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4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425篇
测绘学   116篇
大气科学   324篇
地球物理   359篇
地质学   817篇
海洋学   286篇
天文学   86篇
综合类   150篇
自然地理   19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41.
分时租赁和网约车同属共享汽车,但规模对比悬殊。找到差异化的出行场景有利于分时租赁在网约车主导的共享汽车市场中谋求立足之地。本文以北京地区某分时租赁公司2017年5月1日—30日的出行订单和2018年4月23日—29日的网约车出行订单为研究对象,结合城市兴趣点数据,利用地理信息层次聚类、关联规则等方法挖掘两共享汽车的典型出行场景,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① 网约车主要服务于“通勤出行”和“市内商务区之间的出行”,2种出行场景分别占网约车订单总量的40.3%和28.7%;② 分时租赁主要服务非通勤出行,其特色出行场景是“往返城市旅游景区的出行”、“城市旅游景区之间的出行”和“外城住宅商务混合区的午夜出行”,分别占分时租赁订单总量的24.4%、6.9%和5.5%。③ 在分时租赁的特色出行场景中,分时租赁与网约车或传统租车等共享出行方式相比费用更低,仅占其费用的25%~35%,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本研究有关出行场景挖掘的方法和结论可以为北京市分时租赁的推广以及其他共享出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42.
百丈岩钨钼矿床是在老矿点基础上新查明的中型层控夕卡岩型钨钼矿床。文中对含矿岩体和矿石进行了成岩成矿年龄测定,获得百丈岩细粒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30±1.5)Ma(n=14,MSWD=0.69),浸染状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36.3±2.6)Ma(n=5,MSWD=0.64),模式年龄为(133.5±1.9)~(135.6±2.0)Ma。综合区域最新获得的高精度测年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百丈岩钨钼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和与之有密切成因关系的花岗岩体成岩是同期的,属于燕山晚期陆壳重熔型花岗质岩浆侵位的产物。  相似文献   
943.
微量石棉的X射线衍射定量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量(质量分数低至0.1%)石棉的定量分析是一世界性难题。研究了自行车、电动车车闸等摩擦材料中石棉含量为0.1%~5.0%(质量分数)的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方法。对含有微量石棉的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的基底吸收修正法,求出定量分析试样中的石棉含量,计算出石棉的比例。研究成果对支持我国自行车、电动车等产品出口日本的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44.
以亚甲基蓝溶液为模型污染物,在超声波芬顿法协同作用下对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的降解作用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H2O2用量、溶液pH值、Fe^2+的浓度等因素对亚甲基蓝溶液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单独降解亚甲基蓝溶液脱色效果不明显,超声波协同H2O2降解亚甲基蓝,加入30%H2O26mL,脱色率约45.80%;溶液pH2.80,Fe^2+浓度为30mmol/L时,超声波芬顿法协同降解甲基蓝180min,脱色率达92.70%。试验证明,超声波芬顿法是一种降解亚甲基蓝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45.
新疆尾亚地区岩浆混合作用的年代学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东部尾亚矿区的钾长花岗岩及其包体岩相学、矿物化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野外地质特征显示其为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果。本文获得钾长花岗岩及其中暗色微粒包体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247.5±5.3)Ma和(244.8±1.8)Ma,与该区石英二长闪长岩体的锆石U-Pb年龄(244.7±3.3)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这一结果从年代学角度为钾长花岗岩及其中暗色微粒包体的岩浆混合作用成因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946.
本文通过美国强震记录,按照中国场地类别划分方法进行场地分类,研究不同类别场地条件对地震动持时的影响(70%能量持时)。分析表明,场地条件对持时的影响非常大,总体来说,随着震级的增大持时变长,在同一震级时,各类场地随震中距的的变化趋势差别较大,并且竖直向与水平向的变化趋势很相近。  相似文献   
947.
