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230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206篇
地球物理   284篇
地质学   570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17篇
自然地理   1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强震的孕育、发生涉及大尺度的地壳运动和构造形变的分布.中国大陆西部现今构造形变强烈,一些强烈活动的深大断裂的分布,把地壳分割成了若干活动地块.GPS观测获得的大范围的水平运动速度场分布具有较好的空间有序性和协调性.大区域水平相对运动和变形的协调与平衡,主要是通过一些大的断裂带(活动地块的边界带)的剧烈运动和变形来调整实现的.大区域的继承性构造运动决定了这些大的活动断裂带的相对运动与变形的性质及其空间分布趋势.强震前局部区域的相对运动和变形的异常是与大区域的地壳运动和整体变形相联系的.强震活动引起的调整总体上是维护大区域地壳运动和变形的协调与平衡的趋势.研究大断裂带构造变形的趋势背景和识别异常区段,是预测未来强震地点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2.
地震前兆现象的分析研究是开展地震预测的重要途径.在地震预测尚处于经验性预报的现阶段,积累可靠的前兆数据尤为重要.虽然我国的前兆台网观测技术已基本进入数字化发展阶段,但大量的模拟观测仍在运行,几十年来积累的模拟观测数据仍是十分宝贵的科研资料.如何对已有的模拟数据进行科学管理、使未来采集的模拟数据与已有数据进行科学的衔接、为分析预报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服务、使前兆模拟数据的产出和使用真正实现网络数据库的管理等都是值得深入思考并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3.
支盘灌注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支盘灌注桩受力机理的分析 ,结合郑州某工程支盘灌注桩试桩资料 ,利用不同的估算方法 ,对支盘灌注桩单桩承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地质雷达在隧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隧道施工完成后用常规方法很难对衬砌质量做出系统评价,地质雷达利用超高频脉冲电磁波探测目标介质的介电常数,很容易掌握砼衬砌结构的厚度、衬砌周围回填及空隙情况,围岩断层裂隙构造情况等,为工程技术评价提供依据。文章以实例,介绍了利用地质雷达对隧道进行检测所使用的仪器、工作参数及地质雷达资料处理解释步骤,并通过对几幅典型雷达图像进行分析介绍了不同异常结构在雷达剖面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35.
造成大浪淀水库富营养化主要因子及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水质恶化更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本文针对河北省大浪淀水库投入运营后水质变化的情况,论述了水体产生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危害,分析了影响大浪淀水库水质的主要因子及其变化规律,提出了改善水体环境、提高饮用水质量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6.
Auto-temperature-controlled ventilation embankment is an effective engineering measure for “cooling roadbed”. Practice proves that this new method can sufficiently make use of natural cold energy.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er efficiency, better cooling effect and feasibility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wider application in various environment, etc. And also, it is comparatively cheap in project cost. Through practice in the field for half a year, the testing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uto-temperature-controlled system, the artificial permafrost table has been raised by 65 cm. The artificial permafrost table was basically at the embankment bottom, and the action of freeze-thaw circle on engineering stability was effectively avoided. In the month with highest ground temperature, in the scope with 1–4 m in depth, including the majority of the embankment and the upper part in the original seasonal layer, the ground temperature decreased by 0.7°C. Through thermal flux calculation in the original seasonal layer, in the month with the maximum thermal flux coming into permafrost, it is found that the thermal flux reduces nearly by half. Coming into the cooling period for nearly a month, the ground temperature in entire auto-temperature-controlled embankment is close to zero, and the foundation is at negative temperature. But in a large region in the embankment and foundation the ground temperature was over 0°C and varied from 0°C to0.39°C in ordinary ventilation embankment.  相似文献   
37.
国家广电总局把2004年定为数字发展年、产业发展年,树立了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我国广播影视向现代化媒体的转变。新世纪、新阶段、新要求、新技术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新的变化。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选择的范围大大扩展,消费的能力大大增  相似文献   
38.
利用大功率的激电测深法可以寻找焦家式深部金 矿。首先,由物理和数学推导建立多层极化体的数 理模型,其数理模型产生的极化场可由多层若干 个极化单元场相叠加而成。由多次去除极化单元 场的原理而导出大功率激电测深资料进行消除浅 部强激电干扰异常的数据处理公式,从而突出了 深部矿床的激电异常。并利用处理后的激电测深 曲线,定量求取了深部金矿蚀变矿化带的顶界面 埋深。  相似文献   
39.
本文通过对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思考,总结并提出了在设计院信息化建设七个领域应用开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0.
以全球大地构造为背景讨论了玄武岩浆起源和演化的一些基本概念.这些概念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合理解释各种环境中火成岩的形成机制,也有助于依据野外岩石组合来判别古构造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资料和观察,对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及中-新生代基性火山岩成因提出了一些新解释.这些解释与地质观察相吻合,且符合基本的物理学原理.虽然中国东部基性火山活动可称为"板内"火山活动,但它实际上是板块构造的特殊产物.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是其下部被改造为软流层的缘故.这种改造是加水"软化"所致.水则源于中国东部地幔过渡带(410~660 km)内古太平洋(或其前身)俯冲板块脱水作用.其将岩石圈底部改造为软流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岩石圈减薄的过程.因为软流层是地幔对流的重要部分,而大陆岩石圈则不直接参与地幔对流.中生代玄武岩具有εNd<0的特征,说明其源于新近改造而成的软流层,亦即原古老岩石圈之底部.中国大陆北北东-南南西向的海拔梯度突变界线与东-西部重力异常,陆壳厚度变化,以及地幔地震波速变化梯度吻合.因此可将北北东-南南西向梯度线称为"东-西梯度界".该界东-西海拔高差(西部高原与东部丘陵平原),陆壳厚度差异(西部厚而东部薄)和100~150 km的深度范围地幔地震波速差异(西部快而东部慢),均受控于上地幔重力均衡原理.这表明西部高原岩石圈厚度>150~200 km,而东部丘陵平原岩石圈厚度<80km."遥远"的西太平洋俯冲带具有自然的地幔楔吸引作用.此吸引作用可引起中国东部"新生"软流层东流.软流层东流必将引起西部高原底部软流层的东向补给(流动).这一过程必然导致东移软流层的减压,即从西部的深源(岩石圈深度>150~200 km处)到东部的浅源(岩石圈深度~80km处).东移软流层的减压分熔可合理解释具有软流圈地球化学特征(εNd>0)的新生代中国东部基性火山活动及玄武岩的成因.这些对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地质过程的解释,将为更加细致的,以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为主的讨论所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