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87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241篇
海洋学   9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硬骨鱼类精子发生及其在系统演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综述了近年来硬骨鱼类精子发生及精子形成方面的研究进展 ,指出应用硬骨鱼类精子发生及精子形成的特征可以系统研究鱼类的系统演化 ,对精子超微结构以及精子表面大分子物质的三维结构的比较研究 ,在鱼类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2.
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的组成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报导了1997.7-1998.4期间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的组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总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5091.80g·m-2和4269个·m-2; 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水平分布为关帝山>大筲箕屿>海利>壳菜岙,垂直分布为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季节变化分别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和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数量的水平分布主要受海岸开敞度及浪击度的影响、垂直分布主要受潮区及浪击度的影响、季节变化主要受温度和动植物繁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3.
设计了三条路线合成了席夫碱冠醚2,3:10,11-二苯并-1,12,15-三氧杂-5,8-二氧-2,3:4,5:8,9:10,11-十七环四烯(DTDC),并通过红外、紫外、伏安法等手段对产品的性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设计的路线都是可行的,且具有简便、产物纯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64.
基于复合地基-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静力分析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其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特别是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却相当匮乏。首先借助有关试验通过ABAQUS和EERA的模拟分析,验证了基于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的弹塑性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土体非线性动力特性以及采用有限元与无限元耦合的方法对土体无限边界的模拟。在此基础上,针对实际问题建立了刚性桩复合地基-筏板-上部结构体系整体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并讨论了该复合地基与桩基对地震响应的差异。深入研究了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制,包括桩体、褥垫层、筏板的动力响应以及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和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小震时褥垫层基本没有减震效果,大震时复合地基的抗震性能优于桩基。地震越强烈,减震效果越明显,但作用有限,减震系数一般在0.8以上,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5.
基于GIS的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的今天,如何兼顾好"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提高城市土地节约集约水平,解决城市土地供求紧张的矛盾、促进发展经济方式转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严峻问题。本文将GIS技术应用于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过程中,探索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组织、管理与分析功能,在遵循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相关标准与规范的基础上,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的数据管理和评价分析。同时,本文通过功能图块划分、海量数据管理与历史信息回溯,优化了评价过程,并有利于建立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和监督的长效机制。最后,本文基于ArcGIS Engine和ArcGIS Server实现了地理空间化的西宁市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评价,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设计思路有助于提高评价效率、评价数据管理与成果管理。  相似文献   
466.
海洋油气勘探尤其是深水勘探面临着三高难题——高成本、高风险、高技术.如何对储层进行准确预测,是地球物理工作者及地球物理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火山机构喷发机理及其地球物理特征进行分析,结合邻近工区在火山发育特征规律的认识成果,针对南中国海深水区目标区内典型火山发育,运用常规地震时间切片、剖面分析及沿层均方根振幅属性和沿层小时窗三维地震镂空显示等技术,分析了目标火山发育情况、火山岩喷溢情况、地震反射特征及岩相分布,并建立了该类型火山发育特征、岩相分布规律以及空间展布规律及变化特征的认识.本文的研究成果为该地区准确识别火山发育及预测其分布规律提供了参考,尤其是在钻井少的情况下进行地质异体常识别和储层预测,有利于该地区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以及区域地质认识.  相似文献   
467.
