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33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173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根据山西数字地震台网14个地震台的310条波形资料,研究了山西地区的非弹性衰减系数;采用Atkinson和Moya方法,研究了各台的场地响应和几种震源参数,并对这两种方法的反演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得到山西地区非弹性衰减Q值随频率f的关系为Q(f)=323.2f 0.506;得到的14个台站的场地响应均没有显示出明显的放大效应,这与山西台站均处于岩石地基相符;得到了拐角频率与地震矩、地震矩与应力降、震源半径与应力降之间存在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22.
在发现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地层连续剖面的基础上,补充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的含义,将2组系统分为7个岩段,命名4个标志层;确定年代地层层序,完善大北沟阶和义县阶定义内容;研究重点门类化石分布和演化,建立系统生物地层分带序列,包括7个介形虫带和6个叶肢介带;划分陆相生物群发展阶段,将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置于“早期热河生物群”阶段的底部;开展旋回地层和层序地层学研究,建立地层等时格架,识别盆地演化的3个阶段和5个构造期;测得界线层型剖面点存在O同位素高值异常;锆石206Pb/238U测得张家口组顶部年龄为135.4Ma±1.6Ma,大北沟组中部为133.9Ma±2.5Ma和130.1Ma±2.5Ma。综合多学科研究成果,将界线层型剖面点定在张家沟剖面第9层底,以介形虫化石Cyprideastenolonga的首现为标志。  相似文献   
123.
天山晚白垩世—新生代沉积序列中发育K2/K1、N1/E3以及Q2/Q1 3个重要不整合面,它们作为重要的界面并结合沉积相序组合的发育,共划分出TC-0至TC-7等8个向上变粗、变浅的巨型沉积层序;砂岩碎屑模型分析表明,南、北天山物源构造属性有别,分别来自南北侧再旋回造山带或切割—未切割岩浆弧;砂岩组分和重矿物组合显示渐新世—早中新世间物源区曾发生过明显的改变,耦合于天山造山带沉积-构造演化;造山带内批量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呈现出频率较高的几个年龄组段,即频率48.84%的24.74Ma、频率27.91%的15.98Ma和频率11.63%的45.22Ma,从而确定了天山初始隆升及其后的几个主要隆升阶段的时限,即白垩纪末期—始新世(65.6~45.22~32.60Ma)的初始隆升以及24.74~15.98Ma、小于6.7Ma大于0.73Ma和小于0.73Ma等至少4个隆升时期;造山带隆升的年龄数据除部分和地层中磨拉石建造发育的年代基本吻合外,大多磨拉石建造年代增新约8~1Ma,反应了天山造山带边缘盆地内沉积层序发育和造山带形成演化间的耦合—滞后关系;天山最初的隆升时限为晚白垩世,渐新世末期北缘较南缘先期发育,同时北缘西段较东段表现强烈,上新世—早更新世时期隆升才向土哈盆地和天山南缘迁移发展。  相似文献   
124.
基于GIS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分形与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基于GIS平台流域地貌特征分形信息维数的计算模型;探讨了地貌分形信息维数的计算方法,并采用Avenue语言开发了基于Arcview环境下流域地貌特征分形信息维数计算软件,并对长江流域弹子溪小流域地貌分形信息维数和数据无标度区进行了计算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25.
再论道虎沟生物群的时代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的晚中生代地层十分发育,产状平缓,主要为一套产有丰富动、植物化石的凝灰质泥岩和粉砂岩,并夹有数层火山岩。从区域上来看,在西台子一带主要为早白垩世义县组的地层,产有丰富的热河生物群的化石,常见者有鱼类Lycoptera davidi,Peipiaosteus pani,Yanosteus longidorsalis,Protopsephurus liui和鸟类Confuciusornis anctus;但在道虎沟—小西沟一带主要为中—晚侏罗世髫髻山组的地层,产有丰富的道虎沟生物群的化石,常见者有蝾螈Jeholotriton paradoxus和Chunerpeton tianyiensis,翼龙Jeholopterus ningchengensis和Pterorhynchus wellnhoferi,手盗龙类Scansorio pteryxheilmanni和(?)Pedopenna daohugouensis[本文对Xu等(2005)描述的道虎沟足羽龙(Pedopennad aohugouensis)的原始产地存有疑义],昆虫Mesobaetis sibirica,Mesoneta antiqua,Rhipidoblattina(Canaliblatta)hebeiensis,Brunneus haifanggouensis,Palaeontinodes haifanggouensis等,叶肢介Euestheria zilu jingensis,E.haifanggouensis,E.jingyuanensis和E.1uanpingensis,植物Cladophleln's(Osmunda?)sp.,Anomozamites angulatus,A.(Trymia?)sp.,Cycadolepissp.,Gmkgotes sp.,Pityospermus sp.,Pityocladus sp.,Zamitesgigas,Yanliaoiasmensis和Coniopteris burejem括等。根据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分布、生物群特征和地质年代学资料分析,笔者确信道虎沟生物群的时代为中—晚侏罗世(卡洛夫阶—牛津阶),根本不可能将其归于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  相似文献   
126.
地籍测量教学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籍测量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之一,也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骨干课程。本文针对测绘工程专业,介绍该课程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内容与实施方案。对构建和完善地籍测量教学体系进行初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7.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is applied to volcanic rocks overlying and underlying the Salamander-bearing bed in the Daohugou beds of Ningcheng in Inner Mongola and Reshuichang of Lingyuan and Mazhangzi of Jianping in western Liaon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youngest age of the rocks in Daohugou of Ningcheng is 158 Ma, and the oldest one is 164 Ma. Synthesized researches indicate that the salamander-bearing beds in Daohugou of Ningcheng, Reshuichang of Lingyuan and Mazhangzi of Jianping were developed in the same period. The Daohugou beds were formed in the geological age of 164-158 Ma of the middle-late Jurassic. Whilst, the Daohugou beds and its corrdative strata should correspond to the Tiaojishan Formation (or Lanqi Formation) of the middle Jurassic in northern Hebei Province and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disconformity between the Daohugou beds and its overlaying beds of the Tuchengzi Formation of Late Jurassic and the Jehol Beds of early Cretaceous, and the disconformity between the Daohugou Beds and its underlying Jiulongshan Formation, which is composed of conglomerate, sandstone, shale with coal and thin coal beds.  相似文献   
128.
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背景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中国大陆和周围地区的12个IGS站近3年(1995年5月-1998年3月)的GPS观测资料,确定了这些IGS站的水平位移速率,并用其研究中国大陆地壳构造运动的背景,得到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推论。  相似文献   
129.
阐述了一种低成本有效标定宽频带负反馈地震计的方法,给出了实际标定结果和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0.
田永清  余克忍  常向阳 《地球学报》1997,18(Z1):191-193
五台山绿岩带中各种类型金矿化是地壳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在成矿作用和矿质来源诸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而这些,完全可以通过矿物和岩石普通Pb同位素的组成、构造-化学模式和同位素示踪等分析而获得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