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4篇
测绘学   110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8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本文是序列文章的第四篇,其内容包括: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理论,给出了固体外核(SIC)自转的动力学方程,考虑了地球的自引力、液核对内核边界的压力和二阶外部引潮力位对SIC自转的影响,并在O(mε)的量级上给出了其实用的表达式.本文的理论推导更加严密和细致,改正了文献〔1〕在推导过程中的某些错误(例如:(B39)、(B44)和(B59c)式).本文的工作是对文献〔1〕有关理论的扩展和改进,对进一步研究内核地球自转的动力学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程亮  张友静  许捍卫 《测绘通报》2002,(Z1):55-57,60
结合无锡房产测绘系统中的房产小区3维景观子模块的开发实践,介绍将AutoCAD和OpenGL结合,利用AutoCAD建立房产小区的3维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利用OpenGL编程进行房产小区的3维模拟,实现小区的3维仿真,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地球自转率潮汐变化尺度因子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球自转速率的潮汐变化与尺度因子成正比 ,影响尺度因子各种地球物理机制是复杂的 ,主要有液核、海洋动力学 (平衡海潮和非平衡海潮 )、大气、地幔滞弹性等。文中讨论了大气、地幔滞弹性 ,并对影响地球自转尺度因子的同一机制不同理论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利用MapInfo进行图件扫描数字化的误差统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越来越多的单位运用图件扫描数字化方法来获得GIS的数据,文中首先对扫描数字化的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运用大量的MapInfo扫描数字化数据对误差大小及统计精度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如何提高大比例尺图件扫描图像数字化的精度及利用MapInfo进行扫描图像数字化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捍卫  铁琼仙  杨磊 《天文学报》2007,48(4):449-455
地球形变位移场和重力场的时空变化无论在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在地理空间信息建设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地球在各种力学机制的作用下产生了形变,形变又导致地球引力位的变化,即形变附加位或Euler引力位增量.基于矢量球函数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引潮力、负载力和地表应力对地球形变和引力位增量的影响,给出了均匀不可压缩地球模型的Euler引力位增量的具体表达式和Love数的理论关系.可为地球形变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利用切比雪夫多项式拟合卫星轨道,常规算法在高阶次拟合时,由于数值计算不稳定,拟合误差增大趋于发散的问题,该文使用2种改进算法来求解轨道坐标拟合.考虑在高阶次拟合时法方程为病态方程且系数矩阵接近奇异矩阵,改进算法以矩阵分解为基础,在求解法方程时避免对奇异矩阵求逆和病态方程求解,从而获得较为精确的计算结果.基于IGS精密星历数据的拟合实验中,分别使用了常规算法、LU分解算法和QR分解算法,结果显示在6和12h弧段的轨道拟合中,无论是在算法的稳定性还是在轨道拟合精度方面,QR分解算法都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半参数模型增强了模型的适应性,在测绘数据处理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采用半参数模型对传统的布尔莎七参数模型进行改进,利用公共点坐标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并讨论半参数模型中正则矩阵的选取对模型精度的影响。为传统大地坐标转换提供一种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当前WebGIS的发展趋势和WebGIS开发技术和框架,分析了优势和不足.通过选择合适的开源技术库构建了一个轻量级的WebGIS开发框架,并详细介绍了该框架的组成.利用该技术框架开发了我国水产生物资源分布查询系统.结果表明,使用该框架开发能够快速构建跨平台的GIS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对中性大气折射延迟改正精度的要求,阐述了折射延迟改正值应随测站和随方位而异的必要性.指出,在尚不能直接测定天文大气折射值的情况下,现有的各种改正模型对大气分布模型的依赖性,不能达到预期的精度和降低观测的截止角.根据云南天文台低纬子午环的特殊结构,和测定大气折射的实践,提出了提高折射延迟改正精度的新方法,即:利用各观测站不同方位从天顶附近直到低地平高度角的天文大气折射实测数据,求解得到折射率差和映射函数的参数,从而建立随测站和随方位而异的大气折射延迟改正模型.这一新方法的实施,将能在不需采用大气分布模型的情况下,把天顶延迟的改正精度提高到1 mm以内,低地平高度角的折射延迟改正精度提高到厘米级,并且把截止高度角压缩到5°以内.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高校GIS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新办专业,就目前而言,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的系统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问题。主要从GIS本科的培养目标计划、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及教与学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思想,以与大家探讨如何建设一个规范、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