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17篇
  免费   20583篇
  国内免费   29947篇
测绘学   15911篇
大气科学   10682篇
地球物理   14708篇
地质学   54651篇
海洋学   15966篇
天文学   952篇
综合类   7035篇
自然地理   12442篇
  2024年   575篇
  2023年   1801篇
  2022年   4872篇
  2021年   5983篇
  2020年   4796篇
  2019年   5979篇
  2018年   5099篇
  2017年   4853篇
  2016年   4683篇
  2015年   5902篇
  2014年   5742篇
  2013年   7010篇
  2012年   7728篇
  2011年   7815篇
  2010年   7670篇
  2009年   7160篇
  2008年   7365篇
  2007年   6961篇
  2006年   6710篇
  2005年   5740篇
  2004年   4373篇
  2003年   2938篇
  2002年   3047篇
  2001年   2711篇
  2000年   2232篇
  1999年   930篇
  1998年   332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4篇
  1979年   37篇
  1978年   12篇
  1965年   13篇
  1957年   30篇
  1954年   54篇
  193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光合有效辐射分量(Fraction of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FPAR)是进行生态系统功能和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参数,准确估算FPAR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野外实测玉米高光谱数据和光合有效辐射数据的分析,探讨了主成分分析方法在高光谱信息提取及估算玉米冠层FPAR参数方面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植被指数验证FPAR估算效果,分析近红外及短波红外高光谱数据在FPAR估算方面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2.
地形因素对航空面阵CCD影像的影响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形因素,包括地面起伏和地球曲率,是造成航空数字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中国科学院遥感所自行研发的多模态航空CCD相机系统为对象,结合其成像模式和几何形态,分析了地形因素给影像带来的变形,推导出航空面阵CCD影像变形的一般公式,并通过概算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了对于航空面阵CCD影像,要想得到高精度的几何处理,必须改正地球曲率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3.
基于GIS的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年TM、SPOT 4及QuickBird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在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的支持下,结合野外调查及其它辅助数据,运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对北京市2006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对2000年与2006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 2006年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为59.707,处于良好等级;2000~2006年间,北京全市生态环境状况稳定保持在"良"的状态,总体变化不大,但北京市耕地面积减少了339.09 km2,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了285.24 km2,水域面积减少了118.98 km2,其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的减少、城市化扩张以及人为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94.
"5.12"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立即采用"赛斯纳"高空遥感飞机,携带高清晰彩色数码相机及先进的POS系统,迅速获取了重灾区的航摄图像数据。本文以震中附近的映秀镇地区为例,简要介绍了以该高质量航摄数据为基础,采用数字滑坡技术,快速进行震后重灾区灾情及次生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的成果。  相似文献   
995.
地下水流模型识别问题是综合的水文地质分析与计算过程,但常常被片面理解为反求水文地质参数问题,这种片面的认识大大妨碍了对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及对水文地质过程的理解,并由此导致一些不应有的错误结论。简要论述了地下水流模型识别的概念及问题类型,利用模型分解的方法指出地下水流模型的识别可分2步完成:一是利用附加水头场(或附加降深场)求参数;二是利用初始水头场确定边界条件及源汇项。除参数外,源汇项、初始条件、边界条件也是地下水流模型识别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96.
采用GPS和全站仪联合作业的数字测图方式进行了外业快速数据采集。并利用南方CASS软件对数据进行内业成图工作,最后利用大型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进行地理数据的入库,从而实现了阜新市区地理数据库的更新,此方式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和精度高等优点,可以借鉴到同类的地区。  相似文献   
997.
北达巴特斑岩铜钼矿产于华力西期流纹斑岩中,矿体呈脉状,铜矿体地表为氧化物,钼矿体主要赋存于深部的流纹斑岩中,其矿化作用呈上铜下钼的双层矿化结构模式,矿化为细脉浸染状。矿床的成因类型为斑岩型铜钼矿。  相似文献   
998.
嵩县纸房钼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嵩县纸房钼矿为马超营断裂多金属成矿带上首次发现和评价的层间脉型钼矿床.并迅速带动了在该区寻找脉型钼矿。通过对矿体形态、矿石质量、围岩蚀变和控矿要素等的分析研究,认为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充填石英脉型层状矿床.指出了该区域新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99.
遥感图像融合可以发挥多源遥感数据的优势。但由于不同传感器的遥感数据有着不同的特征,不同数据所采用的融合方法也应不同。文章探讨了ASTER多光谱波段与SPOT全色波段数据融合的方法,通过对PCA融合、IHS融合和基于小波的IHS融合方法的对比研究,得出基于小波的IHS融合法在提高空间分辨率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地物的多光谱信息。  相似文献   
1000.
造山带异源浆混花岗岩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5万花岗岩填图方法在区调工作中推广以来,在造山带花岗岩调查实践中,由于造山作用及过程的复杂性,花岗岩浆的多源及多样性,使同源岩浆演化理论及方法遇到了难题。文章在新一轮1:25万造山带试点图幅,在对同源岩浆演化理论及方法的适用性进行探索的同时,提出了异源浆混理论指导造山带内部浆混花岗岩(H型花岗岩)的填图方法。并就异源浆混花岗岩鉴别标志等作了系统总结,提出了浆混组合、浆混单元、浆混体,填图的理论方法体系;给予了浆混花岗岩明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