东西向亚板块自老第三纪以来相对于新疆地区顺时针转动了1.6°~3.5°;华北亚板块内  相似文献   
964.
本文对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肭屏(Nepean)半岛海岸悬崖风成岩古土壤序列沉积学地层的成土母质来源、成土时期的环境、时代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65.
In this paper,the p-σ five layer primitive equation model segmented by mountains and physical parameterizations including short wave radiation; long wave radiation; large-scale and convective condensation;heat and moisture transport from surface to the first model level is used.The horizonial resolution is 5° lat.×5° long.with the integration region from 25°S to 55°N and from 5°W eastward to 175°W.The model was spun up with perpetual June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forcing starting with June zonal mean heights and geostrophic wind field.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ST (sea surface tempefuture) over the equatorial Western Pacific and the Indian Ocean on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four sets of numerical experments with positive anomalies over the equatorial Western Pacific,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anomalies over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and zonal mean SST (the control case) are perform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uth Asian low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and the anticyclone over the South Asia in the uppet troposphere intensified when positive SST anomalies over the equatorial Western Pacific is included.A statistical test method for simulations is proposed.Finally,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he SST anomalies over the equatorial oceans is discussed.It is worth stressing that the effects of the SST over the equatorial oceans on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can arise as a result of interaction of SST anomalies,atmospheric flow field and heat sources and sinks in the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966.
本文对惯性测量各项系统误差及异常重力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种用于惯性重力测量的估算模型;模拟计算的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在原理上是可靠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同时,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各项系统误差对异常重力元素估计精度的影响,对卡尔曼滤波应用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7.
笔者通过对大量地电资料的分析,发现深埋电极进行地电观测,能够排除表层干扰,突出地震异常。本文利用深埋电极的地电观测资料,总结了1983年菏泽5.9级地震前地电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968.
加热场的三维结构对亚洲夏季风环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本达  张劲松 《气象学报》1989,47(2):156-164
本文利用原始方程线性波模式考察了加热场的三维结构对夏季定常行星波特性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加热方式对亚洲夏季风坏流的形成及维持所起的作用。指出与低纬深厚积云对流相联的凝结加热对亚洲夏季风环流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大气定常行星波响应对加热场的垂直结构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69.
The feasibility of retrieving cloud bottom height (CBH) and cloud bottom temperature (CBT) by infraredradiometer has been studied by simulation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radiosounding data and field obser-va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feasible to retrieve CBH and CBT by radiometer observation in infrared band.In this paper we also demonstrate simply that through joint observations by a dual-wavelength (1.35 cm and8.5mm) microwave radiometer and by infrared radiometer (8.5—12.5μm),it is possible to obtain total watervapor,liquid water content in clouds and CBH and CBT.  相似文献   
970.
基于在河南、湖北、江苏、安徽等省和西藏自治区进行的人工地震测深工作,详细分析了不同爆炸方式(水中爆炸、井中组合爆炸、矿山和洞室爆炸),不同炸药量(1.2~500吨)和不同观测距离(5~500公里)的实测资料,讨论了爆炸方式与衰减的关系。结果表明,水中爆炸的弹性波转换系数最大,并以组合爆炸方式获得最佳的效果。本文提出地震测深中的地震波衰减遵循关系式:V_m=β(R/W~1/3)-r式中,V_m 为地表运动最大速度,(R/W~1/3) 为折合距离,r 为衰减系数。(r=1.5~1.6)。文中简要讨论了地壳厚度与地震波衰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