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4篇
  免费   1316篇
  国内免费   2103篇
测绘学   1016篇
大气科学   1133篇
地球物理   1219篇
地质学   3350篇
海洋学   1003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498篇
自然地理   777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382篇
  2021年   457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498篇
  2018年   369篇
  2017年   380篇
  2016年   389篇
  2015年   431篇
  2014年   476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503篇
  2011年   569篇
  2010年   503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415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随着开发程度加剧,中海油增储上产不断突破下限,越来越走向深层、低渗、深水和稠油.渤海海域探明原油地质储量超60%为稠油,开发难度大.影响稠油油藏热采开发的关键地质因素有油藏类型、含油饱和度、隔夹层、小断层等,其中隔夹层影响最大.D油田为辫状河沉积、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的厚层块状特超稠油油藏.针对D油田砾岩夹层薄、地震预测精...  相似文献   
992.
地-空瞬变电磁法电阻率成像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空瞬变电磁法(Semi-airborn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SATEM)凭借适应能力强、探测深度大、实时性强等特点,适用于湖泊、沼泽、山区等地形复杂地区观测.SATEM接收数据量大、精度要求高,传统成像方法基于地面视电阻率计算未考虑飞行高度,开展SATEM的高精度快速成像研究对实际运用有重要作用.针对SATEM中电性源发射装置感应电流分布,接收装置设置于空中以及两者不在相同平面的特点,本文考虑横向、纵向感应电流差异,飞行高度对视电阻率影响等因素,提出电性源SATEM电阻率成像方法.首先,基于电性源瞬变电磁场感应电流分布特征及各分量空间分布、扩散特性分析,推导出基于均匀半空间磁场与感应电压解析解,然后定义了电性源地-空瞬变电磁法早期、晚期、全期视电阻率;最后根据对感应电流分布分析定义了横向分量和纵向分量的成像深度,并研究了成像深度受飞行高度、发射磁矩、偏移距、偏移角度的影响;对煤炭采空区的实测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电阻率成像方法可以更加精确定位目标体位置.  相似文献   
993.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是影响中国气候的大尺度环流系统,为了进一步了解副高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本文利用站点观测资料和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通过资料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6月副高东西变动对中国南部降水的影响,以及影响副高东西变动的前期海洋因子.结果表明副高东西变动对中国西南和华南地区降水的影响明显不同:副高偏东有利于降水西南偏多而华南偏少,偏西则降水变化刚好相反.其原因与副高东西变化引起的环流差异有关,华南降水与副高东(西)变动时西太平洋地区副高西北侧的东北(西南)风异常以及东亚中低纬度地区异常经向波列的变化直接有关,而西南降水异常不仅与副高东西变动在东南亚地区引起的纬向风异常有关,与青藏高原大地形动力作用对副高北侧异常纬向风的变化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此外,副高东西变动时影响西南和华南地区的水汽来源不同,影响西南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赤道印度洋80°E附近越赤道气流,而影响华南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副高南侧偏东气流从西北太平洋地区输送的水汽.进一步分析发现前期冬春季热带西北太平洋和赤道西太平洋海温变化的偶极差异与后期初夏副高东西变动有密切联系,冬春季西北太平洋暖海温和赤道西太平洋冷海温变化有利于后期初夏副高偏西,相反则有利于副高偏东,数值模拟结果在一定程度证实了资料诊断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94.
月球和地球正常重力特征差异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球和地球都非常接近于旋转椭球,基于正常椭球求定的正常重力场占据了月球和地球真实重力场的主要部分,比较月球和地球的正常重力,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天体的重力变化特征.基于Clairaut定理求解月球和地球的正常重力,正常重力随纬度的变化呈现了相反趋势,即地球是两极的正常重力大于赤道的正常重力,而月球是两极的正常重力小于赤道的正常重力.从截断误差及椭球形状与自转角速度的协调关系分析了月球和地球正常重力随纬度变化产生相反趋势的原因:月球的椭球扁率与自转角速度之间的数值关系不满足行星流体静力学平衡条件,即利用Clairaut定理求解正常重力并不严格适用于月球.  相似文献   
995.
海洋地球物理勘探中常使用多道地震数据建立浅部地层模型,结合海底地震仪广角地震数据进行射线追踪和走时反演求取地层速度特征.受采集环境和成本限制,部分海底地震仪测线缺少同步采集的多道地震数据,建立的初始模型其浅层结构有较大不确定性,可能会对正演模拟结果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针对海底地震仪广角地震走时模拟中浅部结构的不确定性因素,使用RayInvr软件构建了理论模型和走时数据体,分析讨论了初始模型沉积层厚度与速度变化对正演模拟结果的影响.之后进行实测数据处理,在MCS2019-3测线数据的约束下建立初始模型,对OBS2011-1测线震相重新进行了走时拟合,将得到的模型结果与先前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以下结论:沉积层厚度及速度不确定性对走时模拟结果的浅部结构影响较大,深部结构影响较小;使用错误的速度与基底深度组合来拟合沉积层反射震相PsP,会使台站下方的地壳和地幔折射震相Pg和Pn,以及莫霍面反射震相PmP都出现走时小起伏,走时提前对应沉积层速度与厚度偏大,走时延后对应沉积层速度与厚度偏小;PsP震相缺失时,不同的速度-深度组合都可以很好地拟合震相,但会增加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96.
