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61篇
  免费   4099篇
  国内免费   6053篇
测绘学   2544篇
大气科学   3276篇
地球物理   3562篇
地质学   10573篇
海洋学   3355篇
天文学   478篇
综合类   1628篇
自然地理   2397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360篇
  2022年   954篇
  2021年   1225篇
  2020年   1017篇
  2019年   1137篇
  2018年   1068篇
  2017年   990篇
  2016年   1102篇
  2015年   1185篇
  2014年   1228篇
  2013年   1471篇
  2012年   1518篇
  2011年   1505篇
  2010年   1502篇
  2009年   1423篇
  2008年   1411篇
  2007年   1252篇
  2006年   1175篇
  2005年   1015篇
  2004年   814篇
  2003年   678篇
  2002年   686篇
  2001年   656篇
  2000年   504篇
  1999年   385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189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31.
四氯化碳对杜氏盐藻的毒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等浓度对数间距0.2设置毒物四氯化碳(CCl4)浓度对杜氏盐藻进行了毒性实验,根据细胞的生长以及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观察CCl4,对盐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CCl4浓度小于0.13%时对盐藻生长及β-胡萝卜素累积几乎没有影响。盐藻对CCl4的最大耐受浓度为0.20%。CCl4浓度达到0.32%时,5天之后造成细胞全部死亡和β-胡萝卜素累积消失。  相似文献   
132.
连续5年对青岛海豚表演馆中北太平洋宽吻海豚(Tursiops gille Dall)进行现场实验和行为学研究,获取了大量的生理指标数据,运用不同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筛选、剔除及处理,确立了海豚各生理指标的正常闽值和范围确定的方法,从而为准确了解海豚机体的生理状况、疾病诊断及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3.
渤、黄、东海内潮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的海洋中,中国东海和临近海域是最显著的内潮生成地之一。本文采用NODC(Levitus) World Ocean Atlas 1998提供的季平均温、盐资料,计算海水的密度,并计算垂向密度梯度的最大值点,得到一个较符合海水实际的密度分层。使用三维非线性数值模型(将海洋分为2层)研究了潮汐(M2,S2,K1,O1分潮)作用下渤黄东海的内潮,揭示了整个海区内潮起伏的空间分布,结果发现大振幅的波动均发生在台湾东北(冲绳海槽)海域和中国近海地形突变之处,其中前者更显著。对于各分潮模拟得到的表面潮与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上层海水的深度和厚度的梯度对内潮有一定的影响;冬季分布区域比夏季小,强度比夏季大。  相似文献   
134.
作者在已完成大气激光雷达系统夜间工作的基础上 ,对白天工作条件下的各种环境背景光的干扰进行了理论与实验分析 ,得出太阳直射光和天空光为白天工作的主要背景干扰。实验结果表明 ,经过激光发射与接收视场角严格匹配及使用干涉滤光器 (2 .6 nm和 0 .15nm)进行窄带滤波 ,背景干扰被明显地剔除 ,可进一步压低背景干扰约 2 0倍。证明采取视场匹配及干涉滤光器的措施可基本保证激光雷达系统在白天条件下工作。  相似文献   
135.
根据1992年6月-1994年6月国内外发表资料,评述海洋藻类活性物质研究的生物技术及最新成果。认为,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的重心正转向与海洋生物技术有关的研究。运用生物技术筛选、提取并生产藻类活性物质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的主流。综合文献表明,藻类活性物质的生物技术正走向成熟,大量的活性物质被发现,光生物反应器将成为主要的下游生产技术,通过藻类基因工程生产药物已初现端倪。  相似文献   
136.
1989年对白洋淀重新蓄水后的轮虫作了采样调查,共采到轮虫123种,隶属于46属12科,并对鉴定到种的轮虫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7.
2001-2002年天目湖(沙河水库)浮游植物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1年6月~2002年5月,对天目湖进行的浮游植物周年调查表明,天目湖共有浮游植物7门75属,其中年平均丰度为5026.20×104个/L,以蓝藻为主,占总丰度的54.45%;而年平均生物量为(15.364±9.103)mg/L,其中硅藻居首位,为6.634 mg/L,占浮游植物年平均生物量的43.18%;其周年变化是丰度和生物量最高值均出现在5月,丰度在5月和9月出现2个峰值,而生物量则在5、7、10月出现3个峰值。浮游植物丰度从大坝处1#点到河流入湖口的9#、10#点变化不明显但略有增加,而生物量则呈明显增加。通过对水温、透明度、营养盐与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的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浮游植物丰度、生物量与水温、TP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与N/P比、透明度存在显著性负相关,与TN相关性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38.
139.
MECHANISM OF URANIUM ADSORPTION ON AMIDOXIME RES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mechanism of uranium adsorption from seawater by polyacrylamidoxime resin i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the experiments of adsorption isotherm and adsorption rate. The uranium uptake increases with the adsorption temperature and varies with the pH of seawater. Thermochemical and kinetic calculation show that the enthalpy change (△H)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E) of the uranium adsorption are 42.4 42.4 kJ mol-1 and 41.2 kJ mol-1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 uranium adsorption on the resin proceeds via a certain complex chemical reaction in which the amidoxime group in the resin chelates uranyl ions.  相似文献   
140.
A Moored Underwater Energy Conservation System for Profiling Measureme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re is a need to obtain the hydrologic data including ocean current,wave,temperature and so 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A new profiling instrument which does not suffer from the damage due to nature forces or incidents caused by passing ships,is under development to acquire data from this area.This device is based on a taut single point mid-water mooring system.It incorporates a small,instrumented vertically profiling float attached via an electromechanical cable to a winch integral with the main subsurface flotation.On a pre-set schedule,the instrument float with sensors is winched up to the surface if there is no ship passing by,which is defined by an on-board miniature sonar.And it can be immediately winched down to a certain depth if the sonar sensor finds something is coming.Since,because of logistics,the area can only be visited once for a long time and a minimum of 10 times per day profiles are desired,energy demands are severe.To respond to these concerns,the system has been designed to conserve a substantial portion of the potential energy lost during the ascent phase of each profile and subsequently use this energy to pull the instrument down.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single-point layered measuring mode,it is advanced and economica1.At las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tes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