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1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355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384篇
地球物理   379篇
地质学   778篇
海洋学   150篇
天文学   149篇
综合类   169篇
自然地理   18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991.
运城市冬小麦晚霜冻预报服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季霜冻在运城市出现的范围比较广泛,危害机遇为2a-3a一遇,重灾区多在汾河、涑水河两岸及平川地区的低凹地带,峨嵋岭南部及中条山的沿山坡岭地区较轻。运城市的晚霜冻主要影响小麦、苹果、蔬菜等,晚霜冻严重的年份可能造成小麦、苹果大幅减产,本文主要就运城市的春季霜冻对小麦的影响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92.
热带气旋的螺旋度特性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将螺旋度的概念引入热带气旋,对热带气旋螺旋度的结构特征及其在热带气旋发展过程中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带气旋这种具有较强螺旋性的天气系统,其发展过程也就是螺旋度增强的过程。螺旋度对热带气旋稳定过程的维持及其长久的生命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王新敏  张霞  徐文明  鲁坦 《气象》2011,37(5):576-582
利用河南省地面观测站1960-2005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全省雷暴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雷暴活动特征和雷暴天气产生的环境场条件,基于T213/T639数值模式输出产品计算了多个大气动力、热力参数,经诊断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后选取与地闪关系较好的对流稳定度指数、850 hPa假相当位温、400~850 hPa垂直风切变等5个参数作为预报因子,采用ADTD地闪定位资料和T213/T639数值模式输出产品,分别建立雷电潜势预报模型.雷电潜势预报方法于2008-2009年在河南省汛期业务中应用评估表明,基于T213/T639数值产品的雷电潜势预报技术方法可以为河南省雷电天气的落区预报提供客观定量的参考和依据,且两者都对低槽切变型预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4.
收集2011年有代表性的4次东北冷涡过程的EC和T639模式的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及实况,进行形势场的天气学检验;选择T639、德国、日本数值预报模式降水产品,经过数据离散化、统一化处理后,针对东北冷涡天气背景,对内蒙古地区降水预报进行24、48h预报质量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EC和T639模式的形势场预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其中EC模式比T639模式稳定;T639、德国、日本模式的降水预报产品对冷涡降水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对各量级降水预报均存在空报和漏报现象,对中雨及其以上量级降水预报能力较差,各模式对东北冷涡背景下的强降水预报量级偏小。  相似文献   
995.
北太平洋爆发性气旋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8—1987年的海平面天气图资料,分析了爆发性气旋的气候特点。主要内容有:爆发性气旋的发生频率,频率的时间分布,地理分布,大风强度及分布方位、气旋爆发前后的大风、中心气压、加深率等要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6.
山东各区夏季降水的多步预测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山东夏季降水进行分区的基础上,用相当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各区降水与前期、同期大气环流特征量及海温的遥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山东夏季降水与大气环流特征量及海温相关性显著。在此基础上筛选因子,利用多维均生函数建模方案,对2000年前各区及全省夏季降水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97.
Shear wave velocity (V s) and the fundamental site period of the subsurface condition are the primary parameters that affect seismic soil amplification in particular sites. Within the topmost layer of the soil, which measures 30 m, the average shear wave velocity V s30 is commonly used to build codes for site classification for the design of earthquake-resistant structures and to conduct microzonation studies. In this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a microzonation map for V s30 distribution, National Earthquake Hazard Reduction Program V s30 site classification, and a fundamental site period for Penang are presented. The multichannel analysis of surface wave (MASW) test was conducted for more than 50 sites with available borehole data to develop the microzonation maps. The ten selected V s profiles measured by MASW show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data obtained using empirical correlations in a previous study. The highest V s values were identified at the north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parts of Penang Island, corresponding to the shallow bedrock and the outcrop zone. Conversely, the lowest V s values were found in the northwestern and southwestern parts of the Penang mainland owing to the thick layer of soft clay and silt deposits. The site period map shows the variation in site periods, with the highest value of 1.03 s at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Penang mainland and the lowest value of 0.02 s at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Penang Island. The microzonation map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are vital to studies on seismic hazard and earthquake mitigation programs in Malaysia.  相似文献   
998.
Iron-based nanotechnologies are increasingly used for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however, toxicologic impacts of iron nanoparticles on the aquatic ecosystem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We treated larvae of medaka fish (Oryzias latipes) with thoroughly characterized solutions containing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MC)-stabilized 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 (nZVI), aged nanoscale iron oxides (nFe-oxides) or ferrous ion (Fe[II]) for 12-14 days' aqueous exposure to assess the causal toxic effect(s) of iron NPs on the fish. With the CMC-nZVI solution, the dissolved oxygen level decreased, and a burst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was generated as Fe(II) oxidized to ferric ion (Fe[III]); with the other two iron solutions, these parameters did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CMC-nZVI and Fe(II) solutions caused acute lethally and sublethally toxic effects in medaka larvae, with nFe-oxide-containing solutions causing the least toxic effects. We discuss modes of toxic action of iron NPs and chronic toxic effects in terms of hypoxia, Fe(II) toxicity and ROS-mediated oxidative damage.  相似文献   
999.
大地电磁全信息资料三维共轭梯度反演研究(英文)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对张量阻抗数据、倾子数据和共轭梯度算法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实现了大地电磁全信息资料三维共轭梯度反演算法。基于全信息资料的三维共轭梯度反演研究,探讨了同时利用五个电磁场分量整理得到的大地电磁资料进行三维反演定量解释的方法以及全信息数据在三维反演中的作用。理论模型合成数据的反演结果表明,在三维反演中使用张量阻抗和倾子数据结合的全信息数据的反演结果优于只使用张量阻抗数据(或只使用倾子数据)的反演结果,提高了反演结果的分辨率和可信度。合成数据的反演算例也验证了所实现的大地电磁全信息资料三维共轭梯度反演算法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00.
在考虑环境气压的影响下,引进环境半径参量对藤田公式改进并将其应用到9711号台风研究预报中.结果表明:①改进的藤田公式能够基本解决藤田公式计算的外围气压和气压梯度偏小这一问题,合理地给出整个台风域内气压和气压梯度力的分布.②改进的藤田公式由于引入了环境半径的影响,使得计算的风向内偏角减小而风速增大;特别是它能使台风外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