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质学   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对福建省泉州市钻孔,进行详细的第四纪沉积物粒度分析,同时结合地质背景、岩性等资料,得出了研究区第四纪以来沉积环境及其演变的认识。采用MS-20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测试,所测数据利用计算机整理,绘制出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概率累积曲线和粒度众数分布曲线图。根据曲线变化情况,进行沉积环境及其演变解释。区内第四纪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分为3个类型,晋江河道以冲积相为主,山前高地以洪冲积为主,盆地主体区域以海湾相为主。第四纪以来泉州盆地环境演化经历了:更新统中期龙海组洪积和洪冲积→更新统晚期东山组洪积和洪冲积→全新统长乐组海湾相沉积。  相似文献   
22.
肖景义  陈建强  张璞 《西北地质》2007,40(3):111-117
地质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具有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等多种特点和优势,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发展成为重要的旅游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已逐步成为一个新的发展热点。青海具有典型地质剖面、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地质工程景观、古生物化石遗迹、典型矿床景观和地质灾害遗迹景观等丰富独特的地质遗迹。目前已建立4家国家地质公园,但地质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青海旅游市场客源现状,利用SPSS12forWindows对1996~2005年青海游客人数进行曲线拟合,利用所得Cubic模型预测了青海地质旅游市场客源发展趋势,并在分析、评价青海地质遗迹的基础上,讨论了目前地质旅游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3.
遥感数据解析平台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说明了遥感数据解析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平台大致结构,并以实例阐述了平台数据显示部分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4.
基于J2ME和J2EE的移动电子商务系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JAVA2平台下的J2ME与J2EE两种技术分别面向资源受限设备和企业用户,两种技术的结合为移动电子商务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阐述了构建移动电子商务系统所需的J2ME、J2EE等相关的技术和知识背景,给出了一个移动电子商务的设计模型,并且以列车客运订票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5.
以天山北麓为研究区,通过MOD10A2获得月最大雪盖,在无雪区构建虚拟气象站,提高了样本点数量和空间均匀性。运用普通Kriging和协Kriging法对12月至2月最大雪深进行了空间插值,利用交叉检验法对插值精度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26.
刘艳  张璞  张盟君  李花 《测绘科学》2006,31(3):15-17
根据实测雪深不同的积雪反射光谱值分析雪深和积雪反射率的关系,探讨利用MOD IS数据反演雪深的可行性和反演雪深的MOD IS最佳通道。利用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的MOD IS数据,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实验区,结合该区域实测雪深数据、气象台地面雪深观测记录建立雪深反演数学模型,分析雪深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乌鲁木齐市地理地形因素对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茂栋  张璞 《气象科技》2009,37(1):25-28
提供了一个描述乌鲁木齐市年、季降水空间分布的估算模型.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气象站点信息资料和位于研究区域的3个站点(乌鲁木齐、达坂城、蔡家湖)从建站到2000年的多年降水资料,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和估算了3个地理、地形影响因子(即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对乌鲁木齐市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并对回归方程和影响因子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得出了一些定性、定量的结果.本文模型估算的降水能够较好地再现该区的实际降水分布,具有一定的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刘艳  汪宏  张璞  李杨 《国土资源遥感》2011,22(1):128-132
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研究区,以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为遥感数据源,结合ASD FieldSpec准同步实测积雪反射光谱数据对FLAASH大气校正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 ①校正后的MODIS各波段积雪反射率与准同步实测积雪反射率波形相似, 在第1~7波段整体相关系数达0.82,表明FLAASH大气校正能极大地提高MODIS地物识别能力; ②校正后的MODIS 第6波段反射率和归一化差值积雪指数(NDSI)与实测雪密度呈线性相关,可用回归拟合构建MODIS雪密度遥感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29.
以新疆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研究区,以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 1B)数据为例,辅以MODIS光谱响应函数(SRF)和全波段光谱仪(ASD)准同步采集的雪面反射光谱,运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LSMM)实现了稀疏植被区积雪遥感信息提取.结果表明:①利用SRF对雪面反射光谱进行端元光谱到像元光谱的转换,生成对应于MODIS1-7波段的离散光谱,将其与用最小噪声分离(MNF)变换和像元纯度指数(PPI)法获得的MODIS影像端元光谱进行对比,发现MODIS1波段光谱值远大于转换光谱值,MODIS2-7波段光谱值与转换光谱值接近;②MODIS2-7波段影像端元光谱值适用于LSMM估算稀疏植被区积雪分量,积雪分量估算值与归一化差分积雪指数(NDSI)拟合结果显示,剔除MODIS1波段后估算的积雪分量与NDSI的相关性显著提高,表明所提取的积雪分量可以作为估算积雪的典型指数.  相似文献   
30.
新疆沙尘暴源区的气候与荒漠环境变化   总被引:28,自引:11,他引:17  
根据新疆地区50年来的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阐述了新疆沙尘暴源区气候与荒漠环境变化。结果表明,新疆地区的气候由暖干向暖湿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暖湿过程非常明显,特别是新疆南疆与北疆的气候变化特点和高山与盆地的气候变化差异以及湖泊水域面积的变化,都明显地反映了干旱区域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并且也反映了新疆区域气候与中国中、东部气候变化的差异性。由于气候的波动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使荒漠环境也在不同区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尤其是干旱地区的降水、大气湿润程度和下垫面状况都直接影响着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温度的突变是造成环境恶化、灾害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反映出干旱内陆区是气候变化过程中的敏感反应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