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6篇
  免费   516篇
  国内免费   750篇
测绘学   496篇
大气科学   323篇
地球物理   320篇
地质学   1334篇
海洋学   519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86篇
自然地理   25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正>1 Introduction Pore system in shales has attracted growing interest,given that gas storage capacity and gas producibility of shale reservoirs critically depend on shale porosity(Loucks et al.,2009;Bernard et al.,2012;Mastalerz et al.,2013).In spite of its importance,the investigation of pores in shale still remains challenging,owing to small pore sizes,wide pore size distributions,and,more importantly,  相似文献   
972.
<正>Shale oil in this paper is referred to as the matured oil,which is stored in organic-rich shale stratum with nanosized pore-throats,and is a very promising exploration field in future.Taking shale oil of Mesozo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for example.Shale oil occurs in the organicrich shale in the middle-lower seven member of Mesozoic  相似文献   
973.
本文针对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CIM)快速构建与城市级海量三维数据渲染调度需求,深入研究了轻量化CIM构建核心技术环节,从CIM快速构建、模型轻量化和三维立体空间索引3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后以某地级市场景为例,对关键技术可行性及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关键技术成果能够满足城市大批量三维模型快速建设以及地上地下一体化管理需求,提高了全空间模型渲染调度和查询分析效率,对于推动CIM平台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74.
介绍了应力解除法的基本原理、测试步骤及计算过程,采用实验室测得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及现场应力解除获得的三维膨胀变形数据,由线性虎克定律即可计算出应力解除前岩体中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以济宁煤田安居煤矿为例,获得3个测点的最大主应力、中间主应力及最小主应力的大小、方向、倾角,总结了安居煤矿井底车场附近的原岩应力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75.
采用浙江省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71—2018年逐日最低气温数据,利用常规气象统计方法,对浙江省平均初终霜日和无霜期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基于不同气候态、年代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时间特征上,近48 a浙江省平均初霜日显著推迟,平均终霜日显著提前,平均无霜期显著延长;1981—2010年气候态的平均初终霜日和无霜期推迟、提前、延长的趋势都最为显著;20世纪90年代初终霜日和无霜期变化趋势最为显著;平均初霜日在2003年发生突变,终霜日在1997、2004年发生突变,无霜期在2002年发生突变。空间特征上,近48 a浙江省初霜日在空间上,整体呈现西东晚、北中南早的格局;1981—2010年和21世纪00年代终霜日表现为自浙南向浙北逐步推迟的趋势;1981—2010年和21世纪00年代无霜期整体分布上呈现出西东南长、中北短的特点;1981—2010年和21世纪00年代初霜日整体有推迟的趋势,终霜日整体有提前的趋势,无霜期整体有延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976.
通过对1951—2020年罗甸县逐日降水观测资料、2010—2020年罗甸县各乡镇逐日降水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计算出要素保证率80%的值,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等值线分布、Mann-Kendal检验、Morlet小波方法分析罗甸县境内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70 a罗甸县年暴雨日数、近11 a罗甸县各乡镇总年暴雨日数均缓慢增多,区域暴雨次数逐渐减少,在年际变化中,均存在显著的3 a左右周期振荡。暴雨集中发生在5—9月,近70 a占全年暴雨日数91%,各月暴雨日数时空分布差异显著,暴雨发生最多月份为6月,近70 a平均每年1.3 d,占全年暴雨日数的36%。各乡镇年平均暴雨日数分布区域性特征明显,存在2个多值区(西北部、东南部)和1个少值区(西南部)。暴雨多发生在夜间,尤其大暴雨以上量级降水在夜间发生的概率高达93%。降水强度等级从北向南逐级减小,与罗甸县略呈“撮箕口”朝南地形较一致,从西北、北、东北向南逐级减小,在西部、东北部存在较稳定的2个极端暴雨中心。各乡镇连续暴雨次数分布差异明显,呈北多南少分布。总体而言,西部在年暴雨日数、暴雨强度、连续暴雨次数及连续降水量均居全县首位,在天气预报、防汛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和防范。  相似文献   
977.
为探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多源融合格点降水实况产品在中小河流面雨量计算中的可行性,该文以湖南省资水流域柘桃区间为例,利用泰森多边形法、算术平均值法、克里金插值法以及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多源融合格点降水实况产品,以2020年9月为代表,对4种方法计算的面雨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4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关性显著,均能较好反应出不同强度降水及不同子流域之间的差异。大多数情况下算术平均值法的结果偏大,多源融合格点实况法的结果偏小,插值法和泰森多边形法的结果介于二者之间。(2)当地面雨量站分布密集或降水空间分布均匀时,4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标准差较小;当地面雨量站分布稀疏或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时,4种方法的结果标准差较大,此时采用多源融合格点实况法比算术平均值法、泰森多边形法更合理可靠。(3)对于地形地貌复杂多变的山区,尤其是暴雨以上强降水天气,降水空间分布十分不均,多源融合格点实况产品对降水实际分布的反演可信度仍有待研究,计算面雨量时需要结合多种方法综合判断。实际计算中小河流域面雨量时,针对不同的子流域、不同的天气过程,应当根据天气系统及降水空间分布综合分析,合理利用多种方法才能准确把握面雨量的大小和可能的误差。  相似文献   
978.
近年来由于降水异常所带来的干旱、城市内涝等气象灾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采用回归方法对昆明12个大监站近43年来的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昆明地区年降水量减少,春、夏、秋的降水也减少,但冬季降水略增加;年、四季降水有较为明显年代际变化趋势,且存在一个或多个突变点.降水量变化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特征,市区及以东以南地区夏季及年降水量偏少显著,春季降水西北部地区偏多其余偏少,秋季降水为一致减少型,冬季降水西南部减少其余大部持平或略增加.  相似文献   
979.
东海某油气田XX调整井作业过程中,钻至设计井深后,决策加深钻进以钻探深部地层的含油气性.加深钻进至5108m发生溢流,压井过程中,钻杆在731 m位置发生刺漏,导致短路循环,置换法压井过程发生井漏、阻流管汇刺漏,同时由于平台设备压力等级不足导致情况进一步复杂化.经过一系列非常规措施,最终压井成功,是一次非常规压井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980.
王宏志  邹早建 《海洋工程》2014,28(3):421-432
While passing through a lock, a ship usually undergoes a steady forward motion at low speed. Owing to the size restriction of lock chamber, the shallow water and bank effects on the hydrodynamic forces acting on the ship may be remarkable, which may have an adverse effect on navigation safety. However, the complicated hydrodynamics is not yet fully understoo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hydrodynamic forces acting on a ship passing through a lock. The unsteady viscous flow and hydrodynamic forces are calculated by applying an unsteady RANS code with a RNG k?ε turbulence model. User-defined function (UDF) is compiled to define the ship motion. Meanwhile, the grid regeneration is dealt with by using the dynamic mesh method and sliding interface technique. Numerical study is carried out for a bulk carrier ship passing through the Pierre Vandamme Lock in Zeebrugge at the model scale.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alidated by comparing the numerical results with the data of captive model tests. By analyzing the numerical results obtained at different speeds, water depths and eccentricities, the influences of speed, water depth and eccentricity on the hydrodynamic forces are illustrated. The numerical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qualitatively predict the ship-lock hydrodynamic interaction. It can provide certain guidance on the manoeuvring and control of ships passing through a lo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