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0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547篇
测绘学   216篇
大气科学   308篇
地球物理   401篇
地质学   1241篇
海洋学   252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128篇
自然地理   26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地面预注断层破碎带井筒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预注断层破碎带研究采用控制性高压劈裂、小段高、水玻璃预处理、钻孔分叉综合技术和工艺,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2.
红土风化壳中铁、锰质和粘土等矿物的含量高,存在大量的Fe3+、Fe2+、Mn2+、H2O、(OH)1-、CO23等离子,而这些离子团的含量决定了红土风化壳的发射波谱性状,应用TM波段对这些离子团的探测能力,就有可能识别到红土风化壳及与红土型金矿有关的地物目标。湘南地区的TM数据处理,表明了与已知红土型金矿对应的“KL特征标志色块”可作为红土型金矿成矿预测的最佳标志。  相似文献   
73.
安徽女山单斜辉石巨晶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道公  夏群科 《矿物学报》1997,17(3):260-269
本文研究了安徽女山14个单斜辉石巨晶。它们属于铝普通辉石、透辉石和铁钠造辉石。主要元素、稀土和微量元素及同位素特征表明:它们是同一碱性玄武岩浆在幔源条件下不同程度结晶分异的产物,相对于寄主岩均属捕虏晶,可能自中生代即已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74.
董亚萍 《盐湖研究》1997,5(2):57-63
1,4—二溴苯,4,4’—二溴联苯、4,4’—二溴三联和亚磷酸三乙酯在催化剂无氯化镍催化下,干燥氮气保护.反应得到相应的有机二磷酸四乙酯。  相似文献   
75.
巨晶普通辉石的M1位分裂李一良,支霞臣,李玉芝,李铁,张裕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230026)关键词巨晶辉石,M1位分裂,面积约束法,近邻边效应,T位铁单斜辉石的穆斯堡尔谱学研究历时已久。但由于其晶体结构和成份的复杂性、化学不均一性及出溶现象等[...  相似文献   
76.
大兴安岭东坡中段遥感影像特征与区域成矿预测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起汉  王雨 《矿产与地质》1996,10(6):417-422
大兴安岭东坡中段的铜多金属矿产分布,NE成带,EW成行,NW成列,并构成多个矿化-构造带、矿化-构造块体,矿化-构造结。主要是受到区域NE向与EW向构造带构成的构造大格局和NW向与SN向构造带形成的构造小格局组合而成的“菱格网”状构造所控制。区域构造格局是铜多金属矿成矿构造的基础,据此区域性的遥感成矿预测,指出北段以找铜为主,中段以扩大银铅锌远景为主,深部找铜以及南段深部找铜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7.
杭州地区石笋稳定同位素古气候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4C测年技术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古温度方法,对浙江省临安瑞晶洞穴的石笋进行了14C的测年和碳、氢、氧同位素测试,获得5~1万年间杭州地区古气候演化记录、该记录表明,在5~1万年间有三次较明显的周期性古温度变化,最高温度为14.9℃,最低温度为6.6℃,最大温差为8℃左右,平均温差3~5℃。这段时期正处在大理冰期后期,但大理冰期并不是一个持续的低温阶段,它至少有3次温度波动。与我们获得的石笋同位素古温度相一致。另外,我们将5~1万年间杭州地区古气候变化与同期东南沿海的海平面变化进行了对比,在时间上也较为吻合,也就是温度上升、海平面也上升,温度下降、海平面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78.
岩体力学试验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钧  郭志 《工程地质学报》1997,5(2):156-162
本文通过对岩石力学试验中岩石试件破坏方式的分析, 在理论上解释了岩体力学试验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力学现象并且作出了定量的回答, 同时还建立了岩石的各种破坏模式的判据。  相似文献   
79.
大别山沙村中生代A型花岗岩和基性岩的源区演化关系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A型花岗岩的成因虽存在不同的认识模式,但对大别山沙村A型花岗岩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物质源自大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含有古老地壳信息。结合被侵入基性岩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资料,推测大别造山带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地球化学性质与下扬子地幔相似。花岗岩中锆石SHRIMP法U-Pb年龄为119.0±3.2Ma,说明其岩浆侵位于早白垩世,与邻近的基性岩侵位时间相近但稍晚。在三叠纪因大陆俯冲碰撞增厚的岩石圈在早白垩世被拉张减薄,含有古老地壳成分的扬子陆下岩石圈地幔及其上覆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了不同成分的碰撞后岩浆岩。其中部分基性岩浆分异结晶成为辉长岩,而A型花岗岩可能是同一地幔源区物质小比例部分熔融后分异结晶的产物。  相似文献   
80.
地域分异是地球表层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地段之间的相互分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差异。为了研究不同区位土壤侵蚀问题,从土壤生态景观及系统论出发,运用地质学、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环境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湖北省土壤侵蚀景观空间格局及其驱动因子,使土壤侵蚀问题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湖北省土壤侵蚀景观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为一不对称的断块一环组合,土壤流呈现向长江、江汉盆地中心轴带辐聚、单流向特点。景观空间异质性形成的首要驱动因子是大地构造背景,以房县一襄樊一广济断裂带为界,南北两侧地壳物质组成和构造发展史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现代气候带、降雨量、温热程度及土地利用等差异,造成了湖北省区域土壤地理、土壤生态的分异,形成湖北省土壤生态带、区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宏观格局;其次大兴安岭一武陵山深部构造陡变带两侧新构造运动强度差异、大别造山带构造强烈隆升,导致土壤侵蚀强度的西强东弱、南北强中间弱的态势;成土母岩差异性决定了土壤可蚀性的多变;空间上“土壤侵蚀内城区”分布在湖北省的周边地区,经济贫困、管理落后,这一地区的经济水平与水土流失间形成“自反馈作用”,这一现象在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中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