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307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排烃特征及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东营凹陷岩性类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日趋重要,其主力烃源岩的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的研究亟待加强.将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分为暗色泥岩和油页岩两套,根据排烃门限理论,利用生烃潜力法对两套烃源岩的排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其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的主要排烃期为明化镇组沉积时期,排烃门限深度为2 600 m.两套烃源岩的总排烃量和总平均远景资源量分别为59.67×108t和25.65×108t,其中暗色泥岩的总排烃量和总平均远景资源量分别占总量的72.18%和72.2%,而油页岩仅分别占27.82%和27.80%,表明暗色泥岩的资源潜力更大.综合分析后认为,沙四上亚段为岩性油藏的主力烃源层,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472.
为揭示不同成因类型原油的三维全扫描荧光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对50个不同成因类型的原油的三维荧光特征进行了分析。原油样品代表了未熟—低熟至高成熟度范畴原油、淡水与咸水湖相、沼泽相成因原油、高蜡低硫与低蜡高硫油、常规油与重质油等类型。结果表明,分析原油三维荧光谱图及其定量参数有所差异。原油的荧光强度随芳烃含量增加而增加,沼泽相高蜡油荧光强度总体高于湖相原油;荧光强度随成熟度增加而降低、荧光主峰波长随成熟度增加而变短,反映芳烃总量与相对高分子量芳烃丰度具有降低趋势。稠油的荧光谱图不同于常规油,具有波长分布范围宽、主峰不明显等特征。成熟度、母源岩有机质类型与生源、次生改造等多种因素对原油的三维荧光特征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73.
应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对东营凹陷牛庄洼陷5口井101块沙三段致密储层、薄层粉砂岩进行了定量荧光QGF-E和QGF分析。分析表明,牛24、牛83、牛876、王550、牛872等5口井致密薄储层颗粒具有相对较高的荧光,显示这些较致密的粉砂岩为过去或现在的油气运移路径/运载层,表明致密砂岩、粉砂岩、薄层砂岩可作为烃类运移的通道。这类薄层隐蔽输导通道为深凹带牛庄洼陷深部沙四段上亚段烃源岩生成的油气进入无断层切割的沙三段中、下亚段的砂岩透镜体而成藏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该研究结果对于东营凹陷正在进行的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的研究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4.
黄土高原南缘风尘堆积与现代土壤发育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JYC剖面不同层微形态的观察和定量分析,发现原生不稳定矿物急剧减少、粗颗粒磨圆度、球度、定向性高和含较多侵入物是耕作层的典型特征;针状方解石微晶大量出现在犁底层,指示一种较短期的相对稳定的较干旱环境;相似性系数暗示古土壤S0以上部分具有风积物主要特征,其中0~40 cm是2000年以来人类不断施加黄土性质土粪、农业耕作和粉尘降落的综合产物,40~75 cm主要是自然风尘堆积的产物。  相似文献   
475.
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隐蔽油气藏可以按其判别难度、隐蔽方式、油气富集动力学机制等进行分类。按动力学成因可基本分为五类:浮力顺优势通道输导油气聚集成藏、毛细管力引入油气聚集成藏、深盆气体体积膨胀推排油气聚集成藏、分子吸附油气聚集成藏、分子结合力聚集甲烷水合物气藏。受盆地类型、构造背景、沉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隐蔽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不同。论述了国内外对隐蔽油气藏的分类、成藏主控因素、成藏动力系统和成藏模式等研究的进展,提出了进一步开展我国隐蔽油气藏成因机理和富集规律等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76.
青藏高原地气温差变化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nd soil and air temperature (Ts-Ta)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data of ground and air temperature of 99 stations over the Qinghai-Xizang (Tibet) Plateau from 1960 to 2000,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ime changing tendency have been diagnos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power spectral analysis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lues of (Ts-Ta) are the maximum in June and the minimum in December. The first three loading eigenvectors, which reflect the main spatially anomalous structure of (Ts-Ta) ove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contain the contrary changing pattern between the northwestern and the southeastern regions, the pattern response of the sea level elevation and the geography, and the pattern respons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ermafrost. There are four patterns of time evolution including the patterns of monotonous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trends, the basic stability pattern and the parabola pattern with the minimum value. (Ts-Ta) has a periodic variation about 2 years. According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third loading eigenvectors of (Ts-Ta) ove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in cold season, the permafrost response region and the seasonal frozen ground response region a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477.
绥化市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引言黑龙江省绥化市所辖10个县(市、区),根据省气象局要求,除肇东、庆安因特殊情况外,其它8个气象站都第一批安装了地面有线综合遥测气象仪(Ⅱ型),并陆续于2003年9月21 ̄30日安装调试成功,2004年1月1日正式进行同步对比观测。地面有线综合遥测气象仪(Ⅱ型)自动观测项目有: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风向风速、地温等。观测中发现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存在差异,对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各基本气象要素差值形成,从它们的感应元件和观测原理方面分析原因。差值小的气象要素只进行单站分析,差值大的气象要…  相似文献   
478.
叠合盆地断裂上、下盘油气差异聚集效应及成因机理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断裂沟通叠合盆地不同层位、不同时代的烃源岩和生储盖组合,成为连接烃源岩和各种圈闭的重要渠道,导致形成了多种类型与断裂有关的油气藏。断裂上、下盘油气聚集差异现象十分普遍。通过剖析松辽盆地、柴达木盆地典型断裂带油气藏成藏条件,认为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断裂上、下盘具有不同的地质特征和油气运聚成藏条件,它们往往具有互为消长的关系。油气富集在断裂的上盘还是聚集在断裂的下盘,主要取决于:断裂的作用,断距与储、盖层的厚度关系,断裂倾角,区域盖层之下断裂断开烃源岩或油气层的层数,断裂形成或活动时期与主力烃源岩排烃高峰时期的关系等 8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79.
辽宁二道沟金矿床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奖励 《黄金地质》1998,4(3):66-71
对二道沟金矿床矿物学的详细研究和对比表明,该矿床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和低温热液蚀变十分发育,与典型的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热液金矿的矿物组合十分相似,属于与流纹熔冉及其火山碎屑岩密切相关的浅成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80.
济阳坳陷牛庄洼陷南斜坡原油成熟度浅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定性和绝对定量角度对济阳坳陷牛庄洼陷南斜坡原油,烃源岩可溶物烃类组成进行了详细剖析,重点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该区“未熟-低熟油”的成熟度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依据最确认的未熟-低熟油界定标准,牛庄洼陷南斜坡余面河等油田的定量成熟度参数已达到成熟油的范畴,标样定量分析表明,原油中粪甾烷,13a,14a三环萜烷等热稳定性低的生物标志物绝对丰度极低,原油C29甾烷aaa20S(S R)的实际值高于测定值,未熟-低熟烃类的混入是导致原油甾烷异构化参数值大幅度降低和热稳定性低化合物检出的根本原因。定性和绝对定量的结合是识别原油成熟度高低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