地磁暴期间,电离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扰动,显著影响GNSS导航系统性能.本文针对GNSS系统应用需求,全面分析了不同等级磁暴主相期间GPS单频点定位精度在中国区域(地磁中、低纬地区)的受扰情况.结果表明,定位误差极端值的出现概率与磁暴等级呈正相关,也与测站纬度相关(低纬一般高于高纬),定位精度在U(垂直)方向受影响程度明显强于其他方向,且在磁暴恢复相期间定位精度也可能受到显著影响.上述研究结果对了解磁暴期间中国区域(地磁中、低纬地区)GNSS应用性能、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在中国区域的应用性能及系统升级和中国区域电离层扰动特性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7.
1 研究背景 幂律奇异性是材料灾变破坏及地震发生时的一个典型前兆特征(Voight,1989;Xue et al,2018).在灾变破坏发生时,系统的响应函数R = du/dU发散到无穷大,表现出临界幂律奇异性(Xue et al,2018).其中,u是系统响应量,U是系统的加载控制量.响应函数R的临界幂律奇异性是灾变破坏能量准则的体现,对大理岩、花岗岩试样进行的准静态单轴压缩实验表明,响应函数幂律奇异性指数分布在-1/2到-1之间.利用灾变破坏点处响应函数的幂律奇异性以及幂指数的分布范围,可以建立对于灾变破坏时间的实时预测方法(Voight,1988;Xue et al,2018),但噪声对灾变破坏预测却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准确地从包含噪声的时间序列中提取幂律前兆并确定其幂指数,对于灾变预测至关重要.本文即是针对包含噪声的信号,提出一种提取幂律奇异性前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1 研究背景 地震预报中测震学指标广泛应用于地震异常分析.顾瑾平等(2001)研究了多项指标综合预测概率,得出综合概率值在0.5以上时,对应地震率80%,测震学指标有其物理意义,若出现高综合概率值时应关注.2020年7月12日,在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发生MS 5.1后期强余震(39.78°N,118.44°E),震中位于1976年唐山MS 7.8大地震余震分布区内,是近几年华北地区一次显著的地震事件.基于意义相互独立的多种测震学指标0—1化异常(指标值超出2倍方差为1,反之为0)合成信息的全时空扫描预测方法,定量分析该地震的异常时空特征,对地震进行预测研究,可为中强地震的时间、地点判定提供一种新的数值预测依据.  相似文献   
999.
为探讨非常规致密砂岩油藏储层启动压力梯度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HQ、HS地区长6、长8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启动压力实验,对比分析不同储层的启动压力梯度.研究表明,单相水状态水相、束缚水状态油相,均具有随渗透率降低,拟启动压力梯度、真实启动压力梯度升高的趋势.当渗透率低于0.3×10-3 μm2,拟启动压力梯度、真实启动压力梯度均随渗透率降低而快速升高.饱和油束缚水状态油相拟启动压力梯度、真实启动压力梯度高于单相水状态水相的拟启动压力梯度、真实启动压力梯度.HQ地区水相、油相的拟启动压力梯度、真实启动压力梯度低于HS地区;长8储层水相、油相的拟启动压力梯度、真实启动压力梯度低于长6储层.研究区储层,水相、油相拟启动压力梯度、真实启动压力梯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Q地区长8储层、HS地区长8储层、HQ地区长6储层、HS地区长6储层.不同维度对比分析得出的启动压力梯度,对于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开发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其他地区致密油的有效动用仍具有借鉴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空气中颗粒物对城市生态环境存在影响,在遥感生态指数的基础上,加入反映颗粒物PM2.5浓度的差值指数(DI),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耦合绿度、湿度、干度、热度和PM2.5浓度指标,构建新型遥感生态指数RSEInew.通过对比RSEI与RSEInew第一主成分贡献率和平均相关度,建立基于RSEInew模型的沧州市区生态评估模型,对该区域2000-2019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RSEInew第一主成分更好的集中了各指标的特征,比RSEI更能综合代表生态质量情况;绿度指标NDVI和湿度指标WET为正值,对生态环境质量起积极作用;干度指标NDBSI、热度指标LST和PM2.5浓度指标DI为负值,对生态环境质量起消极作用,研究区生态质量主要受绿度影响,其次是干度和PM2.5浓度,湿度影响最小;2000-2019年,沧州市区生态环境质量维持在一般水平,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降幅约8.3%,主要由于市区原有植被被建设用地代替,生态质量变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说明积极推进中心城区裸露地块增绿等环境保护工作,改善了中心老城区的环境质量;依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未来增加0.159单位的NDVI,减少0.391单位的NDBSI或0.413单位的DI,就会使沧州市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0.1单位,说明增加绿地覆盖是改善沧州市区生态环境的最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