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本文运用多重分形方法研究岩体结构,对关键参数作误差分析,进行算法改进。并选取鄂西恩施保扎滑坡与杨家山滑坡附近的4个代表性露头点进行岩体结构多重分形研究,得出多重分形维数值是对平均岩体质量的直接度量,多重分形谱宽反映了岩体质量的整体分布情况。岩体结构多重分形方法比传统的岩体质量指标更能反映岩体结构的整体性质,根据多重分形结果可建立初步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2.
发展地理学视角下欠发达地区贫困的地方分异与治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小鹏  李伟华  王鹏  王亚娟  程静  马存霞 《地理学报》2019,74(10):2108-2122
在梳理发展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基本理论、分析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本地化与减贫的学术探索,构建了欠发达地区贫困的发展地理学分析框架,建立了由经济地理资本、社会地理资本、文化地理资本、生态地理资本和政治地理资本构成的“五位一体”地理资本指标体系,提出了数据处理集成方法和技术流程,系统分析欠发达地区贫困的地方分异与治理方案。实证研究显示:① 地理探测可以确定作用地方贫困的主导地理资本,各主导地理资本对贫困发生率的决定力LA, P ≥ 0.15;② 在不同主导地理资本作用下,5个单维地理资本指数及其合成的区域地理资本指数地方分异明显,存在阻隔和时滞特征;③ 贫困的地方分异可分为经济地理资本约束型、经济—社会地理资本约束型、经济—社会—生态地理资本约束型、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地理资本约束型4大类共7小类;④ 立足发展特征,挖掘地方动力,提出不同贫困分异类型的地方治理对策和模式。乡村振兴和2020年的减贫转向,应重视欠发达地区贫困的空间分异与空间扩散、空间整合的综合研究,为可持续发展本地化与减贫提供发展地理学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3.
以海原县为研究对象,以2000、2005、2010和2015年遥感数据为基础数据,综合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模型对海原县2000—2015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5年海原县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明显变化,林地、建设用地、水域以及园地面积分别增加24 532.56hm2、13 233.71hm2、1 093.58hm2和812.16hm2,而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呈下降趋势,其中未利用面积下降幅度最大,共减少21 333.05hm2;研究期间海原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逐年增加的变化趋势,由2000年的37.25×108元增加至2015年的62.23×108元,变化率为67.07%,而林地、园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是海原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的关键;从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来看,海原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空间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变化趋势;研究期间研究区生态系统单项服务价值均呈现出增加的变化趋势,其中废物处理和水源涵养增加量最大,其次是生物多样性和气候调节,而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以及娱乐文化增加量最低,说明海原县的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通过地理探测器诊断发现草地、园地、林地、气候调节、土壤形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决定力q值均>0.8,说明这6项因子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洛哌丁胺对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维持组、治疗组,每组各5只。模型组、模型维持组、治疗组予洛哌丁胺混悬液灌胃,对照组以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连续6 d。造模第7天开始模型维持组继续予洛哌丁胺混悬液灌胃,治疗组灌胃莫沙必利混悬液,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大鼠造模前、造模6d和干预6d后的一般情况、6 h粪便粒数及重量、粪便含水率及大肠墨汁推进率。结果:造模6 d后大鼠出现活动减少,采食减少,毛发枯萎脱落,尿黄,大便数量及含水量减少;模型组造模停止6 d后及治疗组干预后大鼠一般情况改善,采食量、体质量增长,粪便粒数、粪便含水率均增加。各组大鼠6 h粪便粒数、重量、含水量方面,造模6d后,模型组、模型维持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及造模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与模型维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模型维持组、模型组干预6d后与造模6d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与模型维持组大鼠大肠墨汁推进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哌丁胺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是一种相对简便的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模型停药后可自愈,需用药物维持模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5.
根据研究区测井、测试、岩石物性等资料,讨论分析了异常高压与储层孔隙度的关系。车西洼陷沙河街组沙三段与沙四上亚段地层中存在异常地层压力,主要分布于深洼带和斜坡前缘。异常高压带地层压力与孔隙度有良好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异常高压使得储集空间得以保存;通过促进溶解作用而形成大量次生孔隙;异常高压作用下形成微裂缝,极大地改善了地层储集性能。根据异常压力与孔隙度的相关性,预测了车西洼陷沙四上亚段的孔隙度特征。  相似文献   
36.