In general,the tropical cyclone(TC) activity is considered to be influenced by the heat content of underlying ocean,vertical shear of horizontal wind,vorticity in the low troposphere,moisture in the troposphere,and favorable condition for deep convection development.However,these factors by nature merely present the internal factors of either atmosphere or ocean which influence the TC activity.In fact,the energy budget of the Earth system and its variation,modulated by the land-sea thermal contrast,are the intrinsic reasons responsible for the variation of TC activity.Here we investigate the modulation of diabatic heating distribu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land-sea thermal contras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C activity energy source and sink as well as the seasonality.An accumulated energy increment index(AEI) is defined using the TC best track data,and the energy sources and sinks of TC activity are then diagnosed effectively and practically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of AEI.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rmal contrast of land and ocean is the primary reason for asymmetric distribution of TC activity about the Equator as well as the zonally asymmetric distribution of TC activity.The energy sources of TC activity are dominated by condensation heating of deep convection or double-dominant heating,which includes the condensation heating and cooling of longwave radiation(LO),while the sink areas are dominated by LO.The large scale diabatic heating associated with land-sea thermal contrast results in mor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C activity over the west part of oceans than those over the east parts.Moreover,the intensity of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diabatic heating over the west and east parts of ocean is also affected by the zonal scale of the oceans,which induces the difference of TC activity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WNP) and North Atlantic(ATL).The favorable westerlies and anticyclonic vertical shear associated with the tropical zonally asymmetric diabatic heating also contribute to the most intense TC activity over the WNP.The variation of large scale diabatic heating modulates the annual cycle of TC energy sources and sinks.In particular,the annual cycle over the WNP is the most typical one among the three basins(the WNP,the south Indian Ocean,and western South Pacific) that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meridional shift of the energy sources and sinks.However,sources over the eastern North Pacific tend to extend westward and withdraw eastward associated with the variation of LO,while over the ATL,sources always merge from small pieces into a big one as the different diabatic heating over its west and east parts interacts with each other.Over the boreal Indian Ocean,the subcontinental scale land-sea heating contrast modifies the large scale circulation,and consequently contributes to the bimodal annual cycle of TC activity.In summary,TC activiti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raction among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climate system more than the atmosphere and ocean.  相似文献   
468.
物质平衡是冰川对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响应,是冰川变化的重要参数.大陆型冰川与海洋型冰川发育在不同的水热环境下,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过程和机理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对这两类不同性质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特征及其机理做一全面的对比研究意义重大.以东、西天山的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和图尤克苏冰川以及阿尔卑斯山东、中、西部的欣特雷斯冰川、Caresèr冰川和Sarennes冰川为参照冰川,在对比分析这五条参照冰川近60 a来物质平衡变化幅度差异和阶段性差异基础上,对大陆型冰川与海洋型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特征及其机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物质平衡阶段性变化上,阿尔卑斯山参照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具有相似的阶段性,而天山和阿尔卑斯山参照冰川之间以及天山内部两条参照冰川之间物质平衡阶段性变化存在很大的差异,可见,无论不同性质冰川还是同一性质的不同冰川,其物质平衡的阶段性变化都可能存在差异,这与不同冰川所处环境水热变化的时间差异有关,而与冰川性质无关;在物质平衡变化幅度上,海洋型冰川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大陆型冰川,原因是不同性质冰川发育的水热环境及其对气候变化敏感性差异;在前人对冰川加速消融机理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也讨论了大陆型冰川与海洋型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机理及其异同.  相似文献   
469.
一次东北冷涡不同阶段强对流天气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NCAR/NCEP再分析(1?×1?)资料、区域自动站观测、FY-2D/2E卫星观测和GPS/MET水汽监测等资料,对2012年6月7-18日长春地区发生在同一东北冷涡系统不同演变阶段的3次强对流天气进行对比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冷涡形成期,高低空急流耦合产生的次级环流上升支,触发锋前不稳定能量释放,导致中β尺度孤立深厚湿对流系统出现;在冷涡发展期,对流层高层干冷空气向对流层中下层侵入,形成高空露点锋,触发有组织的中α尺度对流系统;在冷涡消亡期,低涡减弱为高空槽并快速东移,其后部冷空气置于低层大范围暖湿空气之上,地面中尺度辐合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形成中β尺度对流系统。  相似文献   
470.
应宏伟  孙威  朱成伟 《岩土力学》2016,37(Z2):187-194
以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明挖段基坑工程为背景,根据相似比尺理论,确定具体的试验模型,利用多功能波浪流水槽系统,研究了波浪作用下黏质粉土基坑周围的超孔压响应规律,研究发现,临海基坑周围的超孔压由振荡超孔压和累积超孔压两部分组成;振荡超孔压幅值沿着从坑外主动区到坑内被动区的渗流路径逐渐衰减,同时伴随着波动相位的滞后,且振荡超孔压幅值衰减值越大,相位滞后也就越明显;基坑主动区的超孔压以随着时间逐渐减小的速率累积,判断临海基坑周围某一位置处的超孔压累积情况,应该从该处的排水条件好坏及由波浪荷载产生的动应力大小两方面分析,排水条件越差或由波浪荷载产生的动应力越大,就越有利于该处超孔压的累积;基坑被动区的振荡超孔压及累积超孔压均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