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篇
  免费   423篇
  国内免费   534篇
测绘学   396篇
大气科学   314篇
地球物理   300篇
地质学   935篇
海洋学   291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30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利用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WRF,模拟了2019年3月21日发生在浙江省的一次大范围致灾超级单体雹暴过程,结合多普勒雷达探测产品,分析了风暴的雷达回波结构、流场结构、各类水成物等特征及其演变,并探究冰雹形成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此次雹暴过程是在高空急流轴右侧和低层切变线相重叠的区域发生和发展的,强垂直风切变有利于雹暴的维持和发展。实况超级单体雹暴在雷达回波上呈现出钩状回波、持久深厚的中气旋、典型的高悬强回波、有界弱回波区和三体散射现象。模拟试验成功地模拟出了雹暴云团的水平演变和垂直结构特征。合适的0℃和-20℃高度以及-20~0℃层厚度有利于雹粒的增长。雹粒子主要由云水、过冷雨水和雪粒子转化形成,再通过碰并过冷云水、冰晶、雪粒子而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22.
利用BCC第二代气候预测模式系统(BCC_CSM2)的回报试验结果,评估了BCC_CSM2对2015年1月27—31日一次强寒潮过程的次季节预报能力,结果表明:(1)此次寒潮过程主要由新地岛以西的短波槽不断东移发展而形成的,模式能够提前10 d较好地预报过程期间降温以及高空环流形势,相关系数、距平符号一致率以及均方根误差都定量表明模式在10 d左右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但是对降温程度的预报能力随起报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2)为了探讨随起报时间延长模式预报能力降低的原因,从位势倾向方程出发,分析相对涡度平流和温度平流随高度变化发现,在模式提前10 d之内的预报时段内,模式预报的相对涡度平流和温度平流随高度变化与再分析资料的诊断结果基本一致,能够合理预测短波槽的东移和槽脊的强度变化,当预报超过10 d后,模式中相对涡度平流的配置不利于短波槽的东移,模式预报的低层出现暖平流,并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不利于槽的加深,使模式预报的环流形势产生偏差,导致模式预报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23.
通过极坐标系下的艾里应力函数法,求解出在集中力作用下水平岩层中各应力分量。山体对其下伏岩层可作为分布载荷,对集中力作用下水平岩层中各应力分量积分,便求得山体对下伏水平岩层的附加应力。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当由外载引起的附加应力小于由重力引起的静止侧压力的20%时,则可以不考虑外载的影响,这样便导出了地形对自重应力影响深度所满足的函数关系式。此外,本文举例说明了如何求得地形对水平均质各向同性水平岩层的自重应力场的影响深度。  相似文献   
124.
利用遥感与GIS技术相合的手段,在分析九龙江河口地区地物波谱的基础上,对研究区两期遥感影像(1986年6月与2000年5月的陆地卫星Landsat—TM资料)进行解译和岸线提取。通过与20世纪70年代的地形图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九龙江北、西溪过河口大沙洲后分成北、中、南3个支流入海,其中以浒茂洲两侧的支流岸线变化最大;海门岛至口门段河口两侧岸线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厦门西港海区是本研究区岸线变化最大的区域。文章最后对岸线变迁和河口淤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5.
推导了白噪声条件下的非线性系统的逐步拟合推估和有色噪声条件下的非线性逐步拟合推估的计算公式。非线性系统逐步拟合推估理论第一步是非线性拟合推估,以后各步是非线性滤波。白噪声条件下的非线性系统的逐步拟合推估是有色噪声条件下的非线性逐步拟合推估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126.
阿克苏东部冰雹天气发生规律与降雹日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1985~2004年阿克苏东部(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20a间的冰雹天气资料,统计分析冰雹天气发生规律(生成源地、移动路径),并探讨了雹云成因及雹日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7.
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低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进行了3个1/3缩尺的低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包括1个普通混凝土低剪力墙、1个内藏钢框架混凝土组合低剪力墙和1个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低剪力墙。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各剪力墙的刚度及其衰减过程、承载力、延性、滞回特性、钢筋应变、耗能能力及破坏特征。试验表明:内藏钢框架和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低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比普通混凝土低剪力墙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8.
GasBench-IRMS在碳酸盐岩δ^13C和δ^18O在线连续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asBench-IRMS气体质谱分析技术,实现了碳酸盐岩中碳氧同位素的在线连续分析。优化了色谱柱温、离子源参数等工作条件,排除了空气中N2O的干扰。结果表明,色谱柱柱温为40℃、65℃时,方法线性范围较宽,结果准确可靠。方法用于碳酸盐岩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中δ^13C和δ^18O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一致。  相似文献   
129.
对北京地区1994~2005年暖季(5~9月)雷暴、冰雹、暴雨和大风等各种对流天气进行了气候统计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暖季发生对流的概率很高,按日数统计的气候概率达47.77%,有雷暴相伴的强对流天气大风、暴雨和冰雹气候概率分别为27.29%、10.84%和6.29%。另外,北京地区对流天气一般可连续出现3 d,强对流天气也可连续出现2 d。北京地区对流季节长达4个月,其中6、7、8月为主要的对流月,这三个月中雷暴发生的气候概率均超过50%。暴雨多发季节为7月中旬到8月上旬。冰雹集中于6月中、下旬。在对流天气的地理分布上,北京西北部、东北部山区及西南部山区多对流天气,中心区和东南部平原地区对流天气较少。暴雨呈西南-东北方向带状分布,东北部山区、中部和东南部平原地区多发生暴雨,而西北部和西南部山区很少发生暴雨。山区冰雹明显多于平原。西北部和东北部山区大风偏多,西南部霞云岭大风最少。暴雨有明显的夜发性,即夜间次数多,降水量更大。冰雹集中发生在午后到傍晚,占冰雹总站次的76.72%。夜间发生冰雹的概率非常小,上午到中午也不多。  相似文献   
130.
本文以第5次人口普查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模型,得到广州市海珠区各街区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可达性空间分布,并详细分析了医院等级系数对可达性指数的影响,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