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65篇
  免费   2652篇
  国内免费   3914篇
测绘学   1720篇
大气科学   1651篇
地球物理   2312篇
地质学   6400篇
海洋学   2182篇
天文学   230篇
综合类   858篇
自然地理   1478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669篇
  2021年   863篇
  2020年   666篇
  2019年   846篇
  2018年   748篇
  2017年   692篇
  2016年   621篇
  2015年   771篇
  2014年   743篇
  2013年   854篇
  2012年   916篇
  2011年   887篇
  2010年   883篇
  2009年   872篇
  2008年   803篇
  2007年   739篇
  2006年   745篇
  2005年   613篇
  2004年   491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01.
通过一个成功的钻孔后压浆桩工程实例,介绍了钻孔后压浆桩的优点、承载力计算方法和施工措施.桩基的静动载检测结果表明,施工中通过合理布置压浆管、控制压浆顺序和压浆量可使软弱土层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本工程的成功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2.
In this paper we employ mixed finite elements and numerically study an integrated two-dimensional model of fluid flow and compaction in a sedimentary basin. This model describes a single phase incompressible flow in a two-dimensional section of a sedimentary basin with vertical compaction. At each time step, an iterative algorithm is used to solve this model.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grid movement is based on the mass conservation and movement of sediments in the basin, while the mixed method is utilized to solve the fluid flow over the moving grid.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presented to verify this iterative algorithm and show representative solutions for the model under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203.
山西水2井和岳42井水位记震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比分析了唐山地区同一地质单元内、同一观测含水层、水位动态相同的山西水2井和岳42井记录的水震波曲线,显示两井记震能力相差很大,从井孔结构、地震面波特性等方面分析了两井记震能力差异性的成因机理,结果表明,井孔的固有周期是影响水位记震能力大小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4.
地下水潮汐现象的物理机制和统一数学方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新的分层承压含水层模式 ,不但考虑含水层的力学压缩性质 ,而且考虑含水层的渗流特性 ,并结合扰动信息源的频率特性 ,分别研究扰动源地球固体潮、大气潮和地表负荷潮对承压井水位和流量的影响机理 ,给出相应的偏微分方程。从方程的解释或数值解讨论扰动源与承压井含水层的力学压缩参数、渗流特性参数及与频率特性频数的关系 ,进而给出承压井水位和流量对地球固体潮、大气潮和地表负荷潮汐响应的统一数学方程及其潮汐响应函数 ,并揭示了上述几类潮汐扰动信息源对承压井水位和流量影响的物理机理  相似文献   
205.
我国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在6、7、8度区,混凝土小砌块结构分别可以建七、六、五层。由于混凝土小砌块结构的最大优势在于10-20层(与混凝土框架或框架剪力墙结构比)。本文按1/4比例制作了10层混凝土小砌块结构模型,按7度设防要求实施构造措施,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模型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模型结构完全能够满足在7度区“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要求。圈梁、构造柱以及水平拉结筋构成的约束体系抗震作用是明显的。试验利用砌块的非注芯孔灌注铁砂来模拟墙体出平面动力效应。在本模型的构造措施下,平出面反应不对结构破坏起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6.
各省地震局 95 - 0 1- 0 2地震信息网络项目采用的邮件系统是基于 IRIX 6 .5操作系统的Netscape Mail Server2 .0 ,由于其应用与管理有局限性 ,笔者进行了基于 NT系统的 ExchangeServer5 .0邮件系统的应用研究 ,详细论述了基于 Exchange Server5 .0的黑龙江省地震前兆信息网络邮件系统的安装及配置过程 ,得出该网络邮件系统有管理方便、功能强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7.
为了解决河南豫北地区地震的定位问题 ,对豫北台网内的 10个典型地震 ,使用了 7个地震台站的资料 ,用波速比求出横波速度 ;用和达定位法 (有的同时使用高桥法 )进行了精确定位 ,求出震源深度 ;测量了震中至各台的震中距 ,以此反算出了纵波速度。通过计算 ,确定出了较为适合河南豫北地震台网地区的波速。  相似文献   
208.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5,自引:4,他引:55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当前评价可持续发展的单项指标和指标体系在指标与可持续性的关系、指标权重的选择、指标的定量化、可持续性的总体判别方法、资本替代性与替代速度、指标阈值的确定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局限性 ,这也是可持续发展评价的主要难点。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必然要落实到不同尺度的空间地理单元上 ,区域发展是评价的对象 ,因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必然具有显著的区域性 ,不同区域的评价指标或指标体系必然会有所不同。社会、经济与人口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而发展的可持续性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质量 ,包括自然资源的再生或替代、生命支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或改善。据此 ,论文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理论框架和发展——可持续性二维评价坐标体系 ,并提出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指标遴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9.
西苕溪流域不同土地类型下氮元素输移过程   总被引:60,自引:3,他引:60  
梁涛  张秀梅  章申  于兴修  王浩 《地理学报》2002,57(4):389-396
以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最有代表性的5种土地类型,模拟天然大暴雨,通过3次重复实验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随暴雨径流及径流沉积物的迁移过程,估算氮素在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条件下的损失率。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氮素的流失速率和流失量随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的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地表径流水相总氮的流失量桑林最大,水田最小。水相不同形态的氮素流失量亦有所不同,悬浮颗粒态氮占地表径流水相总氮的70 %~90 %,水相溶解态氮的流失量以松林为最高,竹林、桑林和水田接近而且较低,不同类型的水相溶解态氮也随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表现出各自的特征。各土地类型单位面积、表层10 cm土壤氮素流失高达4.66~9.40 g·m-2,其中随径流沉积物相迁移的氮素占绝大部分(90 % 以上)。估算出的各土地利用类型总氮流失速率,地表径流水相为2.68~14.48 mg·m-2·min-1,径流沉积物相高达100.01~172.67 mg·m-2·min-1。  相似文献   
210.
该文阐述河北省水资源由于自产地表水、入境水量减少 ,工农业用水量增加 ,缺水状况日益严重 ,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并提出加强水资源管理 ,利用经济杠杆 ,促进节水 ,南水北调 ,污水资源化 ,海水淡化等解决河北省水危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