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4篇
  免费   1987篇
  国内免费   2824篇
测绘学   1464篇
大气科学   1258篇
地球物理   1556篇
地质学   5129篇
海洋学   1568篇
天文学   192篇
综合类   800篇
自然地理   1178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649篇
  2021年   754篇
  2020年   602篇
  2019年   667篇
  2018年   610篇
  2017年   565篇
  2016年   611篇
  2015年   661篇
  2014年   583篇
  2013年   694篇
  2012年   731篇
  2011年   706篇
  2010年   713篇
  2009年   599篇
  2008年   619篇
  2007年   531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359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A novel method for prediction of the load carrying capacity of a corroded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CRCB) i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Nine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which had been working in an aggressive environment for more than 10 years, were tested in the laboratory. Comprehensive tests, including flexural test, strength test for corroded concrete and rusty rebar, and pullout test for bond strength between concrete and rebar, were condueted. The flexural test results of CRCBs reveal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cracks on the beams shows a fractal behavi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ractal dimension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RCBs is then studied. A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is established by the use of the fractal dimension as the corrosion index, together with the basic intbrmation of the beam. The validity of the prediction model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satisfactory resuits are achieved.  相似文献   
52.
本文根据1996年“中-法合作东海计划”在冲绳海槽中西部边缘区所取柱状样岩芯沉积物粒度分析资料,对该区沉积物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山沉积和富含生物的半远洋深海软泥沉积是本区的主要特征。以481cm为界,上、下两层沉积物截然不同,可能是沉积物的来源不同或者是水动力条件的差异。该区主要受火山活动的影响,其次是黑潮、大洋风暴  相似文献   
53.
田丰  文鸿雁  张静 《海洋测绘》2007,27(4):23-27
使用多项式和切比雪夫(Tchebyshev)多项式分别对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未来沉降值,其中切比雪夫多项式的外推效果较好;应用前向BP神经网络对两种不同的单因子输入模式进行非线性函数逼近,并进行了不同采样步长的比较,实例表明将时间点作为网络的输入对沉降进行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4.
海洋木栖真菌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福建厦门海沧、集美及漳州浮宫等地采集到的红树林等海洋潮间带的各种腐木样品中分离得到176株海洋木栖真菌,对其进行抗菌活性检测.其结果表明共有96株海洋木栖真菌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白色假丝酵母中的一种或多种拮抗指示菌具有抑制作用,占供测菌株总数的54.5%.在这些活性菌株中,红树源菌株拮抗比例为30.2%,非红树源菌株拮抗比例为69.8%.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主要分布于15个属中,包括木霉Trichoderma、青霉Penicillium、拟青霉Paecilomyces和一些不产孢的分类群.某些稀有真菌如盘多毛孢Pestalotia、茎点霉Phoma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5.
鳚亚目鱼类是鲈形目中较大的一个亚目,现知全世界有127属,700余种(Nelson,1994)。目前还不断有新种发现,多数为海洋鱼类,世界性分布。 鳚亚目鱼类大多体型较小,对它们的研究也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人们对这一类群的认识也愈来愈深入,其种类、区系与动物地理学等方面的特点正逐渐为研究者所揭示。其中有些种类由于在海洋生态学、环境生物学和渔业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而吸引着许多鱼类学家和生态学家的注意和对其进行研究(Kotrschal,1992;Springer,1993;Stepien,1993)。 印度-西太平洋是鳚亚目鱼类种类最多的海区之一,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在此领域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日本学者Masuda等(1984)总结了日本沿岸鳚亚目鱼类有86属212种,菲律宾已知有36属80余种(Herre,1953)。中国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适合于鳚亚目鱼类栖息的生境相当广泛,种类也相当丰富。作者根据目前已掌握的标本和文献资料,经初步分析得出中国海区现有鳚亚目鱼类33属78种。  相似文献   
56.
采用新极谱技术(1.5次微分)的阳极溶出伏安滴定方法测定天然海水的铜络合容量和条件稳定常数。对测试条件、EDTA回收率和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青岛近岸水样的九次平行测定表明,铜的表现络合容量为3.01×10~(-7)mol/dm~3,条件稳定常数为7.34×10~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2%和13.8%。  相似文献   
57.
贻贝粉酶解液提取复合氨基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叶眉  高昕 《海洋科学》1996,20(1):56-60
报道了以脱脂后的贻贝粉为原料,采用酶解法从其酶解液中分离提取复合氨基酸的工艺。其收率为20%,纯度约为90%。其中必需氨基酸(不计色氨酸)约占复合氨基酸总量的55%,其氨基酸模式与FAO/WHO组织确定的模式及人乳模式进行了对照,通过适量添加个别氨基酸可使其配比接近人乳模式。  相似文献   
58.
采用微型冰点渗透压仪和酶学分析的方法测定了褐牙鲆幼鱼由盐度30向低盐(24、18、12、6)适应过程中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 -K~ -ATPase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对褐牙鲆幼鱼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 -K~ -ATPase活力都有显著的影响(P<0·05)。盐度变化后,各实验组褐牙鲆血浆渗透压、鳃丝Na~ -K~ -ATPase活力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随着盐度变化的增加而增大。在6d内,盐度为18、12和6实验组血浆渗透压呈峰值变化,在3d时达到最小值;6d后,各实验组血浆渗透压趋于稳定;而鳃丝Na~ -K~ -ATPase活力在6d时达到最小值,9d后,各实验组褐牙鲆鳃丝Na~ -K~ -ATPase活力基本趋于稳定状态,而且在高渗环境(S>14·97)中鳃丝Na~ -K~ -ATPase活力与外界盐度大小呈正比,在低渗环境(S<14·97)中与盐度呈反比。褐牙鲆幼鱼的等渗点盐度为14·97,等渗压为425·8mOsm/kg。  相似文献   
59.
大洋铁锰结壳的地球化学与古海洋环境示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回顾近年来铁锰结壳在深度定年、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古海洋环境示踪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并提出有关认识和展望。  相似文献   
60.
简述北斗三星无源导航定位的原理及定位误差源。探讨用最优估计理论和方法,即卡尔曼滤波技术,消除北斗三星无源定位数据中随机误差的方法。对华南沿海北斗三星无源定位实验数据进行滤波处理,结果表明:(1)北斗三星无源定位单点定位精度在纬度方向为±58m,经度方向为±4.3m,经卡尔曼滤波后其单点定位精度在纬度方向为±43m,经度方向为±3.6m;(2)北斗三星定位误差主要分布在纬度方向;(3)通过卡尔曼滤波可使北斗三星无源定位精度提高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