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9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520篇
测绘学   384篇
大气科学   305篇
地球物理   294篇
地质学   918篇
海洋学   273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21篇
自然地理   28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罗凡  严加永  付光明  罗磊  陶鑫  王昊 《地质学报》2020,94(2):648-660
地壳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各圈层的结构及相互作用是研究地球物质深部交互过程的核心问题,如何探测地壳内部的物质组成和形态结构一直是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热点。随着海量地球探测数据的积累和挖掘,地球科学学家提出了不同细节层次的地壳模型,当前最为详细,分辨率最高的全球地壳模型是Crust1. 0地壳模型。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Crust1. 0地壳模型沉积层厚度和壳幔密度差的数据来源和分布特征。然后,基于Crust1. 0地壳模型信息,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邻区的卫星重力数据进行沉积层校正后,采用变密度界面计算方法,获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Moho界面深度分布。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Moho面形态呈现为“V”字型幔隆带,通过分析矿床、岩体及深大断裂的分布规律与幔隆带形成的关系,进一步证实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深部的地幔隆起是形成巨型矿床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表明,Crust1. 0在研究区域地壳结构、成矿动力学深部背景等基础地学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以金水泉、双泉、南明水、苏吉泉东等为代表的金矿床,构成了一套与晚古生代碰撞造山有关的金成矿系统。矿床夹持于区域性的卡拉麦里深大断裂和清水—苏吉泉大断裂之间,矿化受次级脆-韧性断层控制,以中等至陡倾斜的含金石英脉和破碎蚀变岩的形式产于晚古生代浅变质火山沉积岩中。流体包裹体、H-O-S-Pb同位素和热液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具中高温(集中于240~330 ℃)、低盐度(<6% NaCleq)、富CO2的变质流体特征,成矿物质来自赋矿的火山沉积岩系,流体不混溶(相分离)和水-岩反应(围岩硫化作用)是导致金沉淀的主要机制,成矿深度变化于7~15 km之间,成矿时代约为314 Ma。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研究区的构造体制由挤压向走滑或走滑伸展转换,构造应力的释放导致深部变质脱水形成的低盐度CO2-H2O-NaCl±CH4含金流体,沿走向NW至近EW向的走滑剪切断裂向地壳浅部流动,并在脆-韧性过渡带或脆性变形带的次级断裂中形成含金石英脉及蚀变岩型金矿石。  相似文献   
993.
龙旂热液区与断桥热液区分别是西南印度洋中脊典型的活动与非活动热液区。为研究两区内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对共59件表层沉积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测试,对其进行物质组分、富集系数与R型聚类等分析。结果表明:两区内普遍含较高的Ca、Sr、Ba等生源元素和Fe、Mg、Si、Al等围岩元素,而构造、围岩和热液活动等因素的不同,使两区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存在差异。龙旂区沉积物出现了源于超基性围岩的组分并体现在元素聚类组合中,其沉积物中热液富集相关元素Cu、Zn、Fe和Co等。断桥区更高的生源元素含量可能指示其热液活动停止后,主要受生物沉积作用的影响,该区热液相关元素与基性围岩联系紧密,表现出Pb与W的明显富集。  相似文献   
994.
川东-武陵构造带下古生界发育的两套海相页岩层系(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不仅是区域内重要的滑脱层,也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位。通过野外详细的构造解析及室内显微观察,从宏观露头—显微尺度分析了页岩的变形特征,认为页岩至少存在两期构造变形:早期顺层向北西或南东的逆冲和晚期的切层断层作用。页岩的变形强度随着与断裂带距离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远离断裂带的地区页岩变形主要表现为近直立的微裂隙,属脆性域;靠近断裂带,页岩的变形特征逐渐表现为脆-韧性过渡,开始发育糜棱化构造;在断裂带内部,页岩强烈面理化,发育大量的糜棱化构造,属韧性域。通过氩离子抛光和扫描电镜技术,分析了变形页岩内部的孔隙演化特征,认为随着变形作用从脆性—脆-韧性过渡—韧性的转变,页岩内部的孔隙类型不仅可以发生转换,而且页岩内部孔隙的大小、分布特征也随之改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中国南方复杂构造区下古生界页岩变形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认为顺层剪切滑脱作用会改变页岩内部的孔隙体系,有利于页岩气的富集;切层的伸展或走滑剪切作用不仅会破坏先前形成的油气圈闭,而且会导致油气沿着断裂带从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进而造成油气散失。   相似文献   
995.