为了揭示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Inner-Pond Raceway Aquaculture,IPRA)氮磷收支变化及养殖效果情况,阐明其生态特征及营养物质的来源与归宿,合理评价IPRA的经济与生态效益,通过定期采样计算氮磷的输入和输出项目,同时设置传统常规养殖池塘(usual pond aquaculture,UPA)为对照组。结果表明:(1)两种养殖模式中,饲料是池塘氮、磷输入的主要来源,分别占IPRA和UPA池塘氮输入的95.02%±2.31%和94.57%±1.82%,占两种模式磷输入的93.19%±2.75%和91.81%±4.44%;(2)底泥沉积是氮、磷输出的主要方式,占IPRA和UPA氮输出的45.16%±1.31%和53.98%±1.48%,占磷输出的40.28%±3.19%和59.59%±4.45%,差异显著(P0.05),其次是养殖产出,IPRA渔获物氮输出比例37.73%±0.91%高于UPA的35.07%±0.99%,差异不显著(P0.05),磷输出比例25.50%±1.77%显著高于UPA的20.78%±1.33%(P0.05);(3)IPRA对氮的绝对和相对利用率高于UPA,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对磷的利用率显著高于UPA (P0.05), IPRA提高了养殖对象对氮、磷的吸收利用率;(4) IPRA耗水系数、排水系数及排污系数均显著低于UPA (P0.05),但IPRA养殖效益显著高于UPA (P0.05)。综上所述, IPRA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新型养殖模式,可以进行推广应用。本研究旨在为今后更好地开展IPRA水质管理和科学养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IPRA模式在节水生态、经济效益等评价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8.
在船载地磁三分量测量结果中存在脉冲和高频随机噪声干扰,会影响船磁校正精度。基于实测船载地磁三分量的总场数据构建了一种基于形态学 HHT算法的信号分析和预处理方法,用形态学滤波方法去除脉冲噪声,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 HHT)识别高频噪声分量,并通过自相关函数验证6阶以上的高阶分量包含有效地磁信号,截止频率在0.010~0.500 Hz之间。采用巴特沃斯滤波器(Butterworth filter)对该频率内含噪声地磁总场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并与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滤波结果进行对比,计算2种滤波处理方法的均方根误差(RMSE),形态学-HHT方法的RMSE仅为194 nT,而FFT方法的约为600 nT,表明形态学-HHT的滤波效果优于FFT,可有效压制船载地磁三分量中的随机噪声干扰。  相似文献   
949.
针对南海不同波浪要素条件下波浪滑翔机翼板参数设计的问题进行研究。基于欧洲中尺度天气预报中心大气和海洋全球再分析数据集(ERA5), 对南海不同季节以及台风经过时的波高波周期进行统计。并利用FLUENT软件研究南海不同波浪要素条件下翼板最大偏转角度、转轴位置以及翼板间距对波浪滑翔机水下翼板平均推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 波高越大, 翼板最大偏转角度也应相应增大, 才能保证翼板获得更大的推力; 在南海波浪要素条件下, 翼板转轴位置选取在翼板前端1/5处较佳; 适当增加翼板间距能够提高翼板获得的推力。通过对翼板被动摆动进行仿真, 得到了翼板在不同参数设置下产生的推力, 为波浪滑翔机翼板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0.
针对海上目标探测问题, 将矢量水听器和Argo浮标相结合, 可构建一种具有水中目标探测能力的新型水下声学浮标平台。该浮标平台可多次上浮和下潜, 具有在位时间长、隐蔽性能高、成本低等特点, 单台水下声学浮标即可实现海上目标探测, 利用多台水下声学浮标可快速形成大面积区域覆盖能力。为进一步验证水下声学浮标对海上目标探测性能, 2019年8月在南海海区开展了多台水下声学浮标海上试验, 数据处理结果表明: 南海夏季典型声速剖面下, 水下声学浮标对船长42m航速8.4kn的水面航船目标最远探测距离可达13.8km, 目标估计方位均方根误差最优可达5°, 在水面航船距离最近的1.9km处, 目标估计方位标准差可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