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文章从合理配置编写人员、做好论证各项资料的收集及现场勘察的监督、强化海域使用论证大纲编写和落实内审制度等4个方面探讨了提高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质量的一些关键环节,以期提高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的编写质量。  相似文献   
122.
近30a来若尔盖盆地沙漠化时空演变过程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1975年的MSS影像和2005年的TM影像对若尔盖盆地土地沙漠化的时空演变进行了监测。研究发现,从1975年到2005年的30年间,若尔盖盆地的沙漠化土地以年均70.18 km2的速度发展,共增加了2105.36 km2,其中主要以中、轻度沙漠化土地的增加为主,增加面积分别为957.13和1146.75 km2;重度沙漠化土地变化很小,仅增加了1.48 km2。在1965—2007年,若尔盖盆地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41℃,年平均降水减少了34 mm,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加强,严重过度放牧,因此该地区沙漠化发展是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了解凉山州某县彝族村民偶遇性行为现状及地理网络特征.方法 采取问卷与定性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年龄在15 ~ 35岁,过去1年有性行为的彝族村民以及相关知情人士进行调查.数据分析包括χ2检验、t检验和Logistic 回归分析.利用UCINET软件分析性网络并绘制图.结果 调查对象以男性为主,累积和最近1年多性伴者分别占66.7%和22.2%.82.4%的调查对象发生过偶遇性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初次性行为年龄小更容易发生偶遇性行为.47.7%的调查对象听说过安全套,无人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75%的调查对象在6个场景发生过偶遇性行为,其中赶场和参加婚礼最容易发生偶遇性行为.结论 凉山州某县彝族村民偶遇性行为普遍存在,且无安全措施,偶遇性行为发生的地理网络明确,必须重视偶遇性行为在艾滋病传播中的作用并开展相应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24.
以朝阳沟油田长10区块为例,研究低渗透油田超前注水对脱气半径、原油黏度、无因次采液/采油指数、含水率、原油产量的影响;同时数值模拟超前注水对波及系数和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前注水减小脱气半径,有利于提高开发效果;超前注水使无因次采液/采油指数略有增加,含水率高于60%以后,无因次采液指数逐渐上升,最高达到1.3;超...  相似文献   
125.
贵州省德江县大湾岩溶塌陷成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塌陷是喀斯特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对生活在易发区的居民来说是一个较大的安全隐患。从贵州省德江县大湾岩溶塌陷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出发,分析了该区岩溶塌陷的形成原因,认为该区产生岩溶塌陷的基本条件为岩溶发育、有一定厚度松散堆积层、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诱发原因为人类采矿工程活动。其主要形成机制有隐伏岩溶连通效应、机械潜蚀效应和降水入渗效应。在分析岩溶塌陷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地下采空进行回填、在地下水补给方向外的其它方向进行灌浆,形成灌浆帷幕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6.
宝鸡市矿泉水已有4600多年开发应用历史,其酿造泉,饮用泉、医疗矿泉及农业灌溉名泉几乎遍布各主要县区,发掘和勘查开发各类矿泉,为今日新宝鸡经济建设服务,在目前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7.
128.
129.
130.
内蒙古乌奴格吐山大型铜钼矿床位于得尔布干成矿带西南段。矿体产于燕山早期二长花岗斑岩、流纹斑岩等构成的火山通道相与外围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带内外。矿床从中心向外发育典型的热液蚀变分带: 钾化带、绢英岩化带和伊利石—水白云母化带。根据矿物组合不同,将热液成矿期分为早、中、晚3 个阶段,其矿物组合分别为石英+钾长石+黄铁矿±辉钼矿、石英+绢云母+ 黄铜矿± 辉钼矿+黄铁矿、石英+碳酸盐矿物+黄铁矿±闪锌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乌山斑岩铜钼矿床发育L 型富液相包裹体、V 型富气相包裹体、S 型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以及PG 型纯气相包裹体。激光拉曼探针分析表明,石英斑晶和早阶段石英内水溶液包裹体除H2O 外,多数含CO2,少数还含有 CH4,C4H6 等,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中子矿物主要有赤铁矿和黄铜矿; 中阶段石英内只有少量V 型包裹体含CO2,多数只有H2O,S 型包裹体中子矿物有黄铜矿和黄铁矿,不再含有赤铁矿; 而晚阶段石英内包裹体只含H2O。成矿流体由H2O--CO2 --NaCl 体系逐渐演化为H2O--NaCl 体系。成矿早、中、晚3 个阶段均一温度分别集中在340℃ ~ 460℃,240℃ ~ 360℃和120℃ ~ 240℃; 盐度变化范围分别为 5. 32 ~ 53. 26 wt% NaCl. eqv,1. 65 ~ 41. 58 wt% NaCl. eqv 和0. 66 ~ 14. 05 wt% NaCl. eqv。初始流体是直接从浅部结晶冷凝的岩浆熔体中出熔的高温、高盐度和高氧逸度的成矿流体。富气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和含矿物的多相包裹体普遍共生,流体的沸腾可能是早期金属硫化物大量沉淀的重要机制。结合氢、氧同位素研究,认为中--晚阶段天水的混入导致的流体混合及降温作用在成矿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