陕南寒武纪早期宽川铺生物群中保存的大量磷酸盐化动物胚胎化石为古生物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目前已报道了囊胚期之后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化石标本,并且初步建立了从光滑球形胚胎化石Olivooides到带有瘤刺的锥体化石Punctatus的发育序列,而对卵裂期的胚胎化石却鲜有报道。基于通过醋酸浸泡获得的多枚卵裂期、囊胚期及原肠胚期的三维化石标本,加上应用岩石切片技术获得的卵裂期胚胎化石的切片标本,共同见证了从单个卵细胞(Olivooides)经卵裂到囊胚、原肠胚的完整胚胎发育序列。新化石材料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宽川铺生物群中卵裂期胚胎化石的空白,完善了从单个卵细胞(Olivooides)经卵裂到囊胚、原肠胚,再到孵化的锥形幼体(Punctatus)的完整胚胎发育序列,而且通过与贵州瓮安生物群中卵裂期细胞胚胎化石及一些现生的低等动物卵裂期胚胎的对比,对揭示Olivooides胚胎的卵裂过程和特点,探讨其亲缘关系,以及后生动物的早期演化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37.
通过野外和室内研究结果表明,石桥片麻岩是由沉积岩变质组成。在化学成分上,表现为高硅(SiO2=75.22%~76.42%)、低铝(Al2O3=11.02%~12.29%)、富碱(Na2O+K2O=8.00%~8.68%)和贫钙(CaO=0.30%~0.82%),富集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贫Nb、Ta、Zr、Hf、Ti 等高场强元素,以及轻稀土相对富集(LREE/HREE=6.06~7.14)、铕负异常较明显(δEu=0.18~0.56)等。通过锆石成因类型及定年研究,获得超高压变质作用时间为254 Ma和退变质作用时间为217 Ma,老核(继承锆石)岩浆碎屑锆石是异地多时代(元古代-古生代),其寄主岩的原岩为沉积岩,时代不会早于古生代。  相似文献   
38.
运用ROXY模型实证分析了1996-2010年中原城市群城市人口、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空间发展态势演变特征.结果发现:城市人口与第二产业均呈收敛—加速极化—加速收敛—加速极化的空间演变特征,第三产业呈现逐渐减速极化的空间发展态势.由此判断中原城市群大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有其先天优势,可以引领其他城市加快城市化进程,但辐射能力非常有限,仍为弱核牵引.  相似文献   
39.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是反映岩体工程特性的重要参数。通过对鄂西恩施地区典型滑坡区白垩系砂岩、三叠系粉砂岩、三叠系薄层泥灰岩、三叠系粉砂质泥岩、泥盆系石英砂岩和三叠系、二叠系、奥陶系灰岩等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c、弹性模量E、泊松比μ、岩块的块体密度ρ和纵波速度Vp等试验数据的聚类和相关分析,表明白垩系砂岩和三叠系粉砂岩、三叠系粉砂质泥岩和二叠系灰岩参数间关联模式完全一致,其中岩块密度和纵波速度的关系最密切,将两者的乘积作为组合参数进行参数关联式拟合可提高拟合精度。分别对各地层岩石拟合出考虑多种因素且形式简明的参数关联式,并对拟合残差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表明拟合出的参数关联式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40.
通常认为黔西南和黔南地区二叠纪栖霞组之下的一套陆缘碎屑岩地层,是石炭纪-二叠纪冈瓦纳大陆冰盖发育鼎盛时期大幅度海平面下降期间的沉积。最新研究表明,石炭纪-二叠纪冈瓦纳冰川是由多次不连续的冰川事件构成的。因此恢复该套以陆源碎屑岩为主地层的形成环境和堆积过程,探讨其成因与冈瓦纳冰川发育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查明了黔西南地区该套陆源碎屑岩的地层厚度和砂泥比值空间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选取碎屑岩发育最好的普安龙吟剖面开展沉积体系与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沙子塘组主要是碳酸盐沉积体系,龙吟组和包磨山组主要为浅海陆棚三角洲沉积体系,梁山组以滨岸陆源碎屑沉积体系为主;二叠纪早期黔西南地区的陆棚相泥岩形成于冰川消融导致的海平面快速上升期间,三角洲沉积体系形成于海平面晚期高位域期间,而不是形成于冈瓦纳冰川增长期间的低位域沉积。冈瓦纳冰川的推进和消融是龙吟剖面二叠纪早期地层发育样式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