为科学评价现有耕地质量水平,利用环境卫星、Landsat8遥感影像以及地球化学调查等数据,提取了土壤肥力、水分、重金属污染等多种指标信息,采用与土壤水含量相关性更强的TVDI代替传统的DVI方法,建立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为各评价指标赋予权重,结合专家评分与线性内插法实现评价因子的定量评价,最终将各评价因子进行空间权重叠加获得地块评价单元.评价结果表明:海伦市一级耕地占28.75%,二级耕地占71.17%,三级及以下耕地占0.08%,耕地质量总体较高.通过对不同等级耕地空间分布的结果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耕地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996.
The Guide sedimentary basin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which is rich in geothermal resources. However,exploitation of the geothermal resources has so far been limited,because of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ources quantity and storage gained from scientific researches. In this study,using a typical cross section across the basin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its geothermal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a new water-heat coupled model was built and associated modelling was done by the software TOUGH2. During modelling process,the accurac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 was confirmed through the calibration of relevant parameters for modelling the heat and water transport and the formation of geothermal reservoir across the basin,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Neogene geothermal field.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undwater that flows from the basin margins to the center is heated by the Neogene and Paleogene sedimentary rocks with high geothermal gradients. Since the east-west extending fault F1 is conductive,it acts as preferential flow paths which on one hand provide additional and rapid flows to the thermal reservoir; and on the other hand,cool down the thermal water to a certain extent due to the infiltration of shallower water source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fault. Furthermore,the estimated geothermal resources quantity is close to that of previous studie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aleogene rock formations,the Neogene geothermal reservoir shows a better nature in terms of water content,aquifer permeability and resources exploitability,although the resource quantity of the Paleogene reservoir is considerable.  相似文献   
997.
搭载于“高分五号”(GF-5)卫星上的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EMI)是一台星下观测的高光谱载荷,测量紫外和可见光光谱范围的地球后向散射辐射,设计用于大气痕量气体的探测。本研究基于EMI在VIS1通道的实测光谱,利用差分光学吸收光谱(DOAS)方法进行了对流层NO2柱浓度反演,展示了基于EMI载荷的对流层NO2柱浓度反演结果,与同类载荷产品进行交叉验证,并利用地基观测结果进行了地基验证。研究表明,EMI反演结果与OMI、TROPOMI具有较好的空间分布一致性和较低的相对偏差,与TROPOMI具有较好的时间变化一致性。地面验证结果表明EMI NO2反演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本研究证明了EMI在全球NO2监测方面的能力,可以为中国后续污染气体探测载荷的设计和反演算法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复杂电磁环境下罗兰C系统作为GPS备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PS作为单一的导航、定位和授时系统具有危险性,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易受敌方干扰。针对美国关闭罗兰C发射台,分析了GPS拥有备份系统的必要性和罗兰C作为备份的可行性。最后得出结论:我国需要继续保持和发展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999.
陶敏 《现代测绘》2010,33(3):39-40
论文系统介绍了基于兴趣点电子地图数据采集系统的软、硬件设备,阐述系统组成及其系统应用程序,对兴趣点数据的采集进行卓有成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00.
提高GPS的定位精度、延长手持设备的工作时间,是各移动GPS应用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数据预处理算法对接收到的GPS数据粗差探测和剔除,提高GPS的定位精度,并利用多线程技术,对手持GPS模块的开启、关闭进行控制,以延长手持设备的工作时间。经实际验证,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