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8篇
  免费   1270篇
  国内免费   1957篇
测绘学   982篇
大气科学   892篇
地球物理   1327篇
地质学   3426篇
海洋学   1039篇
天文学   167篇
综合类   442篇
自然地理   77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334篇
  2021年   408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433篇
  2018年   364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377篇
  2014年   445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507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523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507篇
  2007年   440篇
  2006年   435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白山钼矿赋矿岩体为花岗斑岩,其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岩体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并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Sr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Ce,Zr等),以及具有LREE富集的右倾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根据矿物稀土元素作为示踪剂提供的信息表明,含钼矿物的石英脉稀土元素组成和分布模式与壳幔同熔型花岗岩有众多相似之处,推测该成矿物质来源与花岗岩岩浆有关,来自同一源区,形成于碰撞后演化阶段向板内转化的构造环境,并具相同的成岩方式与成岩成矿同期。  相似文献   
992.
993.
The Neoarchean charnockites of North margain of North China Craton(NCC)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to understanding the Early Precambrian basement. Although there is a broad consensus that charnockite is usually related to 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whether its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s characteristics remains controversial. Inclusions within hypersthene and garnet in charnockite are used to identify the peak granulite facies mineral assemblage, with the formation of Magnesian–charnockite attributed to anatexis of the protolith associated with this 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The distribution of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in charnockite is very uneven, significant depleted in LILEs(eg. Cs, U, Th) and HFSEs(eg. Nb, Ta, P and Ti), riched in Sr. Raising to the coexistence of Eu–enrichment and Eu–depletion type of REE patterns that influenced by the content of plagioclase and the remnants minerals of zircon and apatite. Comparative the petrography, geochemistry and geochronology data of Magnesian–charnockite indicate that the ratios of mafic pellites and basalts involved in anatectic melting are different by the upwelling of mantle magma, also resulting in the Eu anormals characteristics. The formation of the Magnesian–charnockite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subduction of the NCC oceanic crust(About ~2.5 Ga). However, Ferroan–charnockite may be the formed by the crystallization differentiation of the upwelling of mantle–derived shoshonitic magma(About ~2.45 Ga), with the lower crust material addition.  相似文献   
994.
995.
观花坪铜银矿床位处南秦岭成矿带中段,矿床产于下寒武-中奥陶统石瓮子组碳酸盐岩建造与中泥盆统大枫沟组碎屑岩建造"不整合接触界面"附近,区域上具明显的层控特征;但在矿区范围内,铜银矿体则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矿体均赋存于叠加在不整合面的断裂破碎带中,明显具后生成矿作用的特点。笔者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和矿石特征的研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的分析认为,铜银矿床为多期次多成矿阶段叠加形成的复杂矿床,特别是南秦岭华力西期与印支期—燕山期的构造-岩浆热事件与本区铜银矿床的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96.
聂潇  王宗起  陈雷  陈浦浦  王刚 《岩矿测试》2019,38(5):565-574
黑云母的化学成分中蕴含着重要的成因信息,对具有交代结构的黑云母进行微区成分分析,能够精细反映交代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情况,为解决矿床形成机制方面的科学问题提供矿物学证据。本文以北大巴山平利地区蚀变粗面岩中具有再平衡结构的黑云母斑晶为研究对象,进行电子探针面扫描和剖面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斑晶内部为岩浆成因黑云母,边缘为"扩散-反应"过程所致的再平衡成因黑云母。斑晶边缘与内部相比,TiO_2含量由平均5.78%降至2.22%,表明在交代蚀变过程中黑云母中Ti等高场强元素被淋滤出进入流体;而CaO含量由平均0.06%升至0.14%,F含量由平均0.60%升至0.80%,指示蚀变流体内富含Ca、F等组分。本研究揭示了粗面岩中铌矿床的形成与热液作用关系密切,成矿流体中Ca、F等组分在铌元素的迁移及富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临汾—运城盆地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属新生代汾渭地堑系的一部分。以往勘探表明,该地区新生界缺乏有效烃源岩和有利生油条件,油气资源潜力不容乐观。但近年来邻区鄂尔多斯盆地、沁水盆地等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的持续突破,为该地区前新生界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通过地震、重磁资料解释,并结合近年来区内钻孔资料,较全面地刻画了盆地上古生界的赋存分布状况,指出石炭系—二叠系主要分布在临汾坳陷中—北部和峨嵋隆起区西北部。由周邻露头资料推测,该盆地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较为发育,有机质达到中等—高成熟演化阶段。结合后期改造、埋藏史和生烃史模拟、保存条件分析等,认为盆地北部临汾凹陷为煤层气或常规天然气勘探的较有利选区。  相似文献   
998.
洪增林  徐通  薛旭平 《中国岩溶》2019,38(2):276-280
汉中天坑群是在中国32°~33°N湿润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区北界首次发现的岩溶地质遗迹。为了科学地评价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旅游资源,为下一步旅游规划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生态旅游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生态旅游开发条件等3个方面选取资源景观价值、资源科学与文化价值、生态环境质量、环境安全条件、区位与交通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建立多层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地质遗迹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得出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得分为90.67分。本文研究表明,汉中天坑群具有五级生态旅游资源的禀赋,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洞穴分布特征及地貌演化研究是洞穴科普活动及洞穴旅游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支撑。为进一步了解九洞天景区洞穴系统大型串珠式天窗群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对溶洞的规模、形态、发育方向及分布高程进行实地考察。将地理学“将今论古”的思想与地理信息系统工具相结合,探讨九洞天洞穴系统的空间展布特征及其地貌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九洞天洞穴系统发育地层以二叠系茅口组地层为主,发育受断层节理和水文条件控制,溶洞发育方向多为北北东、北西和东南方向,与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受第四纪间歇性抬升运动和侵蚀基准面控制的影响,洞穴系统垂向分布大致集中在1 150~1 220 m、 1 220~1 270 m、1 270~1 340 m三个海拔范围内,与区内古河道垂向分布具有相似性;九洞天洞穴系统和地貌演化经历油菜河伏流及底纳寨干谷形成期、梯子崖伏流及张家寨干谷形成期、九洞天伏流和大天桥干谷形成期三次大的发育阶段,形成九洞天景区天窗溶洞、明暗流和古河道并存的典型喀斯特格局。   相似文献   
1000.
薛伟  袁宗峰  周密 《中国岩溶》2019,38(4):508-514
西南地区某水库位于云贵高原中北部,库区可溶盐岩分布较广且岩溶较发育,中部有一条近南北走向的区域性断裂(F1)穿过两岸,为论证此水库成库的可能性,通过地表调查及物探,结果表明:此水库向低邻谷渗漏的可能性小,沿F1断裂带向南部或向下游渗漏的可能性问题不大,存在沿灰岩溶蚀通道向下游和向库外渗漏的可能性,沿左岸大理岩与灰绿岩接触带或大理岩向坝下游绕坝渗漏的可能性不大;水库正常蓄水位在Kc1底板高程以下有成库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