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59篇
  免费   24565篇
  国内免费   47206篇
测绘学   8239篇
大气科学   23211篇
地球物理   16561篇
地质学   48509篇
海洋学   19694篇
天文学   1127篇
综合类   6039篇
自然地理   6250篇
  2024年   307篇
  2023年   923篇
  2022年   2156篇
  2021年   2784篇
  2020年   3351篇
  2019年   6382篇
  2018年   6549篇
  2017年   6210篇
  2016年   6159篇
  2015年   6187篇
  2014年   5614篇
  2013年   6553篇
  2012年   6734篇
  2011年   6564篇
  2010年   6516篇
  2009年   5718篇
  2008年   5223篇
  2007年   5106篇
  2006年   4634篇
  2005年   4162篇
  2004年   3910篇
  2003年   3304篇
  2002年   3086篇
  2001年   2790篇
  2000年   2264篇
  1999年   1837篇
  1998年   1733篇
  1997年   1796篇
  1996年   1378篇
  1995年   1310篇
  1994年   1181篇
  1993年   1146篇
  1992年   990篇
  1991年   728篇
  1990年   710篇
  1989年   577篇
  1988年   498篇
  1987年   386篇
  1986年   316篇
  1985年   256篇
  1984年   285篇
  1983年   170篇
  1982年   204篇
  1981年   146篇
  1980年   107篇
  1979年   125篇
  1978年   51篇
  1977年   44篇
  1971年   53篇
  1970年   4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GPS实时动态定位(RTK)技术在测绘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分析RTK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的基础上,对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RTK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目的是提高RTK测量成果精度,使RTK技术更好的推广应用,满足三维和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要求,提高作业速度,减轻测量人员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12.
MapObjects是广泛应用于GIS软件开发的组件,但它不能够独立支持空间拓扑关系,从而限制了它在空间分析方面的应用。为拓展MapObjects的空间分析功能,本文利用它提供的对图形对象的操作方法,实现了对九交模型中的空间线面拓扑关系的判断,且结果表明本文的实现方法正确可靠,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3.
格网DEM地形模拟的形态保真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现有格网DEM地形模拟的失真现象,研究DEM地形模拟失真的根源.提出了DEM地形形态保真度的概念,探讨了建设高保真DEM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4.
基于ArcGIS的二次调查地籍图形拓扑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二次调查地籍数据库的质量,提高地籍空间数据检查效率,在分析二次调查地籍建库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ArcGIS对地籍图形进行拓扑检测,并通过实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5.
济宁市嘉祥县石灰岩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嘉祥县石灰岩矿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评价体系,其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为2个评价指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分为2种要素3个指标,同时将矿山恢复治理难易程度也作为一个评价因子。评价过程中对各指标危害性大、中、小程度均单独赋值,然后将各指标的分值进行叠加,确定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等级,将概划出的13个评价单元分为极差、差、一般3个区。提出了强化矿山管理、植树造林、科学避让、修建拦水坝等保护与治理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6.
Using the decimetric (700–1500 MHz) radio spectrometer and the synchronous observational system with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at four frequencies (1420, 2130, 2840 and 4260 MHz) of Yunnan Observatory, two rare events were observed on 2001 June 24 and 1990 July 30. The former was a small radio burst exhibiting pulsations with short periods (about 29, 40 and 100 ms) in the impulsive phase. The latter was a large radio burst, which at 2840 MHz produced radio pulsations with period of about 30 ms. This paper focuses on pulsations with very short periods in the range of 29–40 ms. The mechanism of generation of such pulsations may be modulation of radio radiation by the periodic trains of whistler packets originating in unstable regions of the corona. Alternatively, these pulsations can be attributed to wave-wave non-linear interactions of electrostatic upper hybrid waves driven by beams of precipitating electrons in flaring loops.  相似文献   
117.
样品在分解过程中 ,亚铁易被空气部分氧化 ,致使测试结果偏低 ,采用在HF H2 SO4溶矿过程中加入邻菲卟罗啉 ,与亚铁形成络合物 ,对保护亚铁具有较好的效果。拟定了在塑料坩埚中加邻菲卟罗啉、H2 SO4及HF ,中高温电热板溶矿 ,容量法测定样品中的亚铁 ,方法精密度为 0 .2 3% ,样品加标准回收率 98.8%~ 10 1.9%。此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8.
通过海阳市城区D级GPS控制网的布设,探讨了GPS控制网的布网方法和要求,阐述了GPS外业观测的质量控制措施,基线处理方法及其精度检验,讨论了已知控制点的选用方法,以及平差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19.
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的构造应变背景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网络工程”1998~2001年累积的1181个测站的GPS重复观测资料,采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模型建立中国大陆水平运动模型速度场,用大地坐标在椭球面上计算各类应变场,详细分析了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水平构造应变场空间分布特征。各类构造应变场的最高值都出现在喜马拉雅构造带与昆仑山地块内(地震断裂带南侧),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次之。分析表明,昆仑山8.1级地震正好发生在张性面膨胀应变率的高值区,第一、第二和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边缘的突变区和最大、最小主应变率的高值区。  相似文献   
120.
A synthesis of Holocene pollen records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shows the history of vegetation and climatic changes during the Holocene. Palynological evidences from 24 cores/sections have been compiled and show that the vegetation shifted from subalpine/alpine conifer forest to subalpine/alpine evergreen sclerophyllous forest in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the plateau; from alpine steppe to alpine desert in the central, western and northern part; and from alpine meadow to alpine steppe in the eastern and southern plateau regions during the Holocene. These records show that increases in precipitation began about 9 ka from the southeast, and a wide ranging level of increased humidity developed over the entire of the plateau around 8-7 ka, followed by aridity from 6 ka and a continuous drying over the plateau after 4-3 ka. The changes in Holocene climates of the plateau can be interpreted qualitatively as a response to orbital forcing and its secondary effects on the Indian Monsoon which expanded northwa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