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4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451篇
测绘学   150篇
大气科学   399篇
地球物理   568篇
地质学   1126篇
海洋学   157篇
天文学   74篇
综合类   155篇
自然地理   43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6篇
  1974年   18篇
  1964年   26篇
  1959年   25篇
  1958年   27篇
  1957年   34篇
  1956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41.
对地震预警算法ElarmS-2(地震报警系统第二版)在太平洋西北部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本文数据来源于美国俄勒冈州、加利福尼亚州、华盛顿州和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这里的3州1省即本文所指太平洋西北部——译注,下同)的实时监测数据和历史地震数据。在测试的地震中,矩震级最大的为7.2级,这也是ElarmS-2算法可以精确测量的最大震级。在台网范围内,ElarmS-2可以准确检测到台网内编目震级大于等于3级的地震,但是对于发生在海上或台网边缘的地震,ElarmS-2能准确识别的事件的截止震级会偏高。对ElarmS-2算法进行若干调整后,降低了发出错误的多重警报的概率。通过模拟历史地震事件,发现新的配置改善了发生在台网边缘的地震事件的算法的性能,而且不会影响台网密集区域的地震事件良好约束的解。我们希望误报数量减少,而且不会误报大地震事件。虽然ElarmS-2假设固定的震源深度,但是震中距和震级估计值仍然是足够准确的,可以提供对震动强度的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942.
选取2011~2016年巴里坤水平摆观测资料及降雨、气温数据,采用形态法、年变曲线、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气温、降雨对巴里坤水平摆的干扰特征及机理。结果表明:(1)持续降雨可造成巴里坤水平摆月频段和日频段曲线形态的变化,表现为NS分量加速南倾,EW分量西倾,NS分量较EW分量更易受降雨干扰的影响;(2)通过一般多项式曲线拟合去趋势后,气温和水平摆两分量观测值的相关系数明显变大。与NS分量相关性的显著提高说明巴里坤水平摆NS分量的趋势性异常并非由气温引起;与EW分量相关性的提高说明EW分量的整体西倾与气温无关。(3)通过曲线回归拟合可知,气温是巴里坤水平摆年变频段信息的重要影响因素,EW分量与气温的回归拟合结果优于NS分量。  相似文献   
943.
基于STRM-DEM((90 m)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通过人工判定法、最大高差法以及最大高差与面积比法联合对比,获取研究区最佳分析窗口为31×31,面积约为7. 78 km~2,根据获取的最佳窗口提取出西南天山地区地形高程(最大高程、最小高程、平均高程)和地形起伏度。分析认为:西南天山山势陡峻,总体呈中东部高、西部低的地貌特征,且以高地形起伏度为主,沿西南天山走向方向,高山区地形起伏度自东向西逐渐降低;高海拔地区呈北东—南西向展布规律,反映了该地区遭受了南北向强烈挤压隆升作用;并通过条带状地形剖面分析研究区夷平面地貌特征,认为西南天山地区发育4级层状地貌面,反映了该地区的多次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944.
对新疆北天山地区跨断层流动水准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利用断层垂直活动速率求解断层形变异常强度值。基于其变化特征与北天山地区中强地震的对比研究发现,研究区域断层活动整体处于断层形变强度趋势增强的背景下,局部断层形变异常强度值超过指标阈值0.6时,可作为北天山地区中强地震的预测依据。  相似文献   
945.
柴达木盆地东部微体化石丰度与天然气源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坳陷上新统第四系自生自储的天然气藏,已成为我国四大天然气产区之一。与柴达木盆地侏罗系、古近系一新近系原油伴生气与凝析气不一样,三湖坳陷生物成因气的气源岩母质主要是浅水湖泊动植物的有机质。在该区诸多门类的生物群落中,具有双壳易于保存为化石的微体动物介形类的丰度,与生物成因气源岩的分布密切相关,介形类化石丰度高低变化基本上反映了气源岩的好坏或有无。本文以三湖坳陷介形类化石丰度纵横向变化,提出了三湖坳陷进一步勘探天然气的方向:向坳陷北、东和南部比向西部红三旱四号方向较有利,因为该坳陷西部湖水含盐量太高,介形类等水生生物能生存者不多,生烃母质量少。  相似文献   
946.
LIVE-BED SCOUR IN LONG CONTRAC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INTRODUCTION Scour within a channel contraction occurs where the waterway is restricted by the foundations or road approach embankments of a bridge. Alternately, contraction scour takes place when a bridge is located at a natural contraction in the rive…  相似文献   
947.
2018年精河5.4级地震前地磁日变化畸变异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8年10月16日新疆精河5.4级地震发生时,震中附近的台站不同程度上记录了地磁日变化畸变异常,如地磁总强度F02时每日一值空间相关异常、地磁垂直分量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地磁低点位移以及地磁日变化空间相关异常等。统计震前观测到的所有地磁异常,并分析研究了其震前异常变化特征。得到如下结论:(1)从全国每日一值相关分析结果看,震前114天出现每日一值空间相关异常,异常高值台为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2)震前59天沿北天山断裂带分布的地磁台站加卸载响应比均成组出现超限的高值,且异常高值的空间分布跟震中位置有一定关联;(3)中国大陆地磁台站震前37天出现低点位移突变分界线,且异常集中于震中附近;(4)震前出现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空间相关异常,异常台站空间上也主要集中于北天山地区。因此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形态及有关的计算方法短期内具有一定的预报效能,可为今后利用地磁方法预测地震积累经验和震例。  相似文献   
948.
949.
由于中国西北地区地表水资源有限,地下水则成为重要的备用水资源,而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过程及其耦合模拟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科学评价的基础,因此,为了准确反映塔里木河下游间歇性生态输水后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以塔里木河下游英苏断面为例,基于Boussinesq方程建立了改进的地下水动力学(GH-D2)模型,模拟了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典型断面地下水对全时段(2000-2015年)间歇性生态输水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尽管Boussinesq方程的GH解能较好地模拟地下水位的瞬态变化,但模拟地下水位多年变化的结果并不理想,而改进的GH-D2模型考虑了间歇性生态输水对地下水位变化的滞后效应,对长时间尺度地下水位变化的模拟具有较好的效果。与GH和GH-D1模型相比,GH-D2模型模拟的地下水位值更接近于观测值,这将对塔里木河下游实施科学合理的生态输水计划以及生态恢复和重建策略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50.
卡鲁安锂矿床位于新疆阿尔泰造山带,是中国主要的稀有金属矿床产地之一,但前人工作程度较低、研究工作较少,其岩石成因和成矿机制有待于深入系统研究。文章系统研究了新疆卡鲁安含矿伟晶岩、无矿伟晶岩、外围花岗岩、外围伟晶岩、角岩、片岩、板岩等全岩样品的主量元素、稀土微量元素、Pb- Sr- Nd同位素以及锆石U- Pb定年和Hf- O同位素,旨在揭示卡鲁安矿区花岗岩与伟晶岩形成时代、岩浆起源及其演化过程,进而探讨两者之间的成因联系。年代学数据显示,卡鲁安矿区外围黑云母花岗岩、含矿伟晶岩和外围伟晶岩锆石SIMS U- Pb年龄分别为407. 9±2. 3Ma( n =25,MSWD=1. 4)、205. 0±12. 0Ma( n =6,MSWD=2. 2)和205. 0 Ma。外围黑云母花岗岩以高SiO2(71. 16%~75. 39%)、高CaO(1. 15%~1. 85%)、低Fe2O3/FeO (<0. 4)、过铝质(A/CNK=1. 04~1. 09) 和富碱性暗色矿物(>8%)等为特征。在稀土微量元素组成方面,具有弱分异的Zr/Hf(25~55)和Nb/Ta(5. 4~8. 8)比值,相对富集Rb、Th、U、Pb、Hf和LREEs,亏损Ba、Nb、Sr、P、Ti等元素,为典型的弱分异S型花岗岩,其源岩可能为一套变质沉积岩。在Hf- O同位素组成方面,含矿伟晶岩( ε Hf( t )=-0. 2~2. 0, δ 18O=7. 88‰~10. 87‰)和外围伟晶岩( ε Hf( t )=-0. 7~8. 1, δ 18O=6. 87‰~9. 48‰)与外围黑云母花岗岩( ε Hf( t )=1. 3~7. 4, δ 18O=8. 62‰~10. 08‰)具有一致性,指示含矿伟晶岩和外围伟晶岩与外围黑云母花岗岩可能具有相同的物质源区。黑云母花岗岩与片岩、板岩具有类似的稀土微量元素配分模式、类似的Pb- Sr- Nd同位素组成和Nd同位素模式年龄,指示由片岩、板岩部分熔融产生的;同时,含矿伟晶岩和无矿伟晶岩也展现出类似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但其∑REE含量明显低于外围黑云母花岗岩,表明这些伟晶岩可能与外围黑云母花岗岩具有成因关系。但黑云母花岗岩比伟晶岩成岩时代早近200 Ma,所以伟晶岩不是外围黑云母花岗岩结晶分异的产物。值得关注的是2件含矿伟晶岩与片岩、板岩具有类似的稀土微量元素配分模式、类似的Pb- Sr- Nd同位素组成和Nd同位素模式年龄,表明伟晶岩也与片岩、板岩部分熔融有关。外围伟晶岩、含矿伟晶岩和无矿伟晶岩的CaO/Na2O比值(0. 01~0. 19)指示其物源是以泥质岩为主;而黑云母花岗岩CaO/Na2O比值(0. 36~0. 51)指示源区以砂屑岩为主。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黑云母花岗岩与伟晶岩是由相同源岩的不同岩性(贫黏土的碎屑岩与富黏土的泥质岩)经不同时代构造演化的产物,其源岩均来自库鲁木提群(S2- 3 KL )的片岩和板岩,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