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90篇
  免费   6267篇
  国内免费   9418篇
测绘学   4388篇
大气科学   3417篇
地球物理   5039篇
地质学   17376篇
海洋学   4465篇
天文学   493篇
综合类   2157篇
自然地理   4040篇
  2024年   228篇
  2023年   611篇
  2022年   1517篇
  2021年   1947篇
  2020年   1532篇
  2019年   1910篇
  2018年   1653篇
  2017年   1604篇
  2016年   1662篇
  2015年   1950篇
  2014年   1782篇
  2013年   2175篇
  2012年   2422篇
  2011年   2292篇
  2010年   2274篇
  2009年   2133篇
  2008年   2194篇
  2007年   1978篇
  2006年   1929篇
  2005年   1582篇
  2004年   1177篇
  2003年   844篇
  2002年   911篇
  2001年   828篇
  2000年   663篇
  1999年   421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3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3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41.
双壳类软体动物精子发生及其在系统演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双壳类软体动物精子发生及精子形态结构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双壳类软体动物精子发生过程中精细胞分化具有种、属特异性,精细胞分化的细节是区别个体外部形态很近的物种的依据;精子的形态结构具有种的特征,精子结构的比较研究将成为双壳类软体动物系统演化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2.
光生物反应器中光衰减特征与螺旋藻生长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光照强度在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当光波长及光传播的路径确定时,光生物反应器中光衰减特征主要受培养物生物量浓度的影响,由回归的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可分析光衰减特征与培养物生物量浓度的相关性,为光生物反应器中平均光照强度的确定奠定基础。在光生物反应器中,当营养底物和环境温度不是螺旋藻生长限制因子时,通过平均光照强度对螺旋藻比生长速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螺旋藻比生长速率与平均光照强度的动力学模型可用Aiba光生长抑制方程描述,光亲和系数Ks为238.29umol/(m^2.s),光抑制系数Ki为0.00493s.m^2/umol,光生物反应器中螺旋藻生长的饱和光照强度出现在190-272umol/(m^2.s)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3.
南大洋深海嗜冷菌2-5-10-1及其低温脂肪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南大洋普里兹湾的水样中筛选到一株产低温脂肪酶的深海嗜冷菌2-5-10-1,对其生长及产酶情况和酶性质做了初步研究.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5℃,此时分泌的胞外脂肪酶最多;添加Tween80,橄榄油可显著促进脂肪酶的产生.该脂肪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35℃,在0~20℃均保持较高的酶活性,在0℃可保持37%的相对酶活性;酶的最适作用的pH值为7.5,在pH6~9的范围内均存在较高酶活性;对热较敏感,在60℃保温15min可丧失50%以上的酶活性.该脂肪酶的催化作用不需要金属离子的参与,Cu2+和Zn2+对酶活有着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4.
东海原甲藻cDNA文库构建及尝试性ES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e)是中国沿海频繁发生的大规模赤潮的原因种之一,大规模分离鉴定东海原甲藻功能基因是理解东海原甲藻赤潮形成过程和机理的重要基础。取对数生长期藻体,经微量总RNA抽提、cDNA合成、cDNA扩增和克隆等步骤,构建了东海原甲藻cDNA文库并进行了尝试性表达序列标签分析。从含有约5000个转化子的文库中随机取150个测序,获得126条EST序列。经网上BlastN及BlastX分析,共发现11个是已知功能的基因的标签。这些基因与东海原甲藻生长发育、物质转换和能量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145.
本文研究了几种金属离子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其结果表明:Li^+、Na^+和K^+对酶活力没有明显影响,Mg^2+、Ca^2+和Ba^2+对该酶均有激活作用,激活程度依次为Ca^2+〉Ba^2+〉Mg^2+.Al^3+、Fe^3+、Cd^2+、Pb^2+和Hg^2+对该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μmol/dm^3的Hg^2+可以使酶活力完全丧失.Co^2+对酶的效应是先激活后抑制,Mn^2+对酶仅有轻微的激活作用.Cd^2+和Fe^2+对锯缘青蟹NAGase的抑制作用都呈竞争性-反竞争性混合Ⅱ型效应,Cd^2+的抑制常数Ki和KiS分别为23.9、5.0mmool/dm^3,Fe^3+的抑制常数Ki和KiS分剐为395.5、135.6μmol/dm^3.Ki〉KIS说明酶一底物络合物(ES)与抑制剂的亲和力比游离酶(E)与抑制剂的亲和力大.  相似文献   
146.
海洋中二甲基硫的生物生产与消费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MS是海洋中最主要的挥发性有机硫化物,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酸化产生重要影响。DMS的生物生产与消耗主要发生在海洋真光层。生物的生产与消耗被认为是海洋中DMS的主要来源和去除途径。海洋中DMS的生物生产和消耗是密切相关的,两者的速率基本保持平衡。目前,有关DMS生物生产与消费速率的测定方法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和加抑制剂2种,后者颇受青睐,不过有关抑制机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7.
研究海洋中的CO具有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因为它在控制大气中羟基自由基的浓度、参与全球碳循环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过去几十年来海洋中CO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详细介绍了海洋环境中CO浓度的分布特征、通量、来源及去除途径。指出在这一研究领域我国和国际的差距以及一些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8.
提出将基于动态特性的检测方法与局部物理检测手段相结合的探伤思路。利用动力学方法进行实时监测及损伤区域的粗略定位,再由物理探测方法实现损伤程度和位置的精确判断,从而降低对动态检测方法的精度要求。此外,文中尝试直接由结构的动力响应信号构建能量指标识别结构损伤的方法,不需要进行模态参数识别,算法简单,有望应用于海洋平台、高层建筑等可简化为串联多自由度体系的结构的实时监测和损伤初步定位。  相似文献   
149.
通过对水库中12个围隔两次取样的叶绿素a浓度(单位:μg/L)、化学耗氧量(单位:mg·O_2/L)和塞克透明度(单位:m)的实验数据分析,求得如下回归方程: (1)[Chla]=17.60·[SD]~(-1·86) r=-0.87 (2)[Chla]=-28.85+7.32·[COD] r=0.89 (3)[COD]=6.88·[SD]~(-0·68) r=0.91本文还对这些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0.
9012号热带气旋维持的卫星云图和垂直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卫星云图的演变和常规天气分析相结合,对9012号热带气旋登陆后维持水消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热带气旋经久不消的重要原因为其西南侧对流云团和东北侧高空槽前对流云带与热带气旋云系相衔接在中低层东北气流引导下卷入,热带气旋内部的两条云带的维持,以及利有的环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