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分形地学图形处理中几个理论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分形地学图形处理中几个实际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别提出了分维引入、分维扩展、分维比较、分维估值等的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2.
地图上曲线长度归算的分形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地图曲线长度归算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为曲线长度归算的客观化,自动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3.
地名注记自动配置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在总结现有的注记自动配置方法的基础上,认为应该从优化理论和规则库相结合的方面来处理注记自动配置的问题,同时讨论了注记配置中涉及的优化理论问题,把它作为注记自动配置和算法设计的依据。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并指出注记自动配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04.
湘西花垣大脑坡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东南缘与雪峰(江南)造山带的过渡区,矿体受构造和岩相控制,主要呈层状和脉状赋存于清虚洞组下段第三、四亚段的藻灰岩中。随着勘探深度的加大,找矿成功率显著降低,提高找矿成功率一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前人的经验,总结了“花垣式”铅锌矿成矿模式,从勘查方法技术的角度,综合考虑岩石的电阻率、极化率和地表岩石、土壤中Pb、Zn元素含量特征等因素,建立了寻找“藻灰岩+地表Pb、Zn元素异常+中电阻率高极化率/低电阻率高极化率”的铅锌矿勘查技术找矿模式。通过在大脑坡矿区开展的综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试验,验证了找矿模式的合理性,为湘西—鄂西—黔东地区铅锌的矿勘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5.
左伟  陈洪玲  李硕  王桥 《测绘通报》2003,(11):49-50
景观结构指数是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因子群组。通过模型技术与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GIS及多种软件平台优化组合的基础上,实现遥感数据的小流域景观结构指数的信息提取,案例应用中效果非常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6.
多层体系GIS与模型集成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任建武  闾国年  王桥 《测绘学报》2003,32(2):178-182
在GIS软件开发领域,组件技术是GIS软件发展的潮流。随着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完善,基于组件GIS(ComGIS)和WebGIS的多层体系GIS体系结构和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成为GIS领城关注的焦点。系统地探讨了GIS软件技术体系和模型集成技术的发展,对多层体系GIS的关键技术以及模型集成技术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Web环境下多层体系GIS的Browser/Server模型,并提出了多层体系GIS的模型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107.
左伟  陈洪玲  王桥  李硕 《山地学报》2004,22(2):240-247
在对重庆市忠县区域TM遥感数据进行波谱信息特征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地覆被信息提取的波段组合方案;通过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和野外数据检验工作,实现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对重要生态安全指标因子之一——土地覆被因子的数据提取,并用GIS技术对其时空变化的驱动力因子和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效果和效率令人非常满意。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尺度山区县域的土地覆被数据提取与地学分析的技术和方法难题,而且揭示了忠县土地覆被的时空分异特征。这是用常规与传统的技术方法与研究手段难以实现的,也为山区县域生态环境退化评价和生态恢复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尝试。通过GIS空间分析,揭示了忠县土地覆被和水土流失的时空分异特征。忠县土地覆被动态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表现为耕地与林地在“制高地”上(海拔500m以上)的大互换,在平川坝地地区建设用地大量占用优质耕地、林地等土地覆被类型;水土流失发生的坡度分异不明显,主要分布在200~800m间,与坡耕旱地分布密切相关。从总体上,这种变化使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功能发生退化。分析发现,忠县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有:(1)人口压力和经济发展落后是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状态恶化的社会经济背景因素;(2)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人为因素;(3)脆弱的生态环境是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环境背景因素。因此,必须采取包括生态移民、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等在内的忠县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8.
分析了数字环境下制图综合的特点,探讨了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并对自动化制图综合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9.
数字环境下制图综合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了数字环境下制图综合的特点,探讨了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并对自动化制图